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当前位置:德周刊20161021期 >> 第06版:往事
德城区新华街道于官屯社区曾有七西、七中、七东3个行政村,明清时期合称南七里铺村,陈氏家族是该村望族——
南七里铺陈氏家族旧事

德州陈氏家谱


七东村碑记录着南七里铺的历史渊源


专家考察南七里铺陈氏家族墓志


  □本报特约撰稿人张明福
  德城区新华街道于官屯社区曾有七西、七中、七东3个行政村,在明清时期合称南七里铺村。村名来源于过去的驿传制度,此处因设有驿站且距城七里,故作驿站名称呼之。解放后为便于管理,人为分成3个行政村,并按中东西方位取名。现如今,3个行政村又合并建立了三七社区。这个社区的前面是岔河,是上世纪七十年代为了彻底根治运河水患,而沿陈公堤修建的泄洪河道,于宁津县的大曹镇处与减河并流。南七里铺村不仅历史长而且故事多。陈氏家族曾是这个村的名门大户,家族中自然有说不完的故事。
先祖随运河粮船来德
  陈氏始祖陈聪一,于明天顺年间(1457~1464)由浙江嘉兴府的秀水县随漕船来德州做粮食生意,落籍德州城南七里铺。三世单传,四世陈璞时家道渐丰。五世陈良弼时,家庭更加富裕,已经成为德水巨族,并开始注重对子孙的文化培养,逐渐成为书香门第。六七世族姓繁衍,户大丁多,科第发迹,贡举蝉联,文武博士弟子指不胜屈,成为重望盛族。六世传人陈诏官山西平遥县知县,使该家族迈进仕宦和文化世家行列。七世时有男丁6人,分传为四大支派。至八世九世,已是门无布衣,为力学勤业之家。
  南七里铺陈氏家族到清末共传至18世,明清两代考出举人2人,贡生22人,太学生14人,秀才(廪膳生)8人;实授官职9人,包括知县3人,州判1人,千户2人,教谕、训导2人,吏目1人。德州地方史籍收录的其家族人物有七世沁源知县陈希夔、八世举人陈钟英、十世举人陈启沃以及贞妇陈张氏、陈李氏、陈吕氏等6人。
  陈氏家族的后人目前已繁衍至3000余人,除大部分生活在德城区范围内,已分布到淄博、河北、天津、北京、台湾等地。
“两世亚元”托起文化世家
  八世陈钟英和其孙十世陈启沃,分别考中顺天府顺治八年(1651)和山东雍正十三年(1735)举人第二,被时人称为“两世亚元”。陈钟英与陈启沃祖孙两人虽然都考取了名次靠前的举人,但遗憾的是均未能继续考取进士,也没有通过大挑而出仕做官,他们并没有为家庭经济带来任何好处,只是为家族增添了耀眼的荣誉。
  陈钟英为南七里铺陈氏家族的代表人物之一。字幼仲,顺治八年(1651)举人。父亲陈希夔明末官山西沁源县知县,但家庭经济并不富裕。明清鼎革之际的甲申年(崇祯十七年,1644),陈钟英作为官宦后代被大顺德州知州吴征文所考掠,虽然逼饷不成,但人却差点被折磨而死。陈钟英为人本分,一生与兄同爨(不分家,在一起生活),其接人应物,虽农夫贾竖必待之以礼。
  陈钟英诗学成就甚高,是清初德州诗坛的活跃人物之一。史载他乱后南游,作《舟中吟》,声名轰动一时。宋弼《州城余闻》说:“陈孝廉钟英游池阳(即今陕西省泾阳县和三原县的部分区域),赋《舟中吟》一卷,卢(卢世傕)谓之曰:‘乃有风霜高洁、萧萧肃肃之致”。程先贞录其诗与赵仲启合集曰《二仲集》,集中收录陈钟英诗作7首。民国《德县志》和《陈氏族谱》均收有陈钟英《秋日登城西楼》诗。另外,程先贞的《海右陈人集》中有陈钟英所写的序言。
  陈钟英之孙陈启沃,是陈氏家族的十世传人。民国《德县志·耆英》记陈启沃:“字和衷,雍正乙卯(雍正十三年,1735)拔贡,是年乡试第二名。性情豪迈,文章高挹,群言为峩山(孙勷,号峩山)先生之高徒。峩山甚器重之。其祖钟英,顺治丁亥(顺治四年,1647)拔贡,辛卯(顺治八年,1651)顺天乡试第二人。两世亚元,祖孙联芳,乡里荣之。著有《碧梧诗草》行世。 ”
盖房挖基发现小胡城遗址
  清乾隆《德州志》卷十一《丛记·古迹》记载了陈氏位于今太平街西首的老宅,在翻修房屋时曾发现唐代王承宗修建的小胡城。原文为:“小胡城,唐王承宗私置,屯兵护白桥者。后旋毁。乾隆四十八年(1783),南关外米市街角西路南陈姓修造房屋,掘地得砖,砖尽而地道见,东西如门,地道北斜入门,行数十步风灭烛,不敢进,以土填之。按承宗抗拒朝命,于南宫县私置固城鸦城,于长河县私置小胡城,专为屯兵计,于地上砖砌甬道,覆之以土,望之宛然土城。敌弱则登陴守护,而敌不能入;敌强则自地潜行,而敌不见人;敌入其城,则夜从地道攻其无备;敌迳渡桥,则又从地道袭其后军。元和十一年(816),程权屡败承宗而终不能渡白桥者,职此之故。自承宗入东光、断白桥路,小胡城以无用而废。兹掘出地道,东西皆北斜,乃小胡城南面也。其东西北三面则开河筑堤于宋,修城浚隍于明,毁坏者多矣,故无全城遗址。 ”小胡城是唐代德州观察使王士真的儿子王承宗私建,王士真死后王承宗筑城屯兵护白桥,以对抗朝廷,后不久即废毁。乾隆四十八年(1783),德州城南关外米市街西路南的陈姓建房,掘地得砖,东西像门,地道向北而入门,进入地道的人点上蜡烛往里探,才走了十几步蜡烛就灭了,人不敢再进,赶紧用土填埋起来。这就是千年之前的小胡城遗址,地道是用来屯兵,地道之上筑土,宛然土城。敌弱时则登土城守护,敌人不能入;敌强时就下地道,敌不见人;敌人入城,就趁夜从地道攻其不备。陈姓人家掘地所见,是小胡城的南面,其他三面在宋代、明代开河筑堤修城壕时毁掉了。
  关于乾隆《德州志》的这段记载,州人李有基颇有疑异。他认为小胡城藏于地下,又于地下砖砌甬道,千年之后,竟如亲眼所见,实在荒诞。他认为,陈姓居民所掘地道,不过是居民避兵灾所修的地窨。他还说明代正德年间,刘六刘七起义军攻打德州,士人多修地窨以避兵,乡村中往往有发掘出此类地窨的事例。乾隆《德州志》关于小胡城的记载,虽经李有基质疑,但因其《德州新志考误》流传太少,光绪末年《德州乡土志》记载小胡城时仍沿袭乾隆《德州志》的说法,直到续修民国《德县志》时才被质疑。
族谱可补德州志书之缺
  明朝末年朝政日趋腐败,加上连年灾荒,国库日益空虚,军队战斗力大大下降。发迹于黑龙江流域的后金政权(崇祯九年,即1636年4月改国号为清)因难以维持庞大的军费开支,便制定了进关掠夺的政策。经济比较富庶的山东,自然成为清军垂涎三尺的抢夺目标。后由于清人统治中原长达268年之久,直到民国后山东多地史书才开始出现明末遭受清军屠掠的记载,可德州志书一直未写。难道清政权入主中原之前就没有来过德州抢掠吗?答案是否定的,清军不仅掠过德州,而且还是先后两次,这在南七里铺《陈氏族谱》中有着明确记载。陈氏家族九世传人陈廷谟在《陈氏族谱自序》中,记有清政权入关之前两次来德州进行抢掠的事实。第一次是“戊寅(崇祯十一年,1637),(陈廷谟)31岁,皇清未帝时,兵入山东,明援兵劫夺,家道凌替”。为实施这次抢掠,皇太极派多尔衮率10万大军从沈阳出发,一直打到济南,经过60天的厮杀,清军攻克了济南府的府城,连克1府、3州、55县,俘虏了济南的德王,山东巡抚宋学朱、山东布政使、济南知府都被清军杀了。这一次多尔衮从齐鲁大地俘获人畜46万之多,然后放火烧城,整个济南被焚掠一空。
  清军这次南犯,德州因有重兵把守侥幸躲过了清军劫掠,但德州区域的平原、禹城、乐陵、德平、临邑县城均遭到了涂炭般地烧杀抢掠。特别是临邑,以邢王称为代表的邢氏家族,可谓拼尽了老本,不仅死伤多人,而且家财散尽;晚明大诗人李若讷,也被惊吓得一病不起,直到两年后的崇祯十三年(1640)十一月十八日含恨离开人世。
  清军第二次南侵是崇祯十五年(1642)春。“壬午(崇祯十五年,1642),东兵再入山东,明援兵范督师(范志完)领数万众,战于德城西河,焚毁劫掠,家道磬空。次年归城,惟有浩叹而已”(见《陈氏族谱·九世祖廷谟原序》)。清军的这次掳掠在《明史纪事本末·东兵入口》中有一句“(崇祯十六年,1643)二月初四,(清兵)攻破德州”的记载。德州区域的夏津、武城、乐陵,均在这次清军南犯中遭到了严重劫掠。
  清军两次来德州抢掠,都是发生在清政权入关之前。清军后来借剿杀李自成为明皇室报仇为由,由吴三桂带领进入北京,然后建立了大清王朝。清代的历任德州知州编修州志时,对这两次掳掠都不敢照实记入志书。所以,长时间以来,大家只知道吴桥、武城、平原、乐陵、德平、临邑、济南等城市曾遭到清军惨烈的烧杀抢掠,但不知德州是否遭受过。因《陈氏族谱》属于私家簿籍,过去又有家谱不示外人的传统,所以《陈氏族谱》才敢记录下这段官方文献不敢记载的事实。因此,陈氏族谱现在就成了清政权入关前清军抢掠德州的唯一记载,其史料价值毋庸置疑。
更多>>  德周刊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南七里铺陈氏家族旧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6 版:往事】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