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当前位置:德周刊20140718期 >> 第11版:往事
南运河水文化探寻
南运河德州段历史文化解读(1)

漳卫南运河管理局河道处设立的南运河德州城区段水文化节点分布图



上世纪90年代京杭大运河德州段



  

编者按:


  古老的京杭大运河,曾是德州经济繁荣的动脉。如今,在市井的掩映中我们依然能找寻到它的痕迹,清波碧水仍旧哺育着依河而生、傍水而居的人们。京杭大运河成功申遗,必将助力德州发展,焕发新的生机。
  从本期起,我报将连续刊登明清史专家张明福同志撰写的 《南运河德州段历史文化解读》系列文章,以飨读者。
  德州境内的京杭大运河,以四女寺为界,南至临清段称卫运河;北至天津市静海县十一堡的上改道节制闸段称南运河。此次申遗成功的河段就是南运河德州段,北起德城区二屯镇的第三店村北,南至四女寺,全长45公里。
  这一河段的特点是:河道、河堤保存完好,人文景观和古文化遗址众多,是跳动和流淌着的德州史篇。

  南运河,历史足迹蜿蜒千年

  南运河德州段的河道,是隋代以来经人工开挖而成,至今基本保持着古运河的原有形态,具有典型的“九曲十八弯”的龙形走势,构成了独特的运河景观。
  古时候素有“一弯顶三闸”之说。为解决河道落差大、水流急、常决溢等问题,古人在开挖南运河时设计了众多弯道,建造了各种形式的堤坝,有效地减缓了水流速度,既能满足河道的行洪需要,又能提高通航质量,更好地体现出大运河工程规划的科学性特点。
  堤防是伴河而生的重要防洪工程,可以有效地抵挡风浪及抵御河道外洪水的侵入。为巩固堤防,明清统治者在安排专职人员护堤的基础上,规定运河堤坝只准栽种柳树,以便应急时砍下树枝绑扎成捆用以堵塞决口。为了保证河水的深度,政府每隔两年就要在冬季组织民夫 “挖浅”,泥土就近摊埋在堤防之上,保证堤防有一定的高度和宽度。
  南运河德州段的堤防,至今仍完整地保留着运河古韵和原生态特色。堤防走向依河就势,曲曲弯弯,堤防植被草木繁茂,古树交荫。
  凡河流弯曲之处,大堤受洪水径直冲刷极易损坏,被称为“险工”。南运河德州段因盘回迂曲,故多险工。从北往南,有第三店险工、丰乐屯北险工、丰乐屯西险工等几十处之多。
  险工段的堤防须加意维护,大多用“桩加埽”之方。即绕险工处下桩,排桩之内,以埽填充。另有在排桩外挂席之法,合订苇席数层,挂系桩外,以防洪水冲击。防堵决口也是用上边的方法,数埽并下,以减刹水势,尔后下桩,继之以挂席,土袋掩堵决口。防汛另有“挂柳法”,即将河边柳树砍倒,不使断绝,用树枝梢护堤防水。

  水利工程遗存,古人智慧的结晶

  运河在四女寺向北的转折处,原建有一条低矮的石坝,就是史书记载的四女寺减水坝,人称“北方都江堰”。
  有了这道堤坝,上游来水只要不漫过石坝,就被拦在河床内顺着运河河道向北流去。如果上游洪水特别大,高于石坝的水,会径直漫过石坝流入预先挖好的减水河,而石坝以下的水会继续流向北去的运河河道。这样一来,既能确保过往船只的通行,又能保证下游不至决堤。
  据史书记载,永乐九年(1411),根据治河尚书宋礼的提议,在德州境内的四女寺,向东新挖1公里河道,与汉代老黄河相通,就是这条四女寺减水河。历史上,减水河曾因淤浅而多次疏浚,频率大约每20至30年就要疏浚一次。四女寺减水坝址已被1958年修建的南进洪闸所替代。
  按《明史》记载,宋礼于永乐九年(1411)修成四女寺减水坝的第二年,又在德州城北开通了另一条减水河,这就是哨马营减水河,旧称北支河,现存有闸子村滚水坝遗址,位于德城区天衢街道办事处闸子村西和东西长庄中心街,距德州城6公里。
  由于哨马营所处的位置在四女寺减水坝之下,从上游卫运河流下来的河水已被削减过,并且这一段河道上没有新的补充水源,所以哨马营减水河的作用平时不太明显,故而经常被自然或人为地填平,到清代就无人所知了。
  清雍正十三年(1735),刘统勋疏浚哨马营减水河的行动被后世不少人认为是该河的初次开挖。 《德县志》记载,雍正十一年(1733)夏运河水涨,在哨马营老虎仓和桑园镇等地漫决。次年7月,哨马营等地运河再次漫溢。山东巡抚岳睿建议就势疏导,“开挖新渠,以资分减”。经直隶、山东两省官员会合勘定,决定在哨马营开挖减水河,东行至陈公堤,由曹村村西入沟盘河故道,东北至吴桥县玉泉庄入四女寺减河后归海,雍正十三年(1735)建成。
  哨马营减水河在乾隆时期一直畅通,“照岁修之例,每年疏浚”。嘉庆时河道逐渐淤塞,到嘉庆二十五年(1820),“河身尽成民用竹”。道光四年(1824),山东巡抚琦善曾奏请再开哨马营减水河,未能实施。
  大西门回龙坝始建于明洪武三十年(1397),是当时的都督张文杰、山东指挥使徐福二人,奉旨修建德州卫城时所修的防洪设施。该坝的最前端,是用三道木桩做成的缓冲带,填满乱石或沙袋,用以减少河水对堤岸的冲击。缓冲带所用的木桩,是人工加工而成的尖头桩。缓冲带的后面是堤坝主体,外层由条石砌成,条石后面是用青砖垒砌成的厚度约一米左右内坝体。该挡水坝总长约20米。
  这一遗址是2012年4月在迎宾路一在建工地发现的,印证了老人们言传的运河走向基本是正确的,即旧运河在“广宁桥”下直向东流,遇到回龙坝后,调头转向西北,在此地形成了一个对折弯漩涡,也印证了修建德州卫城时曾截取一段运河河道留在城内的说法。

  现代水利工程,续写古运河的新篇章


  新中国成立以后,为更好地发挥京杭的运河的功能,造福人民,修建了不少水利工程,续写着古老大运河的新篇章。
  雄伟壮观的四女寺水利枢纽,位于武城县四女寺村东北卫运河、漳卫新河和南运河的衔接处。它兴建于1957年11月至1958年5月,由水利部北京勘测设计院设计,水利部第六机械工程总队施工。
  1972年至1973年7月,该枢纽曾进行过扩建、改建,新建北进洪闸,兄弟灌区放水洞;改建南进洪闸、节制闸、船闸。由水电部海河勘测设计院设计,水电部第十三工程局施工。现枢纽工程由南、北进洪闸、节制闸、船闸、兄弟灌区引水涵洞等部分组成。电站部分,1972年扩建时已拆除。南进洪闸位于卫运河与漳卫新河尾首相接处,钢筋混凝土开敞式结构,共12孔,每孔净宽10米,弧形钢板闸门,高5.5米,机架桥装有人力、电动两用卷扬式启闭机。闸顶下游公路桥面宽7米。设计过闸流量每秒1500立方米。北进洪闸位于卫运河与岔河尾首交接处,与南进洪闸相连,为钢筋混凝土开敞式结构,共12孔。中间8孔为反拱底板,两侧两孔一联,为整体式。下游建有一座公路桥,上游设机架桥。设计过闸流量每秒2000立方米。
  节制闸位于南运河首,为钢筋混凝土开敞式结构,控制南运河输水及泄洪,共3孔,每孔净宽8米,平板钢闸门,高5.6米,机架桥装有人力、电动两用卷扬式启闭机3台,建有交通桥1座。设计过闸流量每秒400立方米。
  四女寺倒吸虹工程全称为引黄济津潘庄线路应急输水漳卫新河倒虹吸工程。近20年来,由于海河流域地表水资源量减少了41%,天津缺水问题十分突出。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天津市供水工作,2000年以来,国务院先后5次批准实施利用山东省聊城市位山线路引黄济津应急调水。2010年以来,海河流域降水偏少,主要河流来水偏枯,天津市水源地潘家口水库主汛期来水量锐减,供水形势极为严峻。由于位山线路同时承担向河北省引黄调水的任务,受河道输水能力限制和用水量增加等因素影响,难以满足天津市的用水需求。经多次调研查勘并报国务院批准,国家防总、水利部决定通过新辟潘庄线路实施2010年引黄济津应急调水。
  四女寺倒吸虹工程是引黄济津潘庄线路的重要组成部分,位于武城县与德城区境内,起于六五河牛角峪闸上游,穿越六五河西支、利民河东支、利民河北支、减河和岔河,止于南运河四女寺闸下游,箱涵全长1850米,由倒虹吸工程、新挖明渠工程和河道防护组成。 2010年5月31日开工,10月31日完工。 2012年获中国水利工程协会2011-2012年度中国水利工程优质(大禹)奖。
  第一水厂旧址位于运河开发区杨家圈村东南,现已辟为九龙湾公园,它是德州市最早的水源地。过去德州没有自来水,更没有纯净水,地下井水不仅发咸而且含氟量过高,运河就成了人们最好的饮用水水源地。明清两代,甚至有人专门从运河取水到城区来卖,并形成了专门的“水市”。
  日伪时期,开始在杨家圈村东建立自来水厂。解放后,德州市政府对此加以改造并继续利用。现在该处仍保留着体现自来水加工过程的预沉池、反应池、沉淀池、清水库等水处理设施,诉说着古老的大运河哺育人类的历史。
□张明福刘峥

更多>>  德周刊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南运河水文化探寻
  本文所在版面
【第 11 版:往事】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