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绪二十八年(1902)军屯图
载有 “秋防德州营右部二司把总百户胡臣夏、泥水匠韩都儿、王奴婢”的修墙刻石。
明清两代,南运河德州段一直活跃着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每年都有半年的时间,或到山海关一带的长城上戌边,或到运河沿线为朝廷运粮,或到德州城里站岗护仓,战时还要开赴前线为国家而战;他们子承父业,并世代相继。
这个群体属于德州的两个卫所,德州也因此留下了德左二卫的军屯遗址。
出于战略目的,明初设德左二卫
朱元璋推翻蒙古人建立的元朝,建立明政权。丧失中原统治权的蒙古贵族并没有被完全消灭,而是逃回了世代居住的内蒙大草原,史称北元势力,继续与明王朝对立,于是朱元璋把对付北元势力作为整个国家军事战略的重中之重。
洪武元年(1368),明朝在山东、河北交界处的德州设立守御千户所,常驻军队 1000余人。洪武九年(1376),德州守御千户所改为德州卫,德州成为山东境内设卫最早的地方,驻军人数增加到3000多人。德州卫设前、后、左、右、中、中左6个千户所,有边军2598名,城操80名,运军500名,屯田309顷74亩。
朱棣于永乐五年(1407)增设德州左卫。领边军 2996名,城操273名,运军501名,屯田397顷63亩。此时,德州的驻军人数名义上达到 1.12万人,实际也超过7000人,使德州成为山东设卫和驻军最多的地方。
明初设卫的原则是,在要害之地,1府设所,2府设卫。德州当时只是济南府下的一个州,按标准是没资格设卫的,但德州却设了两个卫,说明统治者对德州军事战略地位的重视。为了跟永乐年间设立的德州左卫相区别,后人将洪武年间设立的德州卫称作德州正卫。
德左二卫的屯田,范围主要包括散落于沿运河的山东、直隶两省的13州县,即自上游的临清、夏津、清平(治在今高唐清平镇)、高唐、武城、禹城、平原、恩县(治在今平原县恩城镇)、故城,至下游的景县、吴桥,东到陵县、德平、乐陵,大小与今天德州市所辖面积大体相当。
德左二卫因设立时间和目的不同,故所处地域有明显区别。德州卫设立较早,目的是保证漕运畅通,故 “夹河而营”,即分布在运河两岸。设立德州左卫的目的,在于进一步加强对该地域的控制,所以“星罗棋布,散处八方”。德州区域名字中冠有屯、百户、千户、官庄、营的村庄,基本都是军屯时形成的村居,其中叫屯的村落,多是当年百户长的办公地点和军营所在地。
德左二卫是独立于州的行政区域之外的军事行政区域。州卫所管辖的地域拥有独立的行政、司法、教育等权力。山东其他地方的卫所多是实行属地管理,德州却是例外,德左二卫在明代不属于山东都指挥使司管辖,而是直属兵部的后军都督府管理。
戍边运粮,两处卫所发挥巨大作用
德左二卫在长达 500多年的明清两代,作出了重大贡献。
修建了颇具规模的德州卫城
根据洪武十六年(1384)“天下都司卫所筑城”的要求,德州卫都督张文杰、指挥徐福经过10多年的准备,于洪武三十年(1398)在运河东建德州卫砖城,即现在西至迎宾路、南至东方红路、东至新湖北路、北至共青团路的区域。据记载,卫城周长5888米,占地46顷84亩。墙高11.84米,厚 9.6米,池深 3.2米,宽 48米。城垛2527个,城铺67座,城东南、北小楼 2座,储存兵器。有长乐、朝阳、定边、广川、拱极五门,共动用土方近百万。历时两年,一座巍峨壮观、颇具规模的德州卫城,在鲁西北大地矗立起来。
永乐五年(1407)增设德州左卫时,因正卫卫署在城内西北角,故在城内东南角设左卫卫署。以今天的建设街和勤奋街为中轴线划分南北,正卫管理北街,左卫管理南街。城内居住者全是军户,“事无大小,指挥镇抚治之,州牧不与焉”。永乐九年(1411),知州何原移德州治于卫城内,该城才变成州和卫同城而治。正德五年(1510)十月,因抵抗刘六、刘七领导的农民起义军,知州宁河下令让州民入住城内,德州城自此便开始了州卫同城而治、军民同城而居。随着卫所地位的不断下降,城市的修缮管理由州来承担,卫城逐渐变成了州城,延续至今。
卫所将士戍边参战
德左二卫的边军,其职能是在兵部的指令下,平时在山海关一带的长城上戌边,战时参与作战。明长城上多地留有德州卫戌边士兵留下的石刻和德州卫所士兵所烧的文字砖。在河北省滦平县境内的金山岭长城墙上,人们发现数以万计带有 “万历七年(1579)德州营造”的墙砖;在山海关的城墙上,有“万历十二年(1584)德州营造”的墙砖;在辽宁绥中境内锥子山山顶的城墙上,有“德州秋班营造”的墙砖;在德胜门箭楼的军事城防文化展上,也有一件侧面印有 “万历四年德州营造”的文字砖。长城上的文字砖是德州卫、德州左卫戌边将士在长城附近所烧,并不是在德州烧好后运到长城上去的。
南运河德州段的北厂漕仓处,曾留有明中期土木堡战役中牺牲的德州卫指挥使王鋐的坟墓,也是德左二卫战时参战的直接证据。
转运皇粮,负责明清两朝漕运
明政府在疏通河道的同时,沿运河设113卫,漕军12万(宣德增至16万),漕船1.177万只,负责漕运事宜。德左二卫当时设有运军1001名,漕船45只,其中浅船24只,自备船22只。当时,德州卫只负责将山东、河南两省漕粮运往京城。
永乐十三年(1415),明政府下诏于德州、临清、徐州、淮安建水次仓,并称四大漕仓,并要求四大仓之间采用递运法,德左二卫需将其他仓运到德州的漕粮全部送到通州。明中期以后,由于递运法废除,德左二卫只负责山东、河南两省漕粮的运送任务。
与明代不同的是,清政府面对南方强大反清势力,卫军的守城与征战职能被由皇帝御林军组成的满营所取代,卫军从此专司漕运。清政府在德州设置山东督粮道,负责整个山东地区的漕粮事务,统辖有司军卫,遴委领运随帮各官,责令各府军官会同运弁、签选运军,成为德州卫所的直接上司。
据记载,乾隆时德州正左两卫有运军928名,领运千总3人,押空千总1人,足见其仍有相当大的漕运规模和能力。为了保证漕运正常,德左二卫还承担了部分运河河道与堤埝的管理。乾隆 《德州志》有《德州卫管南河道》和《德州左卫管北河道》两图,里程约为91.5里,南起故城县白马庙,北至蔡庄;南起哨马营支河,北至北至柘园镇。其所管河道,每年冬季都要挖浅,每两年进行一次大清理。所管堤埝,平时也要有专人看护。
促进德州人口增长
明代的军屯文化,具有浓厚的军队移民性质。因为元末明初的鲁西北大地战争不断,德州几乎成为荒草野坡。被安置在德州区域屯田的 2个卫所的士兵约8000人。据明永乐十年(1413)统计,德州原居民加上正左两卫军户,加上从山西洪洞、河北枣强和山东莱州迁来的移民,户数和人口已有 “4946户,42259口”。与洪武二十四年(1392)相比,仅仅22年时间,人口迅速增加了1.4万人。
据清乾隆《德州志·赋役》记载,经过减裁后的乾隆五十二年的二卫户口为: “35360户,111031口”。清末撤卫时的统计,军户后裔已达12万之众。德州卫的设立,切实促进了明清两代德州的人口繁衍。
屡遭裁撤,于清末消失
满清统治者入主中原后,对明代实行的亦军亦农的军事体制抱有怀疑态度,决心废除。但鉴于这种体制已在全国各地,特别是许多战略要地实行多年,涉及人数众多,急于废除怕激起兵变,清统治者便采取了逐步“裁减降撤”的方针。
顺治三年(1646),德州卫裁卫指挥、千百户等官,改设守备、千总,这仅是名称的改变;次年,裁边军、城军,将原卫所中的边军、城军变为民户;顺治八年(1651),正左两卫的统辖权由兵部降至山东都指挥使司;顺治十一年(1654),拨出坐落景县、故城、吴桥三县卫屯地300多顷,补发给本州失地农民,使卫所的屯田规模大大缩小;康熙二十七年(1689),裁撤德州左卫,并裁减德州卫守备1员、千总7员;雍正十二年(1734),将卫所的司法权改归所在州县;乾隆二十六年(1762),将卫管河道交州督工,德州卫“所治者,唯军屯钱粮及运船旗丁而已”;光绪二十八年(1902),随着漕运的停止,裁撤德州卫,所有军屯连人带地就近划归州县管理。
至此,德州卫从明初建立到清末撤销,历经562年,正式退出历史舞台。
□本报特约撰稿人 张明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