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当前位置:德周刊20151211期 >> 第06版:往事
75年前的两所教会学校
□本报特约撰稿人 王德胜

博文中学男校正门。


女校教学大楼初建成,右侧为燕翅楼。


南关街上,背景的基督教堂依稀可见,崇真小学就建在里面。


1936年3月12日,学生在男部礼堂前排队去植树。


博文中学百年校庆,前排左四为博文校友、电影演员项堃。


  1941年12月8日,日军偷袭珍珠港,美国对日宣战,太平洋战争爆发。日伪当局对美英教会学校开刀,关闭了美国教会创办的德州崇真小学和博文中学。
德州小学教育的开端
  德州的小学教育始于清朝末年的停止科举、废除私塾、兴办学堂。
  1904年,德州的州卫书院改为高等学堂,这一年,美国教会在南关街建立了崇真小学和培真女学(校长董成顺),为德州市小学教育的开端。不久,两所学校合并,名为崇真小学,规模并不大,有学生三四十人,每年经费数十元。
  之后的几年里,城内义学改组,庙宇改建的初级小学达到20处,乡村也开始设立初级小学。到1909年,德州市发展到有高等小学堂2处,学生53人;初等小学堂30处,学生330人;半日制小学1处,学生22人。民国建立后,继续推行废私塾兴学堂,初等小学改为国民小学,崇真小学改名为崇真国民学校。 1920年,改为崇真两等小学,增设了一个高等班。1924年,改为崇真完全小学。 1929年,随着二次北伐的胜利,环境逐渐稳定,学校改为德县私立崇真小学,同时扩大招收女生,男女生合班上课,这是自民国初年鼓励增设女子国民小学以来的大进步。这一年,教科书中的“国文”改为“国语”,提倡统一国音,推行注音字母,同时在高等小学里面增设了英语课。
  发展到1935年,全校面积达到近3000平方米,体育场3处,校舍10间,有学生100多人,分为一个初级班,两个高级班,初、高级课程,均按照当时教育部颁布的《小学新课程标准》设定。这一年学校全年收入1080元,其中学费480元。全年支出1080元,其中教职员工资最多,为634元,办公费仅为130元。
  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学校被日本当局关闭,最后一位校长是郭树仁。
美丽的中学校园
  博文中学,是德州最早的中学。
  1916年5月,由美国基督教公理会建设的“三育村”投入使用,位置在德州城外东南方向,占地300亩,同年秋,武城庞庄男女两校迁入三育村,男校定名为博文中学,女校定名为卫氏女子中学,1926年,经当时教育部备案,男女两校合并,叫做博卫中学,不久后改为博文中学,由美国牧师梅克仁任校长,经费来自美国总会。
  男校定名为博文中学,是为纪念传教士博恒理而命名,刚刚迁来德州的时候,学校规模并不大,男校三个班,学生90多人。博文中学在当年三育村的最东边,是一个独立的大院子,占据了整个三育村的近三分之一。
  男校建筑很有意思,校园里三座主要的楼房,均是东西窄,南北长。进入校园后,迎面就是主楼,这是一座三层楼房(包括半地下室),走上高高的台阶,门口左右各有一间房子,东边是校长办公室,西边是教员休息室;进入正门后就是大礼堂,是举行开学典礼、毕业典礼和各种大会的地方。再上楼就是学生课堂了,有9间教室。半地下室很大,分为四个部分:西南角是实验室,西北角是图书馆,东南角是行政办公室,东北角是厨房。楼房的后面是两层的学生宿舍楼,分东楼和西楼,在西楼上还住有一些单身教师;东楼后建有三排平房,是勤杂人员的宿舍兼做仓库。再往后有一排平房,有淋浴室、盥洗室、厕所等。随着学生的增多,后来又在靠东墙根的地方建设了三排兵营式的学生宿舍。1930年,在主楼前左侧修建了一座图书馆,将半地下室里的图书搬进了新家。学校的最后面是体育场。
  博文中学的校园非常漂亮,校园路两旁,种植着被修剪得整整齐齐的红荆;空地上是五颜六色的花圃,散发出淡淡清香;校园东南角是一片果林,春暖花开的时候,杏花、桃花盛开,蜂蝶飞舞,盛夏傍晚,人们坐在树荫下静静看书,微风吹过,叶子沙沙。
  女校定名为卫氏女子中学,是为纪念开办在庞庄的培贞阁校长卫曙光而命名。最初迁来的时候有两个班,30多人,位于洋房的西侧,面积与洋房区域相仿。卫氏女中内部建筑格局与博文中学基本相同,但门口多了传达室、会议室,一般人是不能进入校内的,女生也不能随便外出。面对女中大门的主楼也是三层,但造型非常新颖,类似展翅飞翔的燕子,因此得名燕翅楼。学校曾经发生过夜里外面的人爬进院子里耍流氓的事件,为此,女生宿舍都搬上了二楼,晚上楼梯口要用木板盖上。
  1926年,男女两校合并,更名为博文中学后,学校更加规范,美国基督教公理会特别拨付基金16万元,每年可收息1.2万元,用于教学。所有开设课程,都按照教育部颁发的标准课程实施,不过对英文学习要求非常严格。据1928年1月19日出版的《基督教公理会联会月刊》记载:1926年博文中学有学生170多名,三分之二来自非基督教家庭,这些学生也都是非基督教徒。学校在每周二、周四设有宗教晨会和非宗教晨会,学生可以自由选择;每星期天,设有宗教礼拜和非宗教研究班。
管理严格 人才辈出
  博文中学是私立学校,当时的国民党山东省政府教育厅是不给立案的,所以虽然学生质量很高,但一方面感到在社会上低人一等,一方面又为自己的前途担忧。特别是1929年山东省立第十二中学(德州一中的前身)在德县成立,对博文中学是一个较大的冲击。这一年,美国留学生恩县人王元信来博文中学任校长,他任职长达10年。他上任后的第一件大事,就是为博文中学在山东省教育厅办理了立案手续。当时,教育厅长何思源专门到学校进行了考察,认为符合立案条件。
  这一年,学校有高中3个班,30多人;初中6个班,120多人。之后的博文中学停止了高中招生,专心发展初中,到1935年,初一、二、三年级分别达到3个班,有学生281人,教师22名(其中4名美国人),基金增加到24.51万元,年可用经费2.9573万元。当时的学费,男生每年25元,女生每年15元。学校占地面积达170亩,其中男部宿舍14座,16601平方米,体育场11718平方米;女部校舍8座,12722平方米,体育场2245平方米。学校楼房整齐、环境优美、设施完善,为历史最好时期。
  当时学校教学管理很严格,不管男校女校,学生的作息时间都有严格规定。紧张之余,学生的课外活动也很精彩,有学生自治会组织的,也有老师组织的。学校开展的与十二中学篮球赛、与泊镇师范足球赛、全省运动会、校园邀请赛、演讲比赛、辩论会等,都获得了好评,学校还组织有童子军,学生们穿上小军装,扛着木棒,曾在德县城里参加游行。1933年的时候,老舍先生还曾到博文中学进行过爱国演讲,很受欢迎。
  由于从庞庄迁来,因此教师、学生中,临清、夏津和武城人较多。在1929年以前,博文中学是德县独一无二的中学,在周围影响很大,除本地学生外,还有衡水、沧州、南宫、临清等地的,家庭多数较贫寒。学习氛围很浓,学校要求也很严格。学生一两门不及格可以补考,但如有三门不及格就要降班。学校不负责毕业生分配,只有自谋职业。学校除布道、授圣经,扩大教会影响外,公理会还举办平民教育,以平民教育促进会的“平民读物”为教材,增设汉语注音符号班,推广“识字牌”游戏。后来这些人好多成了各个行业的精英,如侯仁之、李贵珍、侯道之、项堃等。
  博文中学不是一所封闭的学校,自1921年起,美国格林尼亚学院的毕业生每两年一轮来校任教;博文中学与通县的潞河中学、济南的齐鲁中学和山西的铭贤中学都是一个系统的兄弟学校。1986年5月12日,博文中学建校100周年庆祝大会在北京召开,出席各界校友50多人,当年的兄弟学校美国格林尼亚大学及其他机构和个人发来贺电30余件,《人民日报·海外版》给予专门报道。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博文中学被日本当局关闭,该校的学生和部分教师连同部分校产归并到德县中学。
更多>>  德周刊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75年前的两所教会学校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6 版:往事】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