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1942年腊月十二,日军集结8000余人,向平禹地区扑来,老八路张义海回忆——
“铁壁合围”中劫后余生
作者:王倩倩本报



  □本报记者 王倩倩 本报通讯员 李月聂 跃民

  老兵档案
  姓名:张义海
  年龄:89岁
  民族:汉族
  籍贯:禹城市辛店镇张集村
  所在部队:渤海军区二军分区
  担任职务:通讯员
  在临邑县福源小区,记者见到抗战老兵张义海时,他正在女儿的搀扶下练习走路,由于年迈及战争年代留下的旧伤,他的双腿行动不便,只能依靠两只拐杖行走。
  “过去太久了,我也年纪大了,有些事都记不清了。”见到记者,张义海不住地表达着因自己年事已高,很多细节难以还原的遗憾,在他心里,那段艰难的抗战岁月绝不能被遗忘。
  今年 89岁的张义海,是禹城市辛店镇张集村人。1942年,抗日战争进行到最艰苦的时刻,张义海参了军,成为一名通讯员,穿梭在火线上,为部队传递情报、传送信件。
  从1941年开始,日寇采取拉网战术 “铁壁合围”,扫荡抗日根据地,疯狂程度达到了极点。张义海参军不久,就遭遇了发生在平禹地区的一次 “铁壁合围”。那一次,八路军伤亡惨重,张义海在乡亲和家人的掩护下侥幸逃脱。
  1944年,张义海随部队南下,相继参加了攻打济南等地的战役,并投入到解放战争之中。朝鲜战争爆发后,张义海又随部队渡过鸭绿江,参加了抗美援朝。在朝鲜,他与到军中探望的未婚妻结了婚,并有了大儿子。直到1958年,阔别家乡14年之久的张义海才回到禹城。
  回乡后,张义海担任过多年的村干部,带领乡亲们治河修路。如今,老人与女儿生活在一起,安度晚年。在儿女们眼里,从战争的硝烟中成长起来的父亲,性格刚正耿直,笔直的脊梁从未弯过。
  小时候,虽然家里穷,可父亲还是送我上了学,但书没能读两年,日本鬼子就来了。

  

冒险当八路

  从此,安稳日子没了,鬼子三天两头来抢钱、抢粮,一些依附鬼子的土匪、村霸也时不时地来祸害人,乡亲们没了活路。
  村里一些年龄大些的青年都参加了一个秘密的工作队,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得知他们是八路,是打鬼子的,于是也有了当兵的想法。
  外有鬼子三天两头的扫荡,内有国民党军队大大小小的 “磨擦”,八路军处境困难,当八路意味着要冒很大风险,我的想法遭到了家里人反对。那时有这么一个说法:“八路军不可当,破鞋破袜破军装,打铺盖来喝菜汤,背着一把盒子枪,三粒子弹打不响。 ”
  可倔强的我还是背着家里人,偷偷报了名。看我年龄小,部队安排我做通讯员,任务就是传递消息。
  敌人经常扫荡,见到八路军就抓,我们白天只能躲起来,高粱地、坟岗子、窑洞,哪里人烟稀少就往哪里钻,因为怕暴露目标,不敢煮饭,只能吃些干粮。晚上,我们就活跃了,到各个村里动员乡亲们抗日,或者偷袭鬼子。
  

亲历“铁壁合围”

  从1941年开始,日军就经常张开大网,进行梳篦式的“铁壁合围”,企图消灭八路军,控制冀鲁地区。
  1942年腊月十二,我刚参军不久,就遭遇了德州抗战史上最惨烈的一次“铁壁合围”。那一次,日军集结8000余人,形成一张密不透风的大网,向平禹地区扑来。
  当时,由于我是通讯员,没有穿军装,又是新兵,八路军武器紧缺,也还没配枪,敌人以为是普通老百姓,就把我当成壮丁抓了起来,赶着我和乡亲们向辛集的据点走。
  走到我姥姥家所在的村子,一个表哥看见了我,趁押解我们的伪军不注意,摆摆手示意我过去。我俩偷偷滚到一旁的道沟里,等敌人走远后,顺着沟偷偷回了家,躲过一劫。
  那一战,八路军伤亡惨重,日本鬼子把我抗日军民追赶到张士府、胡家窑、小胡村附近,架起机枪猛烈地射击,许多战友倒下去,鲜血染红了枯草,染红了沟壕,染红了胡家窑洼。
  

缴获鬼子两辆汽车

  鬼子的疯狂行为,并没有吓退英勇的抗日军民,反而促使我们看清形势,加快了反扫荡的速度。平禹地区遍布的大大小小的据点,成为我们消灭鬼子嚣张气焰的目标。
  那时候,距离辛店不远的辛集村,就驻有鬼子的部队,还网罗了一大批伪军,周围的村庄没少被他们洗劫,我们决定拔除这个据点。
  通过做在据点里干活的乡亲们的工作,我们掌握了里边的详细情况,并制定了周密的计划。趁着夜色,我们偷偷摸进鬼子据点,里边的很多敌人还没反应过来,就被我们下了枪,等鬼子队长明白过来的时候,据点早已被我们占领了。
  拿下这个据点,我们缴获了不少装备武器,尤其是里边的两辆汽车,在当时非常难得。遗憾的是,由于当时条件太过艰苦,八路军连汽油都搞不到,这两辆汽车只能烧掉。
  我们把剩下的武器装到马车上,盖上棉被,偷偷地运了出去。事实上,八路军的很多装备都是缴获得来的,记得一开始,发给我的是一把破筒子枪,打了几场胜仗后,就换成了三八大盖。

更多>>  德周刊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铁壁合围”中劫后余生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6 版:街巷边】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