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当前位置:德周刊20150814期 >> 第15版:汽车
中国新能源车“全球第一”的反思



  今年上半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增长2.5倍和2.4倍,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新能源汽车第一大市场。不过,“全球第一”的背后我们仍然面临着多方面的困难与挑战。

面临多重羁绊


  从新能源汽车目前绝对产量角度来看,仅占7‰的乘用车市场份额,其完全实现市场化还有待时日。下半年,我国新能源市场将面临比上半年更加复杂多变的局面。国内新能源车企将面临来自多方面的挑战,这还不包括新建纯电动汽车企业的影响。
  下半年对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冲击最大的当属丰田卡罗拉和雷凌双擎的上市。据估计,售价可能13万元起。如此低价位上市,对国内自主新能源车是个挑战。此外低速电动车对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影响也不容小觑。
  宏观经济形势仍面临下行压力,油价预期也难以大幅上涨。这对于车市而言,无疑是最大的利空,而这种利空自然会直接影响到新能源汽车市场的表现。
  汽车企业推动新能源汽车市场化的动力仍不足,不少车企之所以热衷新能源汽车是既可以迎合国家意识,同时还能拿到补贴,一举两得。事实上,目前真正以市场化为目的的汽车企业很少。特别是在当前整个汽车市场都低迷的情况之下,汽车企业更无暇顾及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而更多专注在如何提升传统动力汽车的产销上。

政策扶持难持久

  目前,新能源汽车从数据上看似产销两旺,然而这一切都是在中央、地方各项扶持政策的协同影响下取得,而并非来源于真正的消费市场需求。
  从今年6月1日起,北京市核发号牌的纯电动小客车不受工作日高峰时段区域限行措施限制。对于已经购置纯电动汽车的车主而言,无疑是一个好消息;而对那些有意新购纯电动汽车的准车主而言,该政策亦为其下定决心购车添了些许砝码。在当前摇号一签难求的传统汽车购买环境下,享尽政策利好的新能源车应该成为消费者的宠儿。
  但是,事实并非如此,在国家有关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继续践行退坡机制的大环境下,新能源汽车长期受制的行驶里程短、充电设施不便等劣势仍未获得明显改善,单纯依靠所谓“不受限行、限购”的政策“红利”是难以为继的。消费者还未产生自主购买新能源汽车的冲动,一直陷入买或者不买的纠结之中。

未来路在何方


   目前国内的新能源汽车发展现状是,除了几家比较务实的自主品牌车企真正下血本在搞研发,其他很多企业都是以糊弄为主,目的就是在政府补贴时分得一杯羹。这些企业中,有的是确实没有研发实力,而有的是不愿意高投入,希望躺在财政补贴上发展。
  由此看来,单纯靠政策推动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不会走得太远。显然,现在应该认真思考,当政策过后新能源汽车的未来之路应当如何继续走下去。
  首先,目前新能源汽车发展急需突破的问题,就是新能源汽车的定位。在纯电动车发展步履艰难的情况下,完全没有必要在一棵树上吊死,其实无论是混合动力、插电式电动车、燃料电池,甚至是非新能源但是能达到低排放的燃油车,只要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都应该一视同仁求发展。
  其次,发展新能源汽车,需要更多企业和资本的加入才能真正形成产业,单靠传统汽车企业还不够。目前,在新能源汽车行业门外,徘徊着数万亿的资本随时准备进入,这些资本有民营、有国有,只要放开管制,这些洪流一般的资本会在极短时间内打破僵局,将中国新能源汽车推上一个新的高度。
据《新民晚报》

更多>>  德周刊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中国新能源车“全球第一”的反思
  本文所在版面
【第 15 版:汽车】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