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笃志科研织新材
——访青岛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韩光亭
作者:张晓航秦超

韩光亭(左)接受本报记者采访





  

个人简历


  韩光亭,1957年9月生于夏津县。青岛大学特聘教授、东华大学纺织学院与青岛大学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博士生导师、纤维新材料与现代纺织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主任。是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山东省泰山学者特聘教授、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山东省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山东省科技进步一、二、三等奖,香港桑麻纺织科技二等奖获得者。系中国纺织工程学会理事会理事、中国棉纺织工业协会理事会理事、全国针织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国家科技奖励评审专家。
  5月12日上午10点半,陵县恒丰集团,韩光亭匆匆赶来,径直走向一间会议室,简单寒暄过后,便与恒丰的工作人员探讨起纺织技术方面的问题。
  韩光亭是青岛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在纺织界,这是个响亮的名字。 30多年来,他一直致力于纺织材料结构与性能研究,纺织新材料、新技术、新装备研究及新产品开发,成绩卓著,曾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5项;目前正在主持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重大科研课题。
  韩光亭此行的目的是与恒丰集团洽谈新产品研发方面的合作,双方早已熟络,加之韩光亭朴实的乡音,让气氛分外亲切。洽谈结束后,韩光亭接受采访,向记者讲述了他的故事。

动荡年代的全面学习


  1957年9月,韩光亭出生于夏津县香赵庄镇东张屯村,其父亲是大队干部,母亲则是普通农民。父亲拥有初中文凭,这在当时俨然属于知识分子阶层。
  韩光亭说,父母对他成长影响巨大。那个年代,物质资源非常匮乏,粮食都不够一家人吃的,但韩光亭的家里却有宝贵的精神食粮——书,《三国演义》《三侠五义》等小说伴随了韩光亭的整个童年。
  不过,让韩光亭感到受益最深的,不是读书,而是代读代写书信。“那时候读过书能识字的人并不多,因此很多人找我父亲读信或者写信,我就喜欢在一边听着看着,时间长了我就掌握了这个‘技能’。”到小学三年级时,韩光亭开始能替父亲读信,五年级时,他已经能接过写信的“重任”。韩光亭读小学、中学时,正逢文革时期,正常的校内学习受到影响,而这样的自主学习无疑对他的学业大有裨益。
  母亲虽然没读过书,却对韩光亭的学习、生活要求严格。她常说:“你不用考虑家庭的困难,你读好书就是对得起我们。”母亲经常教育韩光亭做人要正直坦荡有理想。“有一次,村里有人农闲时赌钱,我就过去看了一下午,回家后,母亲就对我进行了语重心长的教育,告诉我绝对不能不务正业,要去干大事儿,她的很多话我至今还记得。”韩光亭深情回忆道。
  韩光亭的小学、中学阶段都在本乡度过。 1974年底韩光亭高中课程结业时,高考制度已经荒废,“学工学农学军”热潮正兴起,于是他来到村办企业做工人。锻工、钳工、车工——在这里,他几乎做遍了所有工种。对于一个十七八岁的少年来说,这样的工作强度似乎繁重了些,但韩光亭却觉得,正是那段时光,锻炼了自己的动手能力,培养了对技术、对机械的兴趣、提升了意志与耐力,这些,让他受益至今。

偶然入行却找对方向

  在工厂劳作3年后,1977年,韩光亭迎来了高考制度的恢复,1978年3月,他考入华东纺织工学院(今东华大学)针织工程专业。谈及这个专业,韩光亭表示,他是被调剂过来的,“当时我报的是计算机和自动化,当看到这个专业后,我心里还犯嘀咕——纺织,不就是织布吗?这有什么好学的? ”为此,韩光亭在大学里一度想过换专业,但班主任的一次谈话改变了他的想法。“班主任告诉我,我们学校本届共有38名山东考生,时任山东省纺织厅长对我们非常重视,热切希望我们学成后回到山东,为振兴纺织大省做贡献。 ”韩光亭脸上带有一种使命感,“从那以后我意识到,我所学所做,是对国家、对社会有贡献的,这算是母亲口中的‘大事儿’,所以就踏实下来了。 ”
  1982年,韩光亭毕业后来到山东纺织工学院(现已并入青岛大学)成为一名老师。他表示,父母都是尊师重教的人,教师亦是他从小就向往的职业之一。
  韩光亭是一个“爱琢磨”的人,当教师的这段时间里,他发现两个问题——一是目前的大学教学方法、教材与现实需要脱节;二是作为大学教师,自己的知识水平尚且存在不足。于是,1985年,他又回到已经更名为中国纺织大学的母校读研。
  读研结束后,韩光亭回到山东纺织工学院继续从事教学。这几年里,韩光亭还作为青年专家参加过全国及全省纺织企业引进设备的安装调试工作,对于全国纺织行业的现状及发展趋势了如指掌。慢慢地韩光亭感觉,大学教师这一职业,并不应该只是“教书先生”这么简单,它必须是与科学研究、生产实践紧密结合的,“那时候还没有产学研结合这个名词,但我们已经开始这样做了”。
  韩光亭无疑是找到了一条先进的、正确的道路。自1990年开始,韩光亭就开始独立承担科研项目,从此进入一段硕果累累的“黄金时期”。

为科研执着奔走


  如今,我们穿一件纯棉彩色T恤绝对属于稀松平常的事,而在上世纪90年代初的中国,这还属于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根据业内传统观念和技术水平,那时的纯棉只能用于做内衣,尤其是针织纯棉,色织及提花工艺更是做不到。”韩光亭解释说,“但当时国内外纺织界有一种趋势,叫做针织外衣化,尤其是纯棉针织品,毕竟这种衣料在舒适度等方面有着独到优势,我觉得这符合技术发展与市场的需要。 ”
  于是,1991年,韩光亭与团队开始了这方面的研究。科研的过程,自然充满了汗水与奔波。他给记者讲了两个故事。
  1994年的一天下午,刚刚上完课的韩光亭要赶赴淄博——他需要带着一桶柔软剂去合作企业雪燕集团做实验。时间紧迫,韩光亭匆匆赶到车站时,列车马上就要出发。而此时,他却被列车员拦下,原来,列车员怀疑他携带的柔软剂易燃易爆、有毒或有腐蚀性。韩光亭的解释未能奏效,情急之下,他将手直接伸进柔软剂内,然后准备放进嘴里,不过被列车员拦下并予以放行。“后来这件事儿我一直当笑话讲,当时怕耽误实验,真的是着急了,就想到用这办法证明这桶柔软剂是安全的。”韩光亭笑着说。
  就在这个项目即将取得突破时,又一次打击袭来。当时用于实验的高级精梳纱染色完毕,就等上机织造了,可没想到,纱线在织机上总是断。 “根据之前的研究,这种情况是不该出现的,当时就有种功亏一篑的感觉。 ”韩光亭说,“我们用的纱线是当时最好的,6万元每吨,光浪费的材料就让我很心疼了。 ”之后的半个月里,他和团队不分昼夜地进行分析实验,终于解决了这个难题。 “当时一直上火,头疼、牙疼,做完后跟大病一场似的。 ”最后取得了纯棉双丝双烧色织提花针织生产技术,研制的“雪燕”牌高档T恤也名噪全国,最终凭借该项研究,韩光亭和团队获得了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韩光亭常说:“科研其实是件很单纯的事,需要用心、执着且耐得住寂寞。 ”韩光亭曾主持有一个叫做“天然高分子材料罗布麻纤维的组成和结构与其性能关系研究”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下转3版)
□本报记者张晓航秦超

更多>>  德周刊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笃志科研织新材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2 版:德行天下天南地北德州人】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