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日报小记者中心组织沙王小学学生参加交通安全知识培训。曹清摄
尽管从社会到学校,再到家庭,时时处处都在关注学生的安全,但是,每年仍有不少孩子受到来自各方面的伤害。怎样才能更好地保障他们的安全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中小学生:身边隐患多
2月6日,临邑县翟家乡后党村一名10岁少年溺水身亡,2月16日,夏津县一名15岁少年因交通事故意外身亡……溺亡、交通事故已成为威胁中小学生生命安全的 “杀手”。
据统计,全国每年有6万多名青少年因为意外事故而死亡,其中,因为溺水身亡的人数占到了首位;我国每年死于交通事故的人数超过10万人,其中中小学生占死亡人数的三成左右。
据德州市120急救调度指挥中心工作人员介绍,仅今年1月份,急救中心共接到青少年溺水报警7起。据工作人员统计,在14岁以下的少年儿童多发的疾病中,外伤排在了第一位。
此外,近年来,学校周边的“五毛零食”的质量问题频繁地诉诸报端,中小学生食品安全问题也引起人们的关注。日前,山东省食药监局对“五毛零食”展开专项监督抽检,149个批次样品的合格率仅为88.6%。
学校:将安全教育融入日常生活
“上学期我们请了交警和学生们进行交通安全方面的趣味互动,这学期主要对学生进行食品安全教育。 ”黎明小学辅导员钟华告诉记者,每个学期学校都会开展不同主题的安全教育。
在德州实验小学,每个月都会组织学生进行一次安全疏散演练;此外,实验小学还开发了20多种有关安全方面的课程,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
除此之外,把安全教育融入到日常生活中,成为每个学校都在做的事情。许多学校通过校园广播、宣传栏等方式,让学生时时刻刻接触到安全方面的教育。
“学生的安全教育不应仅仅局限在学校,校外安全更需要引起家长们的关注。”德开小学一位老师认为,一些家长骑电动车乱闯红灯等行为也对孩子的安全造成了威胁。“家长应该从自身做起,为孩子们做表率。 ”这位老师告诉记者。
教育部门:学校家庭社会需共同努力
学校是中小学生主要的活动场所,由于中小学生缺乏自我保护能力,学校的安全保护工作至关重要。在市教育局制定的 《德州市2015年学校安全工作计划》,把交通、防溺水、消防、饮食卫生等方面列入学校安全管理的重点。市教育局要求学校搞好安全宣传教育和实践活动,并将安全疏散演练常态化,固定班级的疏散路线,培养学生良好的行走习惯,落实“每月一主题,每月一演练”制度,提高广大师生安全意识,培养学生的自救自护能力。
去年8月份,我市出台了《学校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教育五年规划(2014-2018)》。五年规划期间,教育行政部门将会同公安交警部门共同建立学校道路安全宣传教育长效工作机制,指导中小学校和幼儿园建立健全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工作制度,建立幼儿园、小学、初中完整的道路交通安全教育体系,将学校开展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情况纳入学校考评,使在校中小学生接受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教育率达100%。
市教育局相关工作人员认为,学生安全教育,需学校家庭社会齐发力,构建立体化的学生安全防护网。为此,市教育局要求学校与家长签订发放《家校学生安全公约》、《防溺水告知书》、《交通安全告知书》,明确学校、家庭、学生的安全责任,从而消除学生安全管理的盲区,提高学生家长和监护人的责任意识,切实保障中小学生的安全。
□本报记者 刘平 本报通讯员 郭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