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当前位置:德周刊20160826期 >> 第06版:往事
随着德州苏禄文化博物馆碑廊对社会开放,一幢极具历史文化价值和书法艺术价值的明代碑刻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
邢侗《德州户部司庾使者题名记》碑
作者:市博物馆附近

邢侗《德州户部司庾使者题名记》碑


  □张明福 刘峥 苗爱雨 蔺心懂
  随着德州苏禄文化博物馆碑廊对社会开放,一幢极具历史文化价值和书法艺术价值的明代碑刻——邢侗《德州户部司庾使者题名记》碑开始面世,为德州地域文化研究与邢侗书法艺术研究增加了重磅物证。
《题名记》碑基本情况
保存地点:德州苏禄文化博物馆碑廊东南角。
  碑刻描述:该碑为黑色花岗岩材质,高262厘米,宽98厘米,厚31厘米。碑分三段:上为半圆形,碑帽状,高度为28厘米;中段为邢侗撰《德州户部司庾使者题名记》正文部分,高度110厘米,竖写28行;下段为《德庾题名》部分,高度124厘米,名单五列,每列34人,名字下小字两行,分别书写字号、籍贯、出身、任职德州仓使时间。
  碑刻形成过程:邢侗应户部尚书张学颜和德州仓使阮以鼎之邀而撰文书写,落款为济南临邑邢侗撰,未署书丹与篆额者姓氏。经考证,此碑碑文的撰写、书丹、篆额为邢侗一人所为。邢侗撰写该碑时,年已57岁,离62岁去世还有5年时间,应定为邢侗晚年所写。
  碑刻保存状况:石面呈黑色,上面附有过去拙劣工匠制作拓片时留下的墨痕。碑面字迹斑驳脱落;后续题名石刻部分,字迹大小和笔画粗细不一,个别地方呈杂乱无序状。
  此碑在文献中的著录情况:德州所有旧志书,包括嘉靖《德州志》、万历天启《德州志》、康熙《德州志》、乾隆《德州志》、光绪《德州志略》以及民国《德县志》均未收录邢侗《德州户部司庾使者题名记》碑文。
《题名记》碑文内容
  国家定鼎燕都期,德水实雄。系咽喉地,蓋倾东南郡国漕纲,艆舳艒宿所必涉历境。而厥初建议貯漕,实屹然京坻,以示近甸重,而示天下备,是名水次仓。大农外府之政,兹实当海内甲,良匪细故。迨常丰仓并建,所由出纳在卫所,官军、城守与蕃戌之役几中分。而主者持权执概,以酌今粟宜则恩怨实府焉。其所布在方册兼总庶事,未更仆数。若漕白二艘,则以我为风伯天吴使;若榷署,则以我为缗算使。由前所云大农外府之政,如缠絯然,如俪?然,主者得无告劳乎?劳则何知,唯是莹冰其操,而以大智周其务,则今桐城阮大夫其几矣。阮大夫之言曰:“先生抑知德庾之今日乎?漕艘斛石不能留,而发囷之令时时以下,乃积乃仓,堇十余万止。尔此齐豫两州人牛推輓物常丰,唯齐分拮据亦等是,余当其入视输户如吾佳子弟,及当其出视官卒如吾密姻戚,世有凌暴摧折其子弟而甘剥浚沟壑,其姻戚者乎?总之,先王父以赤心治军旅,而余用绪馀以治粟,何渠而不可? ”余闻之曰:“有是哉,微大夫言缙绶,军民之口足征焉。大夫世禄一褐三杯如寒士,夫目阿堵如腥腻着衣裾,大夫戴星料量一切,夜漏下三四十刻方及寝,大夫疾舞文吏如寇讐,大夫不以日力称过诸使客,大夫之于庾也;缠絯解而俪?无能,难焉,甚矣,大夫之办治庾也。 ”庾自永乐乙未(永乐十三年,1415)设,诸监督姓名则自天顺五年(1461)始。大夫砻石记焉,亦自天顺五年(1461)始。迨于今,方幅留馀大夫世所名。文章家逊弗操笔,而嘱之侗。侗则奚任焉,记石意在备厥观省,当其碑拱手响硕,闭目眵眯,凡两途孰为嚆矢,孰为炯鉴,则天地鬼神实氏临质之,大夫勿谓余言廓豁哉。大夫瞿然曰:于诗有之。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伐山为记,鼎也,将无同。凡余同寀嗣至,犹珩璜,余其以礛诸解监督,每阅岁为代,三岁乃代,则由大司徒肥乡张公请厥有深指,宜特书。
  万历丁未(万历三十五年,1607)孟夏五日赐进士第、中顺大夫、陕西行太仆寺少卿兼宁夏河东兵粮道按察司佥事、前按三河三吴、山西道监察御史、侍经筵官、济南临邑邢侗撰。
  仓使名单略。
《题名记》碑的历史价值
  德州是因运河而生而兴的城市,由于距离北京仅有323公里,自古就是守护京都的南大门。德州水陆交通十分便捷,特别是卫运河和南运河组成的黄金水道,既可以通过会通河和济州河与江南运河相连,也可单独实现河南、山东、河北、天津、北京之间的通航。因此,德州自金代以来就成了朝廷的仓廒重地。金代开始即在此地建“将陵仓”专为朝廷储存河南、山东两省的漕粮,然后通过御河将粮食等物品运入北京,以满足宫廷和军队的消费需要。元代把“将陵仓”改名为“陵州仓”,主要还是着眼元大都的运营,以便将河南、山东的物产运回元大都和内蒙大草原。元代中期以后尝试将山东段运河取直,实现江南稻米、瓷器、茶叶、丝绸、木材等特产北输,因此动用大量人力物力开挖了会通河和济州河两大工程,德州仓的地位再次得到提升。元统治者还于德州设置捕盗司、达鲁花赤、监支大使等,负责德州仓的安全和运行。明永乐皇帝基于迁都北京的需要,而于永乐十三年(1415)在德州设水次仓。清代建立后德州仓仍是山东省漕粮集中存放地。漕运、漕仓的研究一直是以仓建城立州的德州地域文化研究的主要内容,但目前德州仓留下来的文献太少,邢侗《德州户部司庾使者题名记》碑的面世,就成了德州漕仓石刻资料的惟一见证。
  从题名录部分看,邢侗《德州户部司庾使者题名记》碑共留存了明天顺五年(1461)至明朝灭亡的180年间的仓使157名。其实,邢侗撰写《德州户部司庾使者题名记》时为万历三十五年(1607),之前德州仓已有过134位仓使。立题名记碑时,除将这134为仓使的信息全部刻石外,还留出足够空间备后任仓使名字的刻录。“方幅留馀,大夫世所名”。结果是万历三十六年(1608)至崇祯十七年(1644)的36年间23名到德州仓履职的仓使,都自觉地将名字刻在了题名处,从而又创造了碑铭不断续刻的崭新方式。
  德州历代志书均在《职官志》中对德州仓使信息进行收录,但其收录的籍贯和出身、任职时间等信息不全面,惟有邢侗《德州户部司庾使者题名记》碑既有仓使名和字、籍贯,还有考中进士或举人以及任职德州仓使的具体时间。由于碑刻形成时间早并未得到好的保护,很多字迹已是斑驳难辨。将其与民国和民国之前的旧志书参照,就能还原出天顺五年到明朝灭亡前全部德州仓使的准确信息。
《题名记》碑的书法艺术价值
  邢侗是晚明书法四家之一,时有南董北邢之誉。由于书逼二王,其书法不仅在中国深受喜爱,而且还受到朝鲜、日本等国家人民的欢迎,目前国内和日本的一些大的博物馆收藏有其作品。当然,邢侗书写的《德州户部司庾使者题名记》碑是其晚年作品,其书法艺术价值绝不亚于存世的纸质书作。邢侗《德州户部司庾使者题名记》碑的书法艺术价值在于,它既是邢侗正楷书法的完整亮相,又是邢侗篆书书法的首次发现。
  邢侗传世书法作品多为行书,楷书很少。目前鉴定邢侗《德州户部司庾使者题名记》碑文是否为邢侗书丹,主要参照物就是张法亭编著的《来禽馆石刻拓本》中的正书与签名、清拓《来禽馆散石》、邢侗临《西园雅集图籍》以及山东美术出版社2006年版的《明代名人手札赏评》中收录的邢侗信札一封。通过对比,可以断定邢侗《德州户部司庾使者题名记》碑是邢侗的传世楷书和篆书。邢侗存世书法几乎都是行书和草书,偶尔见到一星半点的楷书,如信札等,篆书之前从未发现。据说邢侗为其恩师礼部尚书、东阁大学士东阿于慎行所撰书的墓志也是用的行书。邢侗《德州户部司庾使者题名记》碑的发现,使我们首次看到邢侗楷书与篆书的完整面目,这对今后邢侗书法艺术研究无疑提供了确凿翔实的第一手资料,对促进邢侗书法艺术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另外,邢侗是明代济南府临邑县人,即今德州市临邑县人,研究其书法艺术成就更是理所当然地属于德州地域文化研究的范畴。
  目前德州出现和保存下来的石刻中,称得上有重大价值的碑刻主要有北齐时期的“五高碑”和“李璧墓志”、唐代颜真卿书写的“东方朔画赞碑”、明代永乐皇帝御赐的“苏禄国东王碑”、明代邢侗上石的“双钩十七帖”和邢侗书写王洽上石的“来禽馆帖”等有数的几件。可以说,邢侗撰书的《德州户部司庾使者题名记》碑,不论从其历史文化价值还是书法艺术价值来看,一点都不比以上所列各碑逊色,所以有必要对其重点加以保护。鉴于目前国内保存石刻资料的成功经验,笔者建议应该在合适的地点(市博物馆附近)单独为其修建“仓使碑亭”,并制作复制件陈列于北厂漕仓处。
更多>>  德周刊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邢侗《德州户部司庾使者题名记》碑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6 版:往事】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