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当前位置:德周刊20150703期 >> 第16版:汽车
平行进口车销售普遍遇冷举步维艰



  上海自贸区平行进口车试点开业几个月来,未能实现“开门红”,17家企业的平行进口车订单数量不足100辆,而真实的交车数字仅有几十辆。而且这些车辆尚在运往洋山港途中,买家要“确认收货”,尚需时日。已被认可的平行进口车,为何普遍遇冷,何以举步维艰?

  诸多不足,平行进口车失去购买优势


  目前的平行进口车价格,并不比正规进口车经销商有明显的优势。前几年,平行进口车与中规版相比确实有很高的价格优势,但近两年随着我国反垄断调查和反腐工作的不断深入,进口车价格不得不被迫降价,中规车价与平行进口车的价格差距不断缩小。除少数平行进口车价格会比中规版便宜9%左右外,大部分车型的中规版和美规版的价格差仅有4%到6%左右,还有一些甚至和中规版只有千元左右的差别。
  除价格外,现在平行进口车最大的困难就是争取不到车源,尤其是热销的宝马X5、丰田普拉多2700、路虎揽胜等主流车。定单上有,但是抢不到货。特别是政策放开后,资金雄厚的大企业也开始进入,使得本来就不多的货源更为紧俏。据了解,目前平行进口车的配置有着很大的随意性,且没有统一的配置表和指导价,配置与国内版本还可能存在些许差异。
  尽管不少平行进口车经销商通过与第三方维修机构签署协议,保证销售车辆日后的售后服务。但即便如此,平行进口车售后服务仍然存在许多的“不确定”。比如,平行进口车经销商在试点时承诺推出的综合维修中心,迟迟没有正式营业;售后维修保养虽可以到4S店,但在4S店,平行进口车的待遇并不等于国产车和“进口车”。与此同时,由于平行进口车多为从中东、北美地区进口的车型。一些车型如果遇到厂家针对进口地车型的召回,国内消费者也很难享受到厂家的召回服务。

  政策受阻,平行进口车销售雪上加霜


  尽管遭遇困境,国内汽车平行进口车业务一直在推进过程中。继5月上海首开平行进口汽车业务后,广东自贸区、天津自贸区也先后加入试点。但在平行进口汽车试点多地开花之际,突遇政策拦路虎。近日国家工信部、发改委、商务部、海关总署和质检总局五部门通知,从6月1日起,经销企业在核算年度内所进口的汽车时,如果达不到平均燃料消耗量6.9升/100公里以下的标准,不再新增小3C证(未经厂商授权的强制性产品认证)的车型,原有车型额度用完也不再新增小3C证。
  不同于汽车生产企业,平行进口汽车公司进口的几乎都是大排量、高油耗的汽车,不可能做到平均燃料消耗量6.9升/100公里以下。不发小3C证,相当于封杀了经销商的主要进口渠道。按照这个规定,要么减少小3C证的进口量,要么只能进口小排量汽车,或电动车,但这些车型竞争激烈,平行进口车不会有价格优势。
  应该说,政策的初衷是鼓励节能减排,但平行进口汽车可能被政策“误伤”,希望最终相关部委在执行层面能给平行进口汽车开一道口子,不要给现销售已举步维艰的平行进口汽车业务雪上加霜了。
据《新民晚报》

更多>>  德周刊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平行进口车销售普遍遇冷举步维艰
  本文所在版面
【第 16 版:汽车】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