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5日,石善亮骑行回到德州。
8月15日,石善亮在雅鲁藏布江。
8月18日,石善亮骑行来到拉萨。
在这个日益忙碌的时代,总听见很多年轻人有着这样的希望——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但是,现实的种种束缚总是让我们的美梦停留在幻想阶段。如今,德州小伙石善亮做到了,一辆摩托车,一个人,满载亲友祝福的他由烟台出发,途径青岛、上海、宜昌、重庆、成都、沿318国道线抵达拉萨,然后北上穿越可可西里无人区,经格尔木、西宁、兰州、延安、石家庄等地,历时25天,最终返回德州,完成了一次穿越全国的旅行。本期“潮人类”,让我们一起来了解德州的机车达人——石善亮。
从小喜欢摩托车
今年30岁的石善亮老家是山东临邑,现在烟台马利酵母有限公司从事工艺工程师工作。石善亮酷爱摩托车运动,在韩国留学期间,他曾经骑摩托车环游韩国,去年,他驾驶着摩托车环游渤海沿岸,可以说是一名摩托车的铁杆粉丝。谈及他与摩托车的缘分,还要从小时候说起。
石善亮小时候喜欢玩变形金刚,对于机械类的东西都特别着迷。当时他的父亲有一辆摩托车,停放在家中时,石善亮总喜欢爬上去握着车把体验 “驾驶”的乐趣,久而久之,他心里对摩托车的喜爱也越来越多。 “11岁那年,我便让父亲教我学会了骑摩托车,但当时自己还是未成年人,所以即便学会了,也从没有上路驾驶过,可把我憋坏了。成年以后,父亲终于允许我骑摩托车上路了,那时候心里别提有多开心了,每天最享受的时间就是自由自在地在路上骑着摩托车。 ”
22岁的时候,在韩国留学的石善亮终于拥有了自己人生的第一部摩托车。 “那是一部大林125,价值80万韩元,买车的钱用的是我研究生期间的奖学金和补助。 ”在韩国留学期间,这辆摩托车带着石善亮完成了穿越韩国的旅行。
“虽然我也有汽车的驾照,但是相比而言我还是喜欢骑摩托车,骑摩托车与开汽车自驾不一样,它与自然更接近,即停即走,让我充分享受着自由。”石善亮对记者说。
挑战之旅,骑行环绕中国
此次“骑行中国”的行动是目前为止石善亮骑行时间最长的一次旅行,全程12000多公里,在骑行过程中他遇到了很多困难。
7月31日,石善亮从烟台出发,遇到的第一个困难便是下雨。“当时由于疏忽,忘记准备防水的骑行手套,下雨将骑行手套淋湿后,我只能坚持着继续骑车,那感觉相当难受。由于下雨天造成地面湿滑,也给行驶中增加了危险系数,必须时刻保持注意力的高度集中,以免出现交通事故。 ”
除了恶劣天气,这一路上还有各式各样的地形。有一眼望不到头的公路,也有九转十八弯的山路。车流经过,黄土满天飞,雨雪一下,道路泥泞难行。遇到一些地方国道省道修路时,只能改走沙石黄土路或是鹅卵石铺成的小道,“有的路段颠簸得让我连车把手都握不稳。 ”石善亮说。
“在可可西里几百公里的无人区,公路笔直得就像用尺子一竿子画到了天边。”石善亮打了个比喻。这种荒山野岭的道路有时候骑上大半天也遇不到一辆车,就他一个人在跑。
进入到青藏高原以后,严重的高原反应也带给石善亮不小的麻烦。“我的高原反应很厉害,缺氧、犯困,总感觉自己吐一口气,但只能吸进半口气。 ”有好几次,石善亮在骑车时困得闭上眼打瞌睡,猛然间又惊醒,赶紧停车稍微休息一小会儿。
长时间的骑行总是保持一个动作,会让关节和背部的肌肉酸痛无比,所以后期石善亮都是贴着膏药完成的这趟旅行。 “虽然为了这次骑行之旅我提前两个月锻炼身体,但是实际经历了才发现准备得还不是很充分。 ”
出发前石善亮准备了3部不同运营商的手机。“没办法,主要是怕在偏远地区手机信号不稳定,所以准备了不同运营商的移动电话,好与外界保持联系。”每天晚上休息前,他都会给家里打一个电话报平安。
收获克服困难的勇气和决心
旅行不能改变世界,但是可以改变一个人看世界的眼睛。此行路程虽然艰辛,但是带给石善亮的收获也不少。 “印象最深刻的不是沿途的美景,而是每当我遇到困难的时候,会去努力想办法积极克服,它改变了我的人生观。 ”
在这趟旅途中,有很多的好心人给过石善亮帮助,也曾有擦肩而过的司机,用鸣笛、伸大拇指的方式为他加油打气。这些都让石善亮的旅途变得格外温暖。“进藏以后,自驾游和骑行族也逐渐多起来,大家彼此见面,打个招呼,接着又各自上路。 ”
石善亮向记者介绍,如今全国的摩托车爱好者有很多,大多以30岁-45岁的人为主,不少人已是“老男孩”。飙车对于他们来说早已不再是主流,他们更喜欢驾驶着摩托车去无拘无束的旅行。石善亮不赞成一些人刻意追求速度,骑摩托车在城市道路上发出巨大轰鸣声,故意吸引大众关注。 “那样的行为首先是对公共安全不负责,也是对自己不负责。 ”
对于爱好骑行的人,石善亮一般会要求他们要具备摩托车驾照、行车证和保险、头盔、护膝和护肘等必不可少的装备。 “对于没有装备的爱好者,我一般都劝他备齐了装备再上路。 ”石善亮说。
采访的最后,石善亮向记者透露了自己的下一个目标,那就是骑摩托车穿越俄罗斯。 “具体时间还没有确定,大概是在明年。”石善亮说道。在此,记者祝福他可以早日实现自己新的目标。
□本报记者秦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