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大刀记》明日将首映,作为宁津人写的宁津事儿,其上映将为宁津县的文化发展及文化产业建设带来新的机遇。
明天是 “1月17日”——在宁津县委常委、宣传部长时磊的台历上,这个日期很久之前就被标记出来了——这天晚上 7:30分, 57集大型史诗电视连续剧《大刀记》将在山东卫视及黑龙江卫视同步首映,为了这一天,时磊已期待了半年之久。
满怀期待的自然不止时磊一人。作为宁津县走出的全国知名作家,郭澄清及其作品影响了几代人,其代表作长篇小说 《大刀记》更是先后发行400万套,改编的连环画发行3000万套,改编的评书在全国20多家省级电台连播,改编的同名电影火爆荧屏……如今, 《大刀记》改编的同名电视剧即将上映, “大刀记”与 “大刀精神”成为弥漫在空气中的热词和街头巷尾的谈资,穿越几十年时空的激情与呐喊让所有宁津人、德州人满怀期待并为之热血沸腾;同时,也为这片土地的文化及文化产业建设带来崭新的机遇。
穿越时空的生命力
自2011年夏天起,郭澄清与 《大刀记》几乎成为高艳国工作之余最重要的事。身为市社科联副主席、市作协副主席的他,与另一位德州作家黄书恺一起,耗时3年多,遍走郭澄清生前工作与生活的地方,采访了数十位与郭澄清及 《大刀记》有交集的人,搜集查阅了大量资料,完成了国内首部研究郭澄清的专著《风雨大刀魂》。
在高艳国看来,郭澄清是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作家,其作品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由于时代原因,郭澄清及其作品并没有获得与之相匹配的评价与地位。 “但时间是唯一公正的读者。如今,电视剧 《大刀记》的上映,充分证明了郭澄清作品的艺术生命力和感染力是强大的,是可以穿越时空的。”
黄书恺则在 《风雨大刀魂》中写道: “郭澄清的文字中涌动的是鲁西北平原上人民的血,他文字的底色是鲁北平原上高粱、玉米、小麦、谷子、地瓜、棉花的颜色,他文字中的韵律是鲁西北平原上的人民、植物、动物、平原深处祖先魂魄的声音。”
对于宁津这片土地,郭澄清无疑是符号式的。
随着对郭澄清研究的深入,高艳国对其敬佩之情也日益深刻。“最让我感动的是,郭澄清虽在省文化厅居要职,但他的心不曾离开过老家这片黄土地,不曾离开过人民群众,这也是其作品语言清新、刻画生动的重要原因。这对当下的文艺工作者是很有启发意义的,这让我想到正如火如荼进行的 ‘三在’活动,对于文艺工作者来说,只有这样才能创作出贴民心、接地气的作品。”
擎起“大刀精神”这面旗
看到 《大刀记》电视剧即将上映,郭澄清的儿子郭洪志倍感欣慰。这些年来,繁忙的工作之余,郭洪志花费了大量精力搜集《大刀记》的各种版本、连环画、影视资料、照片等,并于2010年将百余件珍贵资料赠予宁津大刀记博物馆。
郭洪志坦言,单就文学性而言, 《大刀记》是成功的,但作品中蕴含的精神,仍需进一步发掘。
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单传海曾表示: “《大刀记》和 ‘大刀精神’是怀揣在德州人民、宁津人民心中的一团火。”高艳国认为: “大刀是一种精神的具象符号,这种精神来自于这方水土养育的人民。”而 “大刀精神”则被有关专家诠释为 “敢于担当、勇敢智慧、正气爱国、团结奋进”。
对此,郭洪志表示赞同。他认为, “大刀精神”源自宁津,它是宁津人、德州人精神面貌的一种体现,更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大刀精神”源于那个战争年代,但在今天仍有重要意义,经济建设的实践也可以比作一场战争,在这场战争中,我们仍需要自信、自强、团结、奋进,仍需要在 “大刀精神”中汲取动力, “所以我们一定要擎起 ‘大刀精神’这面大旗”。
时磊则结合当前工作得出了新的理解,她告诉记者, 《大刀记》中蕴含了 “群众是真正的铜墙铁壁”的内涵,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会让广大党员干部也备受教育与鼓舞。另外, “大刀精神”能够引导群众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充分表达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念意志。
“很多人认为,鲁西北地区是落后地区,经济落后,文化也落后。但现在,我们的经济水平日新月异,我们的文化也要蒸蒸日上, 《大刀记》开播,对我们而言就是摘下 ‘文化落后’帽子的一个好机会,电视剧这种形式,对群众的影响是很广泛的,以后我们身在他乡的游子提起家乡时,完全可以骄傲地说:我来自 《大刀记》的故乡。”郭洪志说。
综合开发的良好契机
莫言作品及电视剧 《红高粱》的成功火了高密东北乡的那片高粱地,文化产业园、影视旅游都办得风生水起。
作为宁津人写的宁津事儿,电视剧 《大刀记》拍摄过程中更是融入了宁津的杂技、蟋蟀、美食、剪纸、弹鼓舞、哈哈腔等文化元素,使宁津特色的文化资源以光影结合的方式呈现给全国观众。可以说,电视剧 《大刀记》的上映无疑是宁津文化产业发展的良好契机。
对此,山东省社科院文化所所长、研究员涂可国建议,应对《大刀记》及其相关产品进行综合开发, “首先就是影视旅游业,放眼国内,在热门影视剧拍摄地发展旅游业是很有效的一个手段;其次是演艺产业,电视剧火了,可以再将它搬上舞台、大荧幕;另外还有周边产品的开发,如主题工艺制品、纪念品等。”
高艳国则建议对郭澄清故居进行修复,另外将 “郭澄清作品研讨会” “郭澄清小说奖”等纳入常态化轨道,形成持续性的品牌影响力。
而宁津县正围绕 《大刀记》的综合开发做出努力。据时磊介绍,现有的大刀记博物馆藏品正在不断丰富,在 《大刀记》取景地柴胡店镇,镇政府投资460多万元、占地32亩的 《大刀记》文化主题公园也正在修建。
“对于宁津来说, 《大刀记》作为独具特色且不可复制的先天资源为宁津打造文化品牌打下了得天厚独的基础优势。虽然说历史文化资源是祖先们留给后人的一个巨大舞台,但是关键在于如何激活文化资源,形成文化产业的完整链条,辐射带动 ‘亚文化产业’,进行资本运作和资产运作,转化为在市场上流通的商品,最后变成利润,实现文化资源保值、增值的宏伟命题,从而带动我县文化产业的发展,依靠创意和技术创新,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时磊说。
□本报记者 张晓航 本报通讯员 王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