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中国非遗保护年度报告发布
  近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报告(2015)》(以下简称《报告》)在北京正式发布。撰稿人之一倪彩霞介绍道,《报告》是“中国非遗保护发展年度报告”的第五本,全面分析总结了2014年度我国非遗保护发展整体状况、特点趋势、热点难点、存在问题和发展对策等。
  “报告由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主任宋俊华教授担任主编。 ”倪彩霞透露,全书仍然沿用往年的编写惯例,由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的中青年老师和博士生撰稿,并聘请国内权威专家审稿把关,以确保报告的系统性、完整性和权威性。
  相较于2013年中国的非遗保护工作,《报告》指出,2014年则呈现了一些新的变化和特点,具体体现在“非遗保护与新型城镇化如何协同发展”、“完善和推进我国非遗保护法律体系建设”、“如何让更多的人参与非遗保护”等方面。
  值得注意的是,《报告》特别提出了“非遗保护与科技关系”的问题,即如何运用数字化技术推动非遗保护深入发展、如何促进非遗数字化的标准化建设。《报告》认为,目前,数字化等现代科技正在迅速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因此,如何适应并进而主动运用数字化等技术来保护和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已成为一种必然的选择。
  “当然,科技手段介入非遗保护及标准化,在为非遗保存、展示、传承和教育带来诸多便利的同时,也会带来传承主体权利被搁置、传承者话语丧失等新的问题,值得引起重视。 ”《报告》称。
  “总之,2014年我国非遗保护热点、难点不断涌现。非遗保护工作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民间文化自觉、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等的关系,已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问题,也是本年度报告的热点问题。当然,非遗保护中存在的重申报轻保护,重开发轻传承等现象依然存在。 ”主办方表示。
据中新网
更多>>  德周刊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中国非遗保护年度报告发布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7 版:文化德州】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