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当前位置:德周刊20160304期 >> 第07版:文化
在创新中传承
——黑陶文化漫谈
□刘浩


  黑陶文化,属于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重点保护品类。中国黑陶文化,产生于新石器时代后期,距今已有4500年的历史。
古老的制陶工艺
  考古证实,黑陶是最早的人类造物精粹,是原始社会开始步入初期文明时代的典型文化载体和象征物。它与同时期的彩陶文化,共同完善了古代制陶术最基本的工艺流程。
  在中国的陶文化史上,黑陶与彩陶同属于早期典型的两大代表性陶器品种。但因彩陶同时也出现在中东阿拉伯等地,与中国的仰韶文化一样,有着大量的早期发掘,故其历史源头产地,一直颇具争议。而黑陶则以其特有的文化特色,为中国所独有,当被誉为不争的华夏陶祖。
  经现代考古发掘调查证明,黑陶器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已经是覆盖中华大部分地域的一种多品类、多器型、多功能的生活用具。这些分布在不同地区的黑陶器,有着相近的文化脉络与工艺器型特点。
  黑陶所潜在的非物质文化,体现在其工艺的系统化和文化理念的多元化上。在制陶工艺中,原始的木轮拉坯成型技术,虽更早于黑陶时期,但真正成熟,还是在黑陶文化时期。同样在古陶的纹饰雕刻,陶器的口、把、鼻、扭等的装饰,无釉磨光技术等方面,黑陶也以其首创性、完美性,为后人制陶提供了基础和范本。
  先民在新石器时代后期,对火的利用已很广泛,烧陶技术已经成熟。相对同时代的彩陶以氧化焰烧制彩陶釉,展示多彩靓丽的审美情趣,黑陶工艺则利用还原烧制法,在窑内使用还原焰,将陶体染黑,这显然是先民因尚黑的情趣,在烧制技术上的一次成功的科研尝试,是赋予陶体以特殊文化内涵的一个独特的秘方。
“黑陶之黑”的文化内涵
  黑陶文化,以黑为特色,以黑为个性,黑陶之黑,有其文化之根、理念之源。
  华夏民族尚黑的习俗早有记载。白因黑而生,黑因白而存,没有白,勿谈黑。黑白相生相继的自然现象,展示了阳(靓丽)与阴(玄妙)的个性之美。在漫长的岁月中,就是这黑与白永恒的交替,打开了人类的智慧之门,启发了先民对人与自然相互关联的客观认知,从而引申至有关二元论的哲理观,从此,科学有了最初的理论坐标,宇宙之谜开始被人类慢慢破解。
  远古黑陶的最初问世,始于上世纪二十年代末,山东龙山镇城子崖,首度发掘的龙山文化遗址,因其主要出土文物为大量黑陶器,即称“龙山黑陶”。后来,山东、河南、浙江、上海等地,陆续有大量黑陶出土问世。随着社会、市场的需求,新一代黑陶产品开始面世。近30年来,黑陶产业遍及全国各地。
现代黑陶的崭新面貌
  在中国陶协及政府的关怀支持下,中国黑陶行业于2009年在齐河县建立了自己的业务组织“中国陶瓷协会黑陶艺术专业委员会”。
  专委会通过举办黑陶精品展、理论研讨会、技术大赛等各种形式的交流活动,有力推动了黑陶业的发展,特别是由中国陶瓷工业协会与德州市联合主办的“中国(齐河)黑陶艺术节”,这一例会的持续举办,其影响波及国内外。同期建成的“中国现代黑陶艺术馆”更为我国黑陶产业的相互交流和黑陶文化的研发传承,提供了更加重要的发展平台。
  近30年来,中国现代黑陶文化的总体形势,可概括为以下3个方面:第一,现代黑陶文化,从无到有、从点到面,普及至全国。黑陶作为现代陶瓷文化的一个品类,其社会影响力日渐提升。第二,产生了一批具有代表性,且在真正意义上兼古代神韵与时代风采于一体的中国现代黑陶艺术品。正是这一批具有时代性、创新性的黑陶精品,通过一系列国内外的展览、收藏等活动,赢得了社会的关注与认可。第三,随着黑陶制作工艺的不断改革创新,以及对新材料的研发利用,第二代现代黑陶开始面世,它们以高强度的质地、多花色多功能的崭新面貌走向市场。
  相信,中国黑陶文化事业将迎来它的又一个春天。
(作者系中国黑陶研究所所长)
更多>>  德周刊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黑陶文化漫谈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7 版:文化】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