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当前位置:德周刊20160122期 >> 第02版:人物
桑梓情深新闻人
——记大众日报社原副总编辑、省老新闻工作者协会副会长于冠深
作者:尹滨刘平

于冠深(右)与本报记者合影。


于冠深为本报题词。


  □本报记者尹滨刘平
  1月18日上午,在济南市环山路大众日报社家属院一栋普通民宅里,记者见到了本期采访嘉宾——大众日报社原副总编辑于冠深。于老家中明净素雅、翰墨飘香,大书柜里满满当当,墙壁上悬有多幅书画作品,其中不乏自己的创作。见到家乡来人,于老亲切地嘘寒问暖。
  作为握了一辈子笔杆的新闻工作者,于冠深退休后笔耕不辍,除撰写散文、随笔外,还应邀作唐诗欣赏、弘扬国学的文章。10多年来,他出版和结集《苔痕上阶》《草色入帘》《草色遥看》《诗话论语》《蓊斋深语》《蓊斋赏诗》等多部著作。
清寒农家子,求学志不挠
  1940年,于冠深出生在禹城市徒骇河畔一个名为于庄的村落,祖辈父辈都是农民,家境虽然清贫,倒也和睦温馨。
  于冠深5岁时,父亲把他送到了附近的白塔寺小学读书。“那时的白塔寺小学,还不是共产党办的学校。没上几天,八路军来了,这所学校就关门了。”不久,于冠深去解放后的王李庄小学读书。时间不长,王李庄小学也搬到白塔寺去了。 1953年,于冠深小学毕业,考初中时受挫。他就一考再考,1955年,终于走进了禹城一中的大门。
  在禹城一中上学时,因为家庭经济拮据,于冠深从家带干粮在食堂“打半厨”,时或饥肠辘辘。读初三时,他于寒假期间学习编席。因嫌一趟又一趟地请教别人麻烦,就把铺在床上的席子扯下,看着席子的纹理琢磨,竟然学会了。父亲叹着气对他说:“家里实在困难,既然学会了编席,就帮家里一把,学不要上了。”整整一个下午,于冠深一面编席,一面不住地掉泪。开学的日子到了,他到学校退学。老师说:“退了学你能帮家里干什么? ”“编席。 ”“那你到学校里来编。”这样,学校里就有了个推着苇子上学,利用课余时间编席的学生。
  1958年初中毕业后,禹城的几家工厂到学校招人。于冠深应招到棉花加工厂当了学徒工。一个多月后,在风起云涌的“大跃进”浪潮中,家乡成立了人民公社,社员们敞开肚皮吃饱饭。许多中等专业技术学校第二次招生,学校管吃管住包分配,没有了后顾之忧的于冠深便毅然从工厂辞职,到刚成立不久的禹城师范学校就读。
  上了3年师范,于冠深被分配到禹城一中教导处当教务员,干收发文印工作。在这里,他与一中教师赵振梅相识相知,并于1963年初结婚。婚后,于冠深还是希望上学,妻子对此大力支持。 1963年暑期,于冠深如愿以偿,考入山东师范学院中文系。他说:“人生的曲线是偶然性与必然性相合,很感谢命运垂青。 ”
报社当编辑,熬夜写社论
  在禹城师范时,于冠深就喜欢作诗、写文章,时常往报社投稿且小有斩获。 1967年临近大学毕业时,他到大众日报社帮助工作,在言论组当评论员写社论。一年后,被正式分配到该社工作。“当时,差不多每天晚上8点,言论组的同志就到会议室听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新闻广播,然后拟题撰写社论,多数情况是两个人或三个人合作,往往写到半夜。 ”于冠深说,他进言论组的当天晚上,就被派跟其他两位同志一块合作撰写社论。第二天一早,他写在稿纸上的文字居然也变成了报纸上的铅字。
  时值文化大革命的高潮。在尔后的日子里,那些当初所写的社论,成为被批判的靶的。 1970年8月,于冠深到解放军某部“五七”农场接受再教育锻炼。“在农场锻炼时,种稻子,识稗子,修盐田,拉磙子。”于冠深回忆,一年零四个月下来,一个总的感觉是,以后无论什么苦和累的活计,好像都能够对付了。锻炼结束后于冠深回到报社,先是在政治军事部,在家当编辑,出发当记者,再后来是当专职评论员,“舆论吹号角,高唱改革调。 ”
创刊办晚报,叫卖城南门
  1987年下半年,报社领导委派于冠深任筹备组组长,筹备创办全省第一家晚报——《齐鲁晚报》。这时,他患胃病,瘦骨嶙峋,又感到没有办晚报的经验,实在不愿担承,一再推辞。“但报社领导不允,我只好勉为其难。当时省里主要领导同志指示,‘晚报一定要办好,办不好不如不办。 ’”于冠深说,无论什么事情,做到水平一般不难,求好就不容易了。他那时的确承受着不小的压力。不过,当横下心来要干的时候,压力就变成了动力。
  起草方案、设计栏目、抽调人员……经过近半年的筹备,1988年元旦,《齐鲁晚报》创刊号出来了。到底行不行?于冠深心怀忐忑,便亲自带人到济南老城南门外卖报。两个小时的工夫,200份报纸卖光。“报纸很受欢迎,可谓喜出望外。 ”于冠深说,回忆这段日子时,他会想起自己说过的这样一句话:“晚报也是报,有么不得了。大家齐努力,不信办不好。 ”“当时报纸上没有广告,经费非常缺乏。 ”发行不走邮局,就靠散户叫卖。“一到下午晚报印出来的时候,早就等在报社门外的卖报人,争先恐后,呼啦啦蜂拥而至。在我看来,不啻一道动人的风景。但也人啧有烦言。 ”于冠深这样回忆。
  再有,记者编辑都很年轻,难免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不想出错,力避出错,一旦出错,由衷检讨,接受教训,改进工作。 ”于冠深说,“所谓创业维艰。不过,正因创业难,才有成就感。 ”
  1990年,于冠深奉调到《大众日报》理论评论部任主任。“至今印象深刻的是接二连三地写系列评论,少则五六篇,多则十几篇。”得到当时省委领导的好评。“作为一介报人,”他说,“我在岗的时候,大体说来,做了两件事情:一是跟大伙一起创办《齐鲁晚报》,二是当评论员写评论。 ”
  1993年,于冠深任大众日报社副总编辑,分管理论评论部、文艺部、新闻研究所等部门。他说:“评论的实质是见识。 ”按照这样的理解,他致力于培养报社的评论人才。
画景是心景,乡情是亲情
  2002年,于冠深退休。“人生幸福有一端,能从忙里偷出闲。老来更知幸福事,闲中偷忙乐无边。 ”他在退休后依然忙忙碌碌,“乐而忘忧亦忘老,恨不裕如怨时间”。
  于冠深说,他有一个爱好:喜作打油诗。当然也不光作打油诗。“老来与世无争,只跟时光比慢。放缓生活节奏,仿佛花间漫步。又像雕塑生活,每一天都过成艺术。自己做自己的赏客,不时会心一笑。 ”由此可见他的心态。
  作为新闻战线上的工作者,于冠深曾为家乡的宣传工作付出自己的心力,随着年龄的增长,他的思乡之情愈益浓厚。他根据自己的青春记忆,写了一本名为《桑梓记忆》的书,书中对本村的人文与地理风貌,特别是对村里每户人家的家庭成员等有关情况,加以具体描述,还在每户人家的文字后面,打油一首作结。
  在于冠深家的客厅里,有一幅题为《故乡雪景》的画引人注目:树林,民居,河流,小船,大地万物被大雪覆盖,迷离朦胧,若隐若现。他为这幅画配诗一首,曰:“日读思乡诗,夜做回乡梦。画景是心景,乡情是亲情。 ”
  得知记者来访,于冠深特为“德行天下”栏目打油一首:“天南地北德州人,乡土育苗恩情深。绿叶红花开四方,当记脚底桑梓根。 ”表达了对家乡的深深眷恋。
个人简介
  于冠深,1940年 6月生,山东禹城人,大众报业集团退休干部,高级编辑。 1967年毕业于山东师范学院中文系,历任《大众日报》编辑、专辑评论员,文艺部副主任兼《时代生活报》副主编,《齐鲁晚报》第一任总编辑,《大众日报》理论评论部主任、副总编辑。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曾被评为山东省拔尖人才,现任山东省老新闻工作者协会副会长。
更多>>  德周刊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桑梓情深新闻人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2 版:人物】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