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武(中)与本报记者合影
个人简历
张文武,字松山,大学文化,1951年生,山东武城县人。
自1977年后,历任乡镇新闻通讯员、文书、代理团委书记,《中国乡镇企业报》《人民日报》《红旗》杂志的特约记者和通讯员,省委机关报的专业记者,县、地区乡镇企业局秘书,县委办、地委办秘书、科长,地级威海市委研究室副主任,威海市打击走私办主任,威海市政府副秘书长兼史志办主任,法制局长、法制办主任,市行政审批中心管理办公室主任,威海市市政府副秘书长兼市政府办公室主任,威海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党组成员、秘书长,山东大学威海校区兼职教授等职。 2013年退休。
本期“德行天下·天南地北德州人”栏目的采访嘉宾是威海市人大常委会原秘书长张文武先生。说起张先生,记者与他还颇有渊源——这得从一本书说起。去年冬天,记者从家人手中得到一本书,名为《活秘书》,翻阅之后发觉,这本书文笔优美、语言生动,深入浅出地描述讲解了文秘工作,是一本不可多得的“文秘百科全书”,后来才得知这本书竟为老乡所著,更是心怀敬意。
前几日,得知张先生要回乡省亲,记者立即与之取得联系。得知家乡人要采访,张先生欣然允应。 10月27日上午,记者见到张先生时,他正在整理一个“被访提纲”,密密麻麻3页纸,足见其认真严谨的工作作风。而后,张先生用家乡话向记者讲述了他的人生故事。
被坎坷定义的童年
1951年,张文武出生于运河边的一个乡村——武城县鲁权屯镇北甘泉村。张文武幼时,家境十分贫寒,上有父亲常年卧病,母亲双目失明,下有两个弟弟一个妹妹嗷嗷待哺,家庭的重担过早地落在了张文武的身上。
做饭、拾柴、割草、到运河码头捡煤核,成了年仅6岁的张文武每天必做的“功课”。此外,每天还要为父亲抓药、熬药。有一年冬天,张文武要到运河对面的故城县城为父亲抓药,因为看河面结起了冰,年龄小还不懂得危险的张文武就直接踩着冰面想要跨过运河,不曾想河面还没冻结实,他一下掉进冰冷的运河里,被路过的村民救起时就已经没有了呼吸,几经抢救才捡回了一条命。
辛苦些不要紧,对那个年代的人来说,填饱肚子才是最要紧的。为了全家人能够有口饭吃,张文武曾去工地当小工,去砖厂做出窑小工。最困难的时候,张文武连续3个冬天带着弟弟妹妹靠乞讨过活。
然而,残酷的生活并未让张文武的心灵蒙尘,反而激发了他战胜贫困的欲望。 “唯有通过学习才能改变命运。 ”——这句话成为他的座右铭。当时村里有个老先生毛笔字写得很好,张文武就每天晚上去老先生家为他铺宣纸、研墨,为的就是能够站在一旁边看边学,有时还能学着写两笔。“那时候上学写字都用石板,写毛笔字根本就是件很奢侈的事。 ”正是得益于那时的经历,张文武写得一手好字。
学生时代,张文武最大的爱好是写作,11岁时开始写诗歌,12岁就在《中国少年报》上发表了第一首诗歌,14岁在《中国青年报》上发表散文、通讯。 “记得有一次发表了一篇文章,发了42块钱的稿费,全家人都高兴得不得了,跟过年似的,母亲还破天荒地给我买了套新衣服。”也正是这些经历,让张文武更加坚定了靠学习改变命运的决心。
用笔扩宽人生轨迹
1966年,文革爆发,对于张文武这般想用知识改变命运的青年而言,这无疑是场劫难。正在故城一中读高一的张文武不得不中止了学业。
学业无法继续,参军成为改变命运的另一条出路。可个头不足一米五,体重不到48公斤的身体条件,成了张文武参军路上的拦路虎。“那时候参军要求体重必须达到50公斤以上,报名当天我喝了两大碗水,但体重还是不达标。 ”正要心灰意冷时,转折出现了——张文武一手漂亮的钢笔字吸引了部队方面的注意,因此被破格招募! “知识改变命运,付出总有回报”的真理第一次在他人生中闪光!
1970年,张文武第一次离开家乡,来到部队服役。他的第一站是炊事班,班长见张文武又黑又瘦,就给安排了个最不起眼的差事——放驴、养猪。就是这样一份工作,张文武却是分外珍惜,“吃得好,穿得好,没理由干不好”。在部队,张文武不再为吃饭穿衣问题发愁,工作之余便一门心思放在了写作上,晚上站岗回来就趴在床上爬格子。
幸运的是,没过多久,那条真理又“显灵”了。那一天,上级领导来视察,无意间看到了张文武办的黑板报,不但字迹工整,内容也很新颖有想法。接着,张文武被调往文书岗位,新岗位无疑为他提供了一个更为广阔的发展平台。靠着手中的笔,张文武陆续在 《人民日报》《解放军报》等报刊发表了多篇文章,他的写作才能得到了进一步施展,同时也引起了领导的重视。之后,张文武被调往政治部工作,到军区学习,接受《解放军报》的培训,最终成为部队里的新闻工作者。
1977年,张文武从部队转业回到家乡,第一份工作是乡镇农民报道员。那时候,县里“小喇叭”中的广播稿出自张文武之手的占相当的比例,他还根据农村现实情况结合国家政策,在《大众日报》刊发了很多调查报告及言论性文章,《讲政策也要讲科学》《不浇大锅水也不能毁沟渠》等都是那段时间创作的在省内外较有影响的新闻作品。此外,张文武还为周边村撰写村志,当时鲁权屯有29个自然村,其中近20个村的村志都是由张文武起草和整理的。
因文笔出色,20世纪80年代初,张文武被调往地区乡镇企业局帮忙。虽仍然头顶农民的身份,但从农村步入地区这个大舞台,张文武仍觉兴奋,浑身有着使不完的劲儿。搞调查、做调研,当时德州地区共257个乡镇,他自己拎着包走过了其中的213个,用他自己的话说,“只有深入基层,才能为地区服好务”。当年,他在《大众日报》的头条位置就刊发了4篇重头稿件。
凭借勤奋的工作与出色的文笔,张文武再次为自己争取到了机会,时任德州地委副书记吴振齐以及地委副秘书长莫振奎、地区乡镇企业局长蔺善宝、郭书勤、王嘉齐等人发现了张文武,并先后将其推荐到县、地乡镇企业局及地委政党办公室帮忙。 1983、1984连续两年,张文武以一个农民的身份参与撰写了德州地委主要负责同志在德州地区经济会议上的讲话报告。
完成本职工作之余,张文武同时兼任 《人民日报》《红旗》《大众日报》等重要报刊杂志的通讯员,以及《中国乡镇企业报》的特约记者,彼时张文武已在业界小有名气。随后,他出色的写作才能被大众日报社看中,张文武开启了职业记者的生涯。
从12岁时发表第一篇诗歌,到成为一名职业记者,这条路张文武走了整整22年。“写作是我的兴趣,也正是兴趣牵引了我生存的方向,拓宽了我人生的轨迹,让我有了后来更广阔的发展平台。 ”谈及这段过往,张文武不住地感慨。
实干做活秘书工作
1988年,威海成为地级市的第二年,大众日报社在威海成立记者站,张文武被调往威海记者站工作。威海,对他而言又是一个全新的天地。下基层、采访、调研,张文武很快投入到工作中,陆续刊发了多篇重头稿件,在当地颇有影响。
因工作出色,仕途开始向张文武敞开。他先是被调往威海市委研究室担任副主任,后来又历任打击走私办公室主任,威海市政府副秘书长兼市打击走私办公室主任、史志办主任,法制局长、法制办主任,威海市政府办公室副秘书长兼市政府办公室主任,威海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党组成员、秘书长,直至2013年退休。 (下转3版)
□本报记者尹晓燕张晓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