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当前位置:德周刊20150821期 >> 第01版:新闻
自从今年4月份开展“10+1”精准扶贫模式以来,庆云县扶贫工作成效初显——
找准“穷根”开对“药方”
作者:刘平本报

沃森农业扶贫产业园



  □本报记者 刘平本 报通讯员 王凡存 江超
  作为山东省扶贫开发重点县之一,庆云县一直将扶贫工作作为重点工作来抓。如何帮助贫困户摆脱贫困,该县不断进行探索。在新一轮扶贫开发中,该县因户制宜,探索出了“10+1”精准扶贫路子,制定扶贫规划和实施方案,确保精准帮扶到村到户。
  

从“漫灌”到“滴灌”


  现年61岁的朱士庆是庆云县尚堂镇朱家村人。体弱多病,无法干重活,让他的家庭陷入贫困。在朱家村325户村民中,像朱士庆一样的贫困户就有155户。而在整个庆云县,这一数字是10782户。
  实现全面小康,怎样才能做到“贫困群众一个也不掉队”?围绕贫困面有多大、贫困人口有多少、致贫的原因是什么、扶贫攻坚抓什么等问题,去年5月,庆云县启动了精准识别建档立卡工作,最终确定70个重点贫困村,共有贫困户10782户、贫困人口23385人。
  事实上,对于扶贫工作,该县一直没有放松,但经过多年的努力,仍有一部分群众生活在贫困的边缘。“过去扶贫是‘大水漫灌’,没有针对性。 ”该县扶贫办主任翟玉祥说,“以前的扶贫多数是以一个村为单位进行帮扶,把贫困户和不贫困户都包括在内,有些贫困户没有帮扶到,有些脱贫后还会返贫,扶贫效果很不理想。 ”
  通过建档立卡,贫困对象确定了,怎样才能真正帮扶到他们,让他们彻底摆脱贫困?在新一轮扶贫开发工作中,该县确定了“10+1”精准扶贫模式。 “10”即10条精准扶贫路子,包括党员干部帮包扶贫、壮大村集体经济扶贫、推进城乡建设扶贫等等;“1”即省、市、县三级第一书记驻村扶贫,建立以第一书记为主体的驻村帮扶工作长效机制,15名省直第一书记、9名市直第一书记和18名县直第一书记驻村入户调研情况,帮助贫困村加强组织建设、制定帮扶措施、谋划脱贫路径。
  今年以来,庆云县先后召开了7次常委扩大会议,对精准扶贫工作进行研究部署。 4月份,该县召开了包括县领导、各部门相关负责人、各村支部书记700多人在内的精准扶贫动员会议,成立了抓党建促精准扶贫领导小组,书记和县长亲自任组长,53个部门负责人参与组织领导,实行领导包、部门帮、企业扶“三位一体”帮扶。
  “县级领导下村入户,帮助贫困户分析致贫原因,并针对每户的不同情况制定出脱贫方案。这样有针对性的扶贫效果不言而喻。 ”翟玉祥说。
  

探出新路子


  对于朱士庆家的情况,刘向荣最有发言权。
  刘向荣是尚堂镇分管扶贫工作的副镇长,负责包括朱家村在内的4个贫困村。在县里制定了精准扶贫方案后,她的全部精力都放在了这项工作上。4个月时间里,她多次走访村里的贫困户,陪县领导了解各个贫困户的相关情况。 “每个家庭有几口人,有无劳动能力,有没有人得病,得的什么病,家庭收入来源是什么……”通过几次走访,对于每个贫困户的情况,刘向荣都了然于心。
  那么,贫困的群众想得到怎样的帮扶?他们有什么致富的好想法?刘向荣和村里多次召集这些群众倾听他们的心声,研究对策,“前后开会不下六七遍”。最终,对于朱家村的155户贫困户,县里充分尊重困难群众的意见,决定实施个性化扶贫。 “第一批帮扶对象有41户,其中6户养牛、3户养羊、3户发展电商、8户就近打工……”刘向荣说。
  朱士庆也选择了养牛,说起买牛这件事,他略显激动。原来,朱士庆早就有养牛的想法,但是一头牛1万多元钱的价格难住了他。 6月份,政府为他提供了5000元的扶持资金,自己又东拼西凑了几千元,在工作人员的陪同下把牛买了回来。
  与朱家村不同,东辛店镇南赵村则采取合作社的方式帮助群众脱贫。多年来,南赵村发展大棚蔬菜和葡萄种植,因此群众种植经验丰富。结合实际,该村租赁了群众废弃的蔬菜大棚发展葡萄种植,并且利用扶贫专项资金注册成立了果硕葡萄种植专业扶贫合作社,村里58户贫困户以扶贫资金入股,合作社盈利后,他们凭股份进行分红,参与葡萄管理的每月还能领到工资。
  “如果没有产业项目支撑,扶贫就相当于一句空话。 ”翟玉祥说,目前,县里通过吸纳扶贫资金入股,已发展相关合作社12家,涉及养殖、种植、加工等领域,有960户贫困户成为合作社成员。
  

双赢的举措


  在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方面,农业企业、农业大户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那么,如何激发他们的积极性,从而起到更好的扶贫带动作用,该县进行了一系列有益的探索。
  为了增强农业企业、农业大户的带动能力,该县探索出了金融扶贫新做法,为企业和大户提供贴息贷款。 “企业每带动一户贫困户脱贫,就可以多获得10万元的贴息贷款。 ”翟玉祥介绍,这一做法,既解决了企业的贷款难题,又激发了他们帮扶贫困户的积极性,可谓是双赢的举措。同时,为了取消银行的后顾之忧,政府向银行提供了300万元的风险金,以保证企业可以顺利从银行取得贷款。
  同时,为了增强贫困户的脱贫能力,该县还为贫困户提供无抵押无担保全贴息贷款,贫困户最高可无息贷款5万元,解决了贫困户的资金难题。
  政策刚一出台,就有70多家农业企业和大户提出了贷款申请。沃森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便是其中之一,该公司向庆云县农商行申请了600万元的贴息贷款。
  作为尚堂镇的龙头扶贫项目,沃森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在帮助贫困户脱贫方面起到了积极的带动作用。沃森公司是该县的重点农业扶贫项目,主要进行铁皮石斛、特色花草、彩色林木等高端产品的培育、种植和加工。
  该公司的二期项目中,尚堂镇的4个贫困村利用扶贫专项资金入股与其合作,流转了200亩土地,建设大棚种植铁皮石斛,吸纳了4个村的693户贫困户参与进来。9月份,该项目即可完工,届时,将会为附近贫困群众提供150个就业岗位。
  为了保障各个扶贫项目的顺利实施,该县还专门拨款为项目入了保险,以减少各种灾害带来的损失。 4月份以来,该县已投入专项扶贫资金400多万元,预计今年投入1000万元。
  “精准扶贫是民生建设的一桩大事,我们要倾注力量、心血、要素和智慧,找原因、找路子、找办法,帮助贫困户走出困境,决不搞任何花架子、不走形式,确保2018年底让2.3万贫困群众全部脱贫。 ”庆云县委书记侯有喜说。

更多>>  德周刊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找准“穷根”开对“药方”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1 版:新闻】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