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冬父母合影。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70年前,中国军民用鲜血和生命谱写出激扬壮烈的英雄史诗。在那场世界瞩目的反法西斯战争中,英勇的中国军民与日本侵略者顽强战斗了8年,我的父亲母亲在山东大地亲历了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
父亲1899年10月生于甘肃天水的一个小山村,幼年丧父,7岁为人牧羊,16岁打长工,1931年12月加入中国工农红军。先后参加了红军、八路军、新四军、华东野战军,1950年6月从渤海军区转业荣归故里。父亲在20年的军旅生涯中,历任陈毅元帅警卫队长,连长、营长、供给部长等职,抗战期间参加了黄桥战役、苏北战役,解放战争期间参加了鲁南战役、孟良崮战役、济南战役、淮海战役等,屡屡荣立战功,并多次身负重伤。
据1951年11月29日由中央人民政府颁发给父亲的革命军人残废证中记载,父亲在1942年2月江苏高邮的战役中身负重伤,体内留有弹片,直到他去世时也没取出。父亲伤残等级为二等甲级,身带残疾的他转业地方后,历任区委书记、县委组织部长等职。 1959年9月20日,父亲因积劳成疾,突发脑溢血倒在工作岗位上,为党的事业奉献了自己的一生。
我的母亲1921年2月生于江苏省邳县(今邳州市),3岁父亲去世,10岁给人做童养媳,17岁因不堪虐待,投身抗日游击队,后转入新四军,1939年与父亲在江苏盐城新四军军部结为革命伴侣,抗战期间与父亲并肩作战,出生入死救护伤员。
1940年11月,母亲生了我的大哥,父亲取名新生(在新四军军部所生),1943年在一次战役中,母亲又生了我的大姐,因当时行军作战非常紧急,母亲为不影响跟随部队转移,忍痛割爱将刚出生的女儿送给当地老百姓。由于当时情况特殊,母亲没留下任何线索,也未记住详细地址。解放后父母多方寻找都没有找到,母亲直到因病去世时仍难以释怀。抗战带给母亲的不仅仅有身体上的伤痛,更有骨肉分离的精神之痛。
抗战胜利后,母亲又经历了解放战争,同父亲一起参加了诸多战役。 1950年6月,她跟随父亲转业回到父亲的故里。母亲转业地方后,曾任区委妇联主任,后因子女多,加之要照顾身有伤残的父亲,经组织批准离职在家。父亲去世后,一大家子的生活重担全部落在母亲肩上,上有70多岁的老母(我的姥姥),下有8个嗷嗷待哺的孩子,大的十八九岁,小的才刚过百天,全家10口人吃饭穿衣缝补浆洗全靠母亲一人,时年母亲38岁。之后的岁月里,她以坚强的毅力,将8个孩子养育成人,给我的姥姥养老送终。
1990年11月母亲因病去世时,8个子女均已成家立业(大哥已有孙子),八兄妹在工作岗位上都比较出色:三人入伍后均在部队入党提干,转业时都是营团职干部,两人在工厂从事技术工作,还有一位教师、一位医务人员、一名人民警察。
父亲母亲为民族独立和国家统一,在山东大地战斗生活了10多年。我作为后人有幸在山东工作了30多年,山东是父亲母亲并肩战斗的地方,也是我的第二故乡。
我于1955年6月生于甘肃,在兄妹中排行老六,1973年高中毕业后下乡插队,1976年8月考入铁道兵工程学院,毕业后在铁道兵部队从事工程技术工作。1988年4月转业至德州,在单位历任副科长、科长、总工程师、副站长等职,2015年6月退休。儿时记忆中,印象最深的就是听母亲讲抗战的故事。母亲用她的亲身经历讲述战争的残酷、日军的残暴。母亲说,日本侵略者带给中国人民的是家国破碎、家破人亡、妻离子散……
70年前,无数中华儿女同仇敌忾,经过艰苦卓绝的抗争,赢得了伟大的胜利。 70年后的今天,中华民族正努力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中国梦。我们一定要牢记历史,珍惜和平,凝聚力量,振兴中华!
□高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