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历
陈明明,1950年生,祖籍夏津。 1977年北京外国语学院英语系毕业,1981年美国Fletcher School of Law andDiplomacy获硕士学位。
1977年到外交部工作,1980年-1987年在翻译室工作,任副处长,为邓小平等领导人担任口译。1987年-1990年在中国驻美使馆任一秘,大使秘书。 1990年-2001年在外交部美大司任美国处副处长、处长,主管美国的副司长。 2001年-2005年任中国驻新西兰大使,2005年-2008年任外交部翻译室主任,担任党和国家领导人重要讲话稿定稿。 2008年-2011年3月任中国驻瑞典大使。
现为中国亚洲合作对话高官,外交部外语专家、公共外交顾问,中国翻译协会副会长,全国翻译系列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外文局翻译专业资格考评中心特约专家,中央编译局特约定稿专家,北京市外语顾问,上海交通大学、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山东曲阜师范大学等大学客座教授。 《中国翻译》、《英语世界》编辑委员会成员,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基金会研究员。
3月15日,一年一度的全国两会落幕,期间,翻译们的精彩发挥再次赢得各方喝彩:“说走就走的旅行”“朋友圈”“任性”“铁帽子王”等等高难度词汇,被翻译们一一轻松搞定。
许多人有所不知,这些翻译大多数来自外交部翻译室,而本期采访嘉宾——外交部外语专家陈明明就曾担任外交部翻译室主任,成功组织领导了多次两会翻译。至今,还担当着党和国家领导人重要讲话稿的定稿任务,包括十八大政治报告、2012年至今年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以及国家主席习近平和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出访的有关稿件定稿;此外,习近平在北京APEC上的讲话以及会议有关文件的翻译工作也是陈明明完成的;近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英文版风靡海外,而其中也凝结着陈明明的心血。
能出色地完成一系列高难度任务,与陈明明长期从事外事工作是分不开的:陈明明27岁即进入外交部,曾担任邓小平、胡耀邦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翻译,此后,又历任中国驻美使馆大使秘书、中国驻新西兰大使、外交部翻译室主任、中国驻瑞典大使等。
这些经历,让他积淀了深厚的英文功底和处理外事的经验,渐渐成长为一名出色的翻译家、外交家:他担任中国驻美使馆大使秘书时,正值中美关系的最低谷期,艰难时刻,陈明明协助大使不但维持了和平局面,还有力促进了两国关系的长足发展;担任驻新西兰大使期间,在他的倡议和推动下,中新签署了自贸协定,实现了中国与西方发达国家签署自贸协定的零的突破,也让中国一度超越澳大利亚成为其第一大出口市场和第一大进口来源地;担任驻瑞典大使期间,他力排众议,成为吉利收购沃尔沃的有力支持者,让这一“蛇吞象”的民族工业壮举载入史册,改写了中国汽车没有独立豪华车品牌与核心技术的历史。
对英语的痴迷让他步入外事生涯
今年65岁的陈明明,老家是夏津。父亲陈达是晋冀鲁豫边区赫赫有名的抗日英雄,1938年参加革命,曾担任夏津县第一任县委书记。陈达有个绰号叫 “陈铁脖子”,关于这个绰号,还有一段传奇的经历。有一次,陈达与战友不幸被俘,穷凶极恶的日本人下了毒手,不少战友被砍死在日本人的屠刀之下,陈达是最后一个。但轮到他时,日本人的手腕已经累麻了,砍下去两刀,愣是没有砍死陈达,只在脖子上留了两个疤,“陈铁脖子”的绰号就此传开了。
后来,陈达去了延安,并以党代表的身份参加了党的第七次代表大会。抗日战争结束后,陈达被派往黑龙江,后来调至鞍山,而陈明明的出生地就在鞍山。
不久,父亲又被调回哈尔滨,担任哈尔滨市委组织部长,陈明明就是在哈尔滨长大的。
据陈明明的同学回忆,文革前,陈明明在学校学习就非常优秀,那时的他,身材修长,长圆脸,戴着一副眼镜,总是穿着一身蓝色学生装,显得温文尔雅、文质彬彬。
在同学的印象中,陈明明为人谦和善良,处事理智冷静,而且善于思考。 1966年6月,文化大革命开始,“造反”成了一种风气,许多大学生带头造省委的反,陈明明所在的学校里还开展了 “省委是不是革命”的大辩论,一些学生言辞激烈地喊着造省委的反,这时陈明明站了出来,并做了“省委是革命”的发言,他的话有理有据、条理分明,展现出了难得的勇气和聪慧。
好学,是陈明明留给同学的另一个印象。 1968年5月,陈明明被分到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七团参加屯垦戍边,1972年,不幸染上出血热,高烧不退,十分危险。父母闻讯之后,马上将他转到哈市医院抢救,才转危为安。
即便在家养病,陈明明却不虚度光阴,他尤其喜欢英语,通过阅读英文小说,他了解到许多同龄人所看不到的信息,这满足了他对知识的渴求。而他学起英语来,更是废寝忘食,据同学回忆,去探望他的时候,看到他的床上、桌子上堆满了英语书和借来的英语磁带,为了练好听力,他不惜花大价钱买来一台老式录音机,不停地练习英语发音。
皇天不负有心人。 1973年,北京外国语大学 (当时的北京外国语学院)到兵团招生,英文系有一个名额。彼时大部分学生学习俄语,只有极少数学校教英语,恰巧陈明明学的就是英语,他很顺利地就进入了北京外国语大学。
进入大学,陈明明对英语的兴趣丝毫没有减弱。那一年,高考生中出现了“白卷书生”张铁生,读书无用论甚嚣尘上。谁不关心政治只钻研本职业务是要被戴上“白专”的帽子的,还要受到批判。
陈明明却不以为意,为了多读一些书,他常常是别人午休时,自己却一头扎在图书馆里读书。很快,有些同学开始看不惯了,以“白专”的罪名将他告到了系领导那里,幸好系里的领导很开明,并没有给陈明明施加压力。
这样,勤奋给他创造了第二次机会。 1977年,外交部去学校选拔人才,陈明明以优异的表现被外交部选中,从此开始了精彩的外事人生。
为邓小平、胡耀邦等领导人作翻译
在外交部,陈明明进入翻译室,起初从事翻译工作,并参与了中英香港问题谈判、《基本法》《中英联合声明》的笔译。
而此期间,他还为邓小平、胡耀邦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担任口译,两位领导人风格迥异,给陈明明留下了深刻印象。
“邓小平的特点是头脑清楚、反应敏捷、非常务实。 ”陈明明告诉记者。
1985年,马来西亚前总理马哈蒂尔访华,交谈中不时为中国与马来西亚共产党的关系担忧,担心中国会支持意图推翻政府的马共。邓小平当即表态,中国不对外输出革命,而是要发展与各国的友好关系。这种鲜明的态度打消了马哈蒂尔的疑虑,同年,马共解除武装,马来西亚随即宣布解除马来西亚人民访华的各项限制,从此,开启了中马两国人民更为频密的互访,为双边经贸关系形成多层次、多领域、多形式的互利合作格局奠定了基础。 “邓小平的理念非常清楚、坚定,一要改革开放,二要务实,三要不搞极左。 ”陈明明说。
大家都知道,邓小平是四川人,那么四川口音会不会影响翻译?陈明明告诉记者,口音影响并不大,一则邓小平口音不是太重,而且咬字很清楚;二来邓小平从来不讲套话,都是一些很短却很生动的话语。
胡耀邦给陈明明的印象是思想浪漫、思维活跃。跟随胡耀邦出访英国时,陈明明凭借机智的表现,还为胡耀邦避开了一次尴尬。胡耀邦在英国参观了莎士比亚的故居,欢迎午宴上,胡耀邦发言中有一句口误,他说:“莎士比亚曾经说过,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熟悉西方文学的人知道,这句话并非出自莎士比亚而是雪莱。意识到这一点,时任外交部新闻司司长的李肇星很着急,不断跟陈明明使眼色,陈明明心领神会,机智地翻译成:“有一位英国诗人说过,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从而巧妙地避免了一场尴尬。
一篇演讲稿创造了“外交演说典范”
1987年,陈明明被派往美国,担任中国驻美使馆一秘,后来升任大使秘书。
(下转3版)
□本报记者 梁希东 任立松 实习生 梁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