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50年代,平原县董家乡农民联合起来播种棉花。
1955年,临邑县政府发布关于农村合作社相关问题的布告。
上世纪50年代,德州地区众多穷苦农民相互结合,成立劳动互助组,不仅解决了生活困难,而且促进了农业生产——
□本报特约撰稿人 王德胜
上世纪50年代,宋官屯有一个有名的劳动互助组,由宋官屯镇曹村的10户贫苦农民组成,人们称之为 “穷棒子”互助组。这个小组成立于1952年的春天,是众多刚刚获得土地的农民为发展生产而成立的合作组织的一个缩影。
早在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就在根据地领导翻身农民建立和发展了各种劳动互助组织。德州地区的农业互助组是在 “变工队”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最早出现在1942年。参加 “变工”的农户 “互换互助、调剂有无”,既有利于贫苦农民之间的团结,也有助于发展生产。曾在支前、治河、与灾害作斗争等方面发挥了一定作用,但规模不大。
1946年8月,德州地委召开专题群众工作会议,土改运动在德州普遍展开。农民虽然成了土地的主人,但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方式,在生产条件和生产力极其落后的情况下,很难抵御自然灾害。 1948年运河决口,德州市受灾村的不少农户为了度灾糊口,违心地卖掉了刚刚分得的土地,而较富裕的中农则趁机发不义之财,造成农村新的两极分化。这种情况下,农民,特别是贫民,十分需要组织生产方面的劳动互助。按照上级精神,德州地委因势利导,先后制定了 《关于开展农业生产互助合作运动方案 (草案)》 《关于加强农业生产互助合作运动领导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开展农业生产互助合作运动的指示》 《关于大量训练互助合作积极分子的计划》等一系列文件,掀起开展农业生产互助合作运动的高潮。
到 1952年底,全区县、区、乡培养了大批互助合作积极分子,互助组发展到96737个,参加户数达356828户,占总农户的 35.6%,德州市有9982户农民加入了互助组,占总户数的60%。为即将开展的农业合作化运动及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互助组里大家一起劳作,互相帮衬,牛、驴、耧车等牲畜和农具仍然归私人所有,收成也按照出力多少进行分配,一些常年互助组还制定了生产计划,不仅帮助了困难户,更促进了农业生产。
“穷棒子”互助组的组长叫李荣奎,成立之初,全组的大牲畜为一头瘸牛和一头小驴,分属不同人家,组里连种子、肥料都凑不全,还有一户烈属有地没人干活。 “穷棒子”互助组成立后,十户人家顶着压力,劲儿往一起使,埋头苦干,粮食产量由单干前的亩产120公斤增加到了175公斤,每家还有了90块钱的现金收入。享受丰收喜悦的同时, “穷棒子”互助组一合计,凑钱买了一头牛、两头驴、一辆大车、两把犁,为进一步发展生产打好了基础。
相对于 “穷棒子”互助组的相互帮衬,宋官屯村的王胜斌互助组则是强强联合。这个组有14户, 49人, 270亩地,7头牛和驴。为了把组办好,他们选举了吃苦耐劳又有领导能力的组长和副组长,实行了等级工分和小段包工相结合以及人畜换工、农具顶工等方法。如根据组员每人年龄和体力情况,分成8个工分等级,每人劳动工分按等级计算。同时规定了小段包工,还实行了男女同工同酬。对耕畜、农具实行换工。如规定一匹马使用一天顶4个工,一头牛顶3个工,一头驴顶2个工,又规定牲口个人喂养,农具自有自用,下地干活分段则用抓阄排队的形式,这些措施,促进了互助组的稳定和生产的发展。 1953年,这个互助组通过深耕细作,加强田间管理,粮棉获得丰收,全组150亩粮田收获粮食2.25万公斤,单产达150公斤, 120亩棉花收籽棉0.85万公斤,平均单产71.5公斤,人均占有粮食562.5公斤,现金124元,生活进一步得到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