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单传海在杨西川“三在”活动基地察看学员笔记。
“三在”学员与群众一起劳动。
在德州日报社驻杨西川村“三在”学员帮助下,杨西川村老支书杨玉池和于赵社区党支部书记赵广海(右二)结成帮扶对子。
自带伙食费,吃着农家饭,住农户家,与群众促膝谈心,平时抢着参加劳动,刨地、摘菜、掰玉米棒子……这一幕幕温馨的场景是我市宣传文化系统深入开展“三在”活动的缩影。
经过近一年半的持续推进、完善提升,“三在”活动成为了全市宣传文化系统深化“走转改”、践行“三贴近”的有效载体,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自选动作,“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的响亮先声,成为一段激情澎湃的岁月。宣传文化系统的同志们都说:“能够与群众共同劳动生活,使我们的心紧贴在一起,这样的经历让我们终生难忘。”
打造德州宣传文化品牌,列为全省创新经典案例 作风漂浮、不深入采访,不会与群众打交道,被讽为新时期的“客里空”,新形势新条件下,宣传文化工作者如何深入推进“走转改”、践行好党的群众路线,成为一道严峻的课题。“当时,我们一直在酝酿思考,怎样深化‘走转改’,座谈会时大家讨论非常激烈,直到‘三在’的理念一提出,大家的意见才高度一致。”市委宣传部副调研员王德胜介绍说。
“三在”是一个新生事物,怎么去搞,搞多长时间,会达到什么效果?这些问题都需要在实践中探索。也有人认为,“三在”热闹一阵就会不了了之。针对种种模糊认识,市委宣传部加强培训指导,讲道理摆事实,条分缕析,循循善诱,使大家认识到,“走转改”与“三在”一脉相承,是德州的自选动作。
2014年5月10日,市直宣传文化系统举行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动员会,标志着“三在”活动正式启动。 411名宣传文化工作者开始一对一结对子,每个人必须到基层联系点实地调研2次以上,并填写《基层联系点登记表》,由联系点负责人签字。一时间,到联系点进行蹲点调研蔚然成风,一大批带着泥土芳香的新闻稿件见诸报端。“三在”成了高频词汇, 2014年8月初,大众日报记者在陵县神头镇南街村采访时,随机问一位村民,“你知道‘三在’是怎么回事吗?”没想到,村民张口就来,“就是记者们下来体验生活呗,老是问老百姓想着啥,盼着啥。”
随着活动深入开展,一些问题也开始出现,有的人上午来下午走,蜻蜓点水,没有真正深入基层,有的偏重稿件写作而忽视了作风建设和队伍锻炼。怎么办?
市委宣传部决定组织大家外出参观学习,开阔眼界,打开思路,在借鉴肥城市组工干部建立“三同”基地的基础上,创办德州市“三在”活动基地,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经过认真准备, 2014年10月13日,首个“三在”活动基地在宁津县时集镇杨西川村揭牌,首批20名学员以“新村民”的身份与村民一起劳动生活; 2014年11月3日,第二个“三在”活动基地在齐河美东蔬菜生产基地挂牌; 2015年4月7日,第三个“三在”活动基地在夏津县郑保屯镇邢庄村揭牌成立。相应的,工作重心由面上的锻炼转为点上的深入,通过与群众朝夕相处,准确把握他们的所思所想所盼,力所能及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和困难。截至目前,共有322批、 477名学员到“三在”基地蹲点学习。
梳理“三在”活动开展过程,可以鲜明地看到,由最初的“结对子”到“蹲点驻村”,由深度观察到参与生活,由排解矛盾到形成工作模式。“三在”活动跨出的每一步,创新的思维都是那样清晰。我市“三在”活动成为全国、全省领先的品牌,被省委宣传部列为创新经典案例,产生了广泛深刻的影响。
身子俯下去,民心聚起来,不舍的泪水、紧握的双手见证实意真情 群众的眼光是雪亮的。学员驻村入户后,以什么样的心态、什么样的作为开展工作,群众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每一批学员下去前,我们都要专门开会强调纪律,最基本的一条,要自带伙食费,自带生活用品,不能给群众添负担,不能提个人生活要求。”王德胜说。他认为,“三在”要力戒浮在面上,要和“三严三实”作风建设要求密切结合起来,严守纪律,严格要求,树立良好的个人形象。
放下架子,铺下身子,虚心拜人民群众为师。正所谓:“以百姓心为心”,与群众坐在同一条板凳上,只有这样才可能赢得群众信任。在“三在”齐河美东蔬菜生产基地,德州广播电视台、社会新闻部主任董国辉进行了三天的学习锻炼,他说,“深入到蔬菜大棚和蔬菜加工车间,帮助工人择菜、分菜,凌晨4点多钟就起床,跟着蔬菜配送车辆到城市社区、超市配菜。虽然很累但心情愉快。”实践锻炼结束后,许多群众拉着学员的手舍不得放开,有的还流下了热泪,此情此景再次印证,只要把心交给群众,群众就会回报爱和信任!
加强策划,丰富活动的载体和形式。“三在”学员的到来,犹如给平静的农村带来一股清新的风,他们的活力、知识、爱心,让农民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史成志在杨西川村建起了“儒学讲堂”,吸引了周围村里的群众听课,乡亲们说钱袋子鼓了,也要让脑袋丰富起来;市外宣办副科级秘书焦丽梅看到留守孩子一个人做作业,就组织女学员们做“临时妈妈”,接送孩子上下学、辅导孩子做作业、给孩子买礼物,孩子们从最初的羞涩到最后拉着她们的手不愿让她们走;德州日报专题部主任李玉梅,不辞辛苦,联系宁津县人民医院,与杨西川村结成帮扶对子,到村里来为乡亲们义诊;市艺术馆艺术指导姬春雪,组织杨西川的村民学跳广场舞,尽管已经是初冬,但杨西川的夜又热了起来。
更加贴近基层,感情更加深厚。每位学员都利用这难得的机会,摸实情、听实话,建良策,写出了一大批有温度有深度的精品佳作;还组织策划了一系列爱心帮扶活动,促进了农村困难和问题的解决。德州日报记者李玉梅﹑任立松﹑赵潇在杨西川村了解到,村里70多名老人出村就医非常不方便,“小病挨、大病抗”,状况令人担忧。他们采写了《老人,家门口看病难在哪儿?》,文章发表后,引起强烈反响。趁热打铁,德州日报社领导牵线搭桥,杨西川村老支书杨玉池到德城区于赵社区学习取经,决定借鉴其做法,建立杨西川村卫生室。在多方努力下,2014年12月6日,杨西川村卫生室正式揭牌开诊,留守老人实现了在家门口就医。
宣传文化系统先行,文明单位跟进,合奏出亲民为民交响曲 “三在”活动的红火开展,很快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注意,特别是各县市区和市直各部门主动联系,提出设立联系点和“三在”实践基地的要求,成为了一种崭新的工作模式。德城区把“三在”作为指导方针,进一步深化干部作风建设;禹城市把“三在”扩展成为“三在三同三问三送”活动,让干部与群众零距离接触、面对面沟通、心贴心交流,从而让干部受教育、群众得实惠。市卫生系统主动邀请记者深入到医院蹲点采访,刊发了一系列反映基层医务工作者辛苦奉献的文章,取得了良好宣传效果。
为进一步扩大活动覆盖面,今年4月份,“三在”活动突破了市直宣传文化系统,人员覆盖范围进一步扩大,把国家级、省级文明单位、专业作家以及省级新闻媒体驻德州工作人员纳入进来,共扩展到全市124家文明单位。扩面覆盖,带来的影响是巨大的,许多文明单位的干部职工第一次与农村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感到收获很大,受益匪浅,触及灵魂。
市驻京信访办副主任王子杰作为第23批“三在”活动学员,在夏津县郑保屯镇邢庄村进行了为期三天的实践锻炼,“我在走访中感觉到了村民的朴实、善良,也深刻体会到接地气的才是最真实的,只有说老百姓的话,办老百姓的事,老百姓才会认可你,与你交心、贴心。”王子杰感慨地说。市地税局基层工作科主任卢斌到“三在”齐河美东基地进行了学习锻炼,“我是第一次参加这样的活动,感受颇多。走进蔬菜大棚,亲手挖坑、栽苗,手上沾满土,脚下踩着泥,和农民一起劳动,心里感觉非常踏实,真切地感受到农民的辛苦,被他们脚踏实地,不辞劳苦的精神感染、带动。”
各文明单位纷纷结合“三在”活动,开展了多种多样的帮扶活动,进一步丰富了“三在”的形式和内容,受到了农民群众的欢迎。市文广新局每批学员到“三在”基地时,都要进行精心部署安排,并特别把有文艺特长的学员派下去,把文化和欢乐送到农民家门口。市文联高度重视“三在”工作,把驻村的过程当作一次难得的采风机会。市文联副主席刘新生说:“我们根据实际,在不少县市区建立了创作基地,不但组织文联机关的同志下基层,还组织各协会会员参加,扩大了覆盖面。”
接地气接出激情与干劲,催动干事创业热潮 通过“三在”活动,大家普遍感到,真正贴近了群众,走进了基层,触及了心灵,宗旨意识、服务意识得到了加强,干事创业、创新发展的劲头更足了。“三在”活动让干部和学员体验到基层艰辛,感受到社会进步,体会到群众的质朴,体察到百姓心声,发自内心想干事、干成事。
以作风促文风。下基层、接地气、抓活鱼,在与群众共同劳动生活中,宣传文化工作者敏锐地发现了许多感人细节,他们带着感情写作,带着感情调研,一篇篇具有真知灼见的调研报告、新闻作品,新鲜出炉,受到广泛好评。 2014年12月,市委宣传部对“三在”活动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单位、个人和优秀作品进行了隆重表彰,进一步激发了大家的荣誉感、自豪感。 2014年12月8日,副市长康志民就德州日报“蹲点杨西川之关注留守群体生活”系列报道作出批示,肯定了德州日报关注社会焦点难点、服务百姓的责任心。并要求相关部门认真对待农村留守老人就医难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妥善解决问题。
办实事,求实效。宣传文化单位把改文风与做实事结合起来,协调资源,帮助群众义诊、体检、寻亲、销售、建卫生室、创作书画等,业务得到促进,服务水平得到提高。各单位还做好自选动作,建立自己的联系点和体验基地,把“三在”活动不断推向深入。
把“三在”精神化作改革创新的动力,勇攀高峰。通过“三在”活动,各单位还找准了工作坐标,找到改革动力,他们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事业发展中,谋创新之举,谋改革之策,争一流、创佳绩。德州各新闻单位勇于解放思想,“走出去,请进来”,探讨媒体融合发展之路,打造了工作新亮点。德州日报构建了以德州新闻网、官方微博、官方微信、新闻APP“德州24小时”为支柱的新媒体矩阵,德州广播电视台“奏嘛”平台也成功上线。
创新,永远在路上 通过“三在”活动的创新实践,总结凝练出了以“融入、发现、创新、引领”为主要内容的“三在”精神,为“三在”活动的深入开展指明了正确方向,提供了科学指南。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单传海认为:“‘三在’发自媒体,给媒体带来新生。‘三在’不是一场运动,而是市委、市政府的一份苦心,是在为每一位宣传文化工作者补课;‘三在’不是一项任务,而是一种自我选择、一种回归;‘三在’不是一阵风,而是一种为民的情怀,它以沉淀的姿态出现,对社会责任、担当重新审视。”
2015年9月18日,市委宣传部召开“三在”活动座谈会,来自宣传文化系统的各单位、“三在”实践基地、市直文明单位的30多位代表参加,畅谈收获体会,提出意见建议。座谈会上,与会代表充分肯定了“三在”活动取得的成绩,认为应该长期抓下去,作为一个扎根基层、联系群众的品牌,精心呵护,形成更大实效。
“创新,永远在路上。今后‘三在’活动开展将吸纳总结一些好的意见建议,在增加实效性、针对性上下功夫。同时,加强对‘三在’活动成果的有效运用,以点带面,对调研过程中发现的共性问题,不再局限于某个基层联系点,而是着眼于全市范围的基层深入“三在”,为市委、市政府决策提供依据。”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梁希忠说。
□本报记者 杨德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