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解放思想、转变思路,实华化工通过融入央企、挂大靠强由“危”转强——
国企“老兵”逆势成长
作者:任立松本报

10月2日,德州实华化工有限公司电解车间,巡检员对设备进行巡查。 记者周坤摄


  挂大靠强,将大大缓解资金之困,而挂靠不是搬离,依然可以贡献地方税收和解决就业问题,可谓一举多得“一搬就死”仿佛是许多传统工业企业的魔咒,搬迁所带来的资金压力,甚至能轻易拖垮一头工业巨无霸。德州实华化工有限公司却成功避开了这个“死亡峡谷”。
  从扎根41年的老厂区整体搬迁至德城区天衢工业园新园区,不但没有伤及筋骨,反而在搬迁中完成了转型升级、华丽蝶变。
  秘诀何在?该公司总工程师魏希泉用4个字概括:挂大靠强。
  事实上,决定搬迁时,实华化工也曾进退两难:不搬,发展受限;搬,巨额投入是一道坎儿。
  面对这道艰难的选择题,实华化工最终决定主动对接央企——成为中国化工集团旗下中国昊华(集团)总公司的全资子公司,进而借力央企融资平台,不但化解了资金难题,还“搬”出了发展空间、“搬”出了实打实的经济效益。眼下,在全国经济下行的大背景下,实华化工的利润不但没有下降,反而逆势上扬,今年年底利税有望达到8000万元。
  实华化工对我市工业企业“强企之路”能带来怎样的启发?记者走进实华化工,从微观样本探寻协同发展、提振工业的新办法。
甘当配角“傍”央企
  10月13日,站在实华化工大大小小的设备前,魏希泉介绍中使用最多的词汇是“国内最先进”。
  这样的描述,并非虚言,他的底气来自其母公司——中国化工集团的强大支持。
  德州实华化工有限公司的前身是上世纪70年代建设的德州石油化工厂,是我市国企中的“老兵”、纳税大户,曾连续多年上缴利税过亿元。
  然而,随着城市发展,老厂区逐渐被拔地而起的住宅楼包围。“企业闪转腾挪的空间越来越小。”魏希泉告诉记者,当时,许多重大项目搁浅,就是因为距离居民区太近,安全卫生防护难以达到要求。
  搬迁势在必行。但是随之而来的难题让企业决策层更为头疼:偌大的企业动迁,光设备搬迁、购置新设备就是一笔巨额开支,实华化工几乎找遍了德州也没有找到匹配的担保企业。
  怎么办?深思熟虑之下,挂靠央企的想法得到企业决策层的认同:挂大靠强,将大大缓解资金之困,而挂靠不是搬离,依然可以贡献地方税收和解决就业问题,可谓一举多得。
  “除了企业发力,也离不开政府的强力推动。 ”魏希泉告诉记者,彼时,德州的决策层对实华化工的搬迁形成了很强的共识,多方力量拧成一股绳,最终促使实华化工顺利“嫁入豪门”。
  挂大靠强的效果立竿见影。“搬迁的过程实际上成了实华化工设备升级改造的过程,等于脱胎换骨了。 ”据魏希泉介绍,通过中化集团融资,实华化工得以新上一大批国内先进的工艺、设备,不但提高了安全系数,还更加环保,大幅度提升了实华化工的生产能力。
  在生产车间,一位工人指着刚刚生产的隔膜碱成品告诉记者:“之前老厂生产的隔膜碱含盐高、杂质多、品质差,产品销路特别窄,只能应用到造纸等行业。但更新设备后,生产的离子隔膜碱几乎不含盐,品质非常好,甚至可以应用到医药、化纤等高端领域,利润实现很大提升。 ”
在合作中构筑核心竞争力
  从长远看,挂大靠强、登上央企这个大平台,融资只是一方面,而更具含金量的利好,在于对科研能力的提升。
  在实华化工,一项名为“氧阴极低槽电压离子膜法电解制烧碱”的技术,让魏希泉每每在来访者面前津津乐道:“这是我国首次研发、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烧碱技术,即使放在国际氯碱工业领域,也是一项了不起的重大突破,它可以使我国氯碱工业电解能耗平均降低35%左右。 ”
  更值得魏希泉自豪的是,这项技术是实华化工与北京的机械制造厂商——蓝星化工机械有限公司共同研发的。
  整个合作过程中,实华化工不但拥有部分知识产权,并且可以在同行业中率先使用这项技术,而这一看似不起眼的“特权”,却可以在很短时间内,将同行远远甩在身后,迅速占领市场。
  事实上,能与行业巨头牵手,原因并不复杂,蓝星机械与实华化工同属中化集团下属子公司,在科研合作上“近水楼台先得月”,获得了先机。
  管理水准上的飞跃,则是挂大靠强后的另一直接收获。
  中化集团一直倡导“打造世界级制造”的理念,以精益的思想为指导,每年都会对大大小小的项目进行持续改进,“我们也会对生产项目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出最优的生产控制数据之后,对项目生产指标进行优化从而达到最佳的生产状态。”实华化工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细节的把控,扭转了实华化工过去落后的生产思维,让企业在一分一毫的改进中迅速积累了优势。
  如今,实华化工正逐渐成为化工行业的新标杆。不久前,张家口、焦作两家曾与实华化工规模相当的企业,将公司的管理全面委托给实华化工,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转型中“抹绿”传统化工
   “当配角,不是不加选择地接纳即将淘汰的‘带毒’项目,只有走‘绿色’化工,才能在挂大靠强中不迷失。 ”对于这一点,实华化工决策层认识清醒。
  因此,在对接央企过程中,实华化工始终将“抹绿”传统化工放在头等位置。
  提起PVC(聚氯乙烯),相信很多人不陌生,生活中几乎随处可见。而生产这一产品,汞必不可少,因此,每年由此产生的汞污染数量惊人。
  要不要“带毒”的市场?这个问题看似容易回答,却是要有“壮士断腕”的勇气。搬至新厂区之前,实华化工决策层毅然决定:搬迁必须搬出绿意。果断放弃老工艺,着手研发新工艺,开展项目攻关,最终开发出了替代汞触媒的新型催化剂,彻底解决了PVC行业汞污染问题,同时大大降低了能耗。
  而类似的故事,在实华化工屡屡发生。魏希泉还向记者举了一个例子。实华化工在利用离子模烧碱时,会产生大量氢气。过去,这些氢气都当作燃料烧掉,经济价值极低。为了变废为宝,实华化工新上双氧水项目,将氢气的价值放大了至少10倍。“不能谈化工就想到污染,如果坚持走绿色发展之路,化工企业也能够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双赢。 ”实华化工相关负责人说。
  某种意义上说,实华化工堪称我市传统企业通过解放思想、转变思路,实现由“危”转强的典型样本。
  不过,这在我市或将不会是孤例。德州新一轮提振工业的大幕已经拉开,在10月10日召开的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努力建设协同发展示范区动员大会上,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抓大扶强加快工业转型发展的意见》,描绘了未来15年德州工业经济崛起的路线图。
  工业是德州经济的领头羊,占据着全市GDP、税收、城镇就业比重的半壁江山,因此,工业转型升级的成效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德州产业转型的成败。
  坚持协同发展战略,应该怎样发展?实华化工正在作出独具特色的解答。
   □本报记者 任立松 本报通讯员 方志勇
更多>>  德周刊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国企“老兵”逆势成长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1 版:德州要闻】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