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共同种下一棵感恩树。
坚持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让每个学生拥有快乐的童年时光,五里庄小学用特有的教育教学方式,探索出了农村学生的幸福教育之路——
□本报记者张莹曹清
6月30日,当记者走进运河经济开发区的五里庄小学时,正值下课时间,学生们三五成群地聚在校园的树荫下嬉戏玩耍。几名男同学正拿着剪刀修剪小树,他们骄傲地告诉记者:“树是老师和毕业班的大哥哥大姐姐种下的,我们来修剪! ”
多彩课堂——
让孩子在寓教于乐中成长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瞧,一年级的小同学正在操场的柳荫下朗读呢!原来,这是老师在给他们上贺知章的 《咏柳》这一课。 “大家看,这长长的柳条像不像绿色的丝带在春风中婆娑起舞?”同学们看着眼前随风起舞的柳条不由地点头。
校长吴秀燕表示,这只是多彩课堂的一角。“小学是孩子教育的基础阶段,这一阶段的教学,我们应该重视激发孩子的学习热情,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秉承着这样的教学理念,五里庄小学的老师们挖掘校园里一切可利用的资源,把课堂变得丰富多彩。
“我们课前会轮流上台朗诵名篇佳作,刚开始我上台很不好意思,练习了一段时间,慢慢地增强了自信心。 ”二年级的李博睿告诉记者。
为了让学生更深刻地领会所学知识,在三年级《科学》的《蚂蚁》这一章节,吴秀燕把学生带到操场,让他们亲自观察蚂蚁的生活习性。
“蚂蚁有一对长长的触角和6条细长的腿。”“他们是通过触须的接触交流的。”……近距离地观察蚂蚁,让这些孩子兴奋不已,也让他们把这些知识深深地印在了脑海里。
课堂是孩子成长的主阵地,除了应用先进的多媒体设备辅助教学,五里庄小学的老师们用寓教于乐的方式,在丰富了教学内容的同时,也在传授知识之外,催生了孩子们梦想的翅膀。
丰富活动——
让乡土文化在学校生根发芽
在五里庄小学,每一年都会举办各式各样、异彩纷呈的活动,充分调动起学生们的参与热情,全面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砥砺他们的美好品质。
清明节,远足踏青扫墓是中高年级学生的必修课。今年的六一儿童节,全校同唱一首歌《红领巾相约中国梦》;精彩的手抄报、绘画和书法展览会点缀校园;四年级学生齐跳竹竿舞;“我是小小营销家”跳蚤市场也隆重开幕。
尽管学校在教学创新方面得到了十里八乡的认可,但吴秀燕总觉得学校缺乏一种可以让师生们气质鲜明的“性格”。
经过无数次的思考、探索之后,吴秀燕最终找到了答案:一所学校只有形成属于自己的文化,才会有长久的生命力和核心竞争力。“我们是农村小学,就要把农村淳朴挚诚、吃苦耐劳的作风留在孩子们的童年记忆之中。 ”为此,她决定将乡土文化作为校园活动的灵魂基调。
春天,老师带领孩子们将刚露出头的小草移植到操场,用心培植,悉心打理,形成一个天然的足球场地;
麦秋时节,老师组织孩子们分组比赛采草种,在比赛中体会到农民伯伯辛勤耕耘的不易,也收获了蕴含在劳动成果之中的激动和喜悦;
元旦佳节,高年级学生自己带锅、带面,在校园里用砖土搭灶台,捡柴生火烧水,煮自己动手包的饺子;
……
最具特色的活动要数 “一生一师一棵树”了。这项活动从2005年延续至今,备受学生喜爱。每年春天毕业班的学生们,都会在一名老师的陪伴下,亲手在校园里栽下一棵“感恩树”。一师一生结对栽下一棵树,成为学生与学校之间的情感纽带。有的学生毕业多年之后,仍回到母校,与学弟学妹们一起种树,重温当年的小学时光。
家校协作——
助力学生健康成长
学生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家长和学校的紧密协作和共同努力。五里庄小学家委会的建立加深了学校与家长的联系,学校的每一项重大活动都会请来家委会参与决策。飞信、QQ群、短信与电话,教师与家长运用各种联系方式随时随地沟通与交流。
每年的寒暑假,老师们都会开展家访工作,与家长深入交流,了解孩子的家庭教育环境。家访后,他们会把自己的所闻所见所思所想详细记录下来。通过家访,老师不但能更全面地了解到学生的成长经历和内心的真实想法,还能和家长进行更有效的沟通和协作,这极大促进了学生工作和班级活动的顺利进行。
六年级的夏博轩,父亲早逝,母亲工作繁忙,他和年迈的奶奶一起生活。做家务、干农活、哄奶奶开心,成了他每天的必修课。“这个孩子在学校默默无闻,如果不是家访,我根本不知道他在家里这么懂事。”刘春艳老师无不感慨地说。
为加强家校协作,五里庄小学还开办了“母亲课堂”,邀请在亲子教育方面经验丰富的老师为一二年级学生的母亲上课,为她们答疑解惑,尽最大努力为孩子们创造更好的成长环境。一位母亲表示,正是“母亲课堂”教会了她与孩子的正确相处之道,孩子不再任性懒惰,变得勤快懂事。
吴秀燕说:“小学教育是为孩子打基础的教育,各种教育教学活动应矢志不渝地坚持为孩子的终身发展奠基。 ”本着这一办学理念,学校的老师努力提升业务水平、强化道德素质,在五里庄小学这片土地上耕耘着、奉献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