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卫运河两岸,曾先后出土了两通丹阳公祠碑。一通是1973年在武城老县城运河河务局门口发现的《丹阳公祠堂记》石碑;另一通是2009年在故城县子游庙村出土的《重修丹阳公祠堂记》石碑。两通石碑出土地相距约5公里。
丹阳公即孔子的著名弟子子游。子游(公元前506-? )姓言,名偃,字子游,亦称“言游”,春秋末吴国人。子游比孔子小45岁,是孔子七十二贤人和“孔门十哲”之一。曾为武城宰,提倡礼乐教化,井有弦歌之声。转述了孔子关于“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的论点。《礼记·礼运篇》所述孔子的“大同”“小康”之说系子游所记。孔子曾称赞他:“吾门有偃,吾道其南。 ”
两通丹阳公祠碑
《丹阳公祠堂记》碑高2米,宽0.97米,厚0.27米,顶部为半圆形,楷书阴刻,由元代大学士王鄂题撰,记载了子游出任武城宰时,以诗书礼乐琴弦之声教化民众之事。碑文写道:武城为邑,民不满千家,地不过百里,无山林保障之美,金玉珍怪之富。然与名州巨邑并称而不泯者,特以我丹阳公子游尝为之宰故而。旧县治有庙,居弦歌台之巅,朱衣大冠,像设甚饰。素乏碑志,以谨其始末,或有而废于兵燹。岁月滋久,田夫里妪无所取证,往往舛为不经之祠。有识者率用为慎,然未有以厘正。
《重修丹阳公祠堂记》碑高1.80米,宽0.70米,厚0.20米,上部雕刻二龙,二龙中间有一块长0.3米,宽0.2米的平面,刻有“重修丹阳公祠堂记”八个篆字阳文,碑文为阴刻楷书,落款为大吴兼修史周洪谟撰,大明成化元年乙酉冬十有二月既立。周洪谟对子游执政推崇儒学文化,发展与传播孔子学说,用弦歌之声教化民众的做法给予高度评价。碑文写道:昔者吴公言子游为勾吴人,而悦吾夫子之道,北学于中国,卒能以文学擅科而得夫圣人之一体,至其宰武城也……自公之没余一千年,而蕞尔武城奉祀不怠,岂非道之在人心者不泯!偕县僚李缙、刘智、典史段铸捐俸以新其屋宇,饰其像位,每月朔望率父老诸生结拜祠下,春秋致享益严无懈,可谓景慕效法而见诸力行者矣。
《丹阳公祠堂记》和《重修丹阳公祠堂记》碑文中都转述了《论语·阳货》中“礼乐为教”的论点。 《论语·阳货》记载: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 ”子游对曰:“昔者偃也闻诸夫子曰: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 ”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戏之耳。”这段话的意思是说,子游宰武城,夫子入其境,闻弦歌之声,喜而戏之,杀鸡何必用牛刀(治理区区小邑,何必用礼乐大道)?子游回答:以前先生曾教导,君子学习礼乐就懂得宽容和仁慈,对人就更友善;一般人学习礼乐就能明辨是非,就能够更好地做事。孔子说:弟子们,偃说的极是,前言玩笑而已。
礼乐化民兴武城
子游尊崇儒学,倡办教育,推引学道爱人之语,以诗书礼乐熏陶其民的思想对后世产生了重要影响,因此,自唐代开始,子游获得了多个朝代的敕封。唐开元八年(720)子游被列为十哲进入孔庙,开元二十七年(739)追封为吴侯。北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被加封为丹阳公,南宋咸淳二年(1266),称为吴公。元大德年间被封吴国公,明嘉靖年间封为先贤言子,清代承袭明代封号。康熙五十一年(1712)朝廷批准在言偃后裔中设五经博士一员,世代承袭,用以奉祀先贤。
因武城县既有运河之便利,又“地以先贤重”,所以四面八方的人“迢迢驱马来”,明代大学士李东阳“侧耳听弦歌”,井陉主簿陈邦政“崇礼卫水涯”,清夏津县令刘信烈“俯仰不胜情”,南来北往的官员文人无不称赞武城县 “冠盖崇遗学”。
武城不但出现了贤达汇聚,商贾云集,樯帆如林的繁荣景象,更留下了众多瞻仰吴公祠、寻访弦歌台的历史篇章。元代翰林学士张起岩在 《重修弦歌书院记》中记载,“丹阳公祠(即子游祠)旧在武城县城西十里,故县中,岁久摧坏……,乃择地县治异隅创新祠,设像其中即祠所构书院。以(元代)泰定乙丑春(1325)兴役,迄明年(1326)夏告成。……夫以周之季世,列国争雄,功私是尚,以吴人乃能独悦周公之道,北学中国,身通受业为孔门高弟。 ”明代大学士李贤《重修武城儒学记》写道:“昔者言偃为武城宰,以礼乐为教而民皆化之,兴起弦歌之声,……吾君果能体言偃之道以教民,而民之所感化者必不异於言偃之时,所化之民,是能继言偃芳躅也……”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尽管历史湮灭了子游祠,风雨侵蚀了弦歌台,但两通丹阳公祠碑的出土,足以说明在武城县卫运河两岸具有尊崇儒学的悠久传统,具有崇德尚义的历史渊源。□姜溪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