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的小学毕业证
上世纪50年代初,德州地区民政科和文教科共同筹建了德州专区烈士子女小学 (简称“烈小”),校址就在德城区东地二中附近。我有幸成为该校首届毕业生,这张小学毕业证距今已整整60年了,回顾过去,昔日情景依旧历历在目。
我的父亲刘兴于1938年入伍,后在渤海军区齐禹县抗日武工队当排长。 1944年秋,父亲在齐河县华店同日伪军作战时英勇牺牲。我到了上学年龄,经上级批准,便去了烈小上学。
学校规模虽然不大,但是教学设备和文体器材在当时都是一流的。入学后,我们的生活和学习用品实行供给制,而且标准很高。让我们这群失去至亲的孩子,感受到了家的温暖。
当时是建国初期,社会上像我这样的烈士遗孤很多,走到哪里,都会受到人们的怜惜呵护。
记得1954年3月,德州地委、行署在人民剧场举办纪念斯大林逝世周年报告会。当我校师生列队进场时,全场起立鼓掌欢迎,我们眼含热泪向主席台首长和全场行庄严的少先队队礼,以表谢意。后来我们应邀参加德州二中举办的春季体育运动会,当我们高举校旗入场时,全场暂停竞赛,全体起立,鼓掌欢迎。来自社会各界的关心和对我们的尊重,给了我们极大的鼓舞。
烈小的学生大多数是烈士子女,有着同龄孩子们没有的经历,我们的父辈们也有着很多英雄故事,激励着我们不断前进。
我们班班长马金贵同学,他的父亲马振华是八路军某团政委,在同日寇作战时壮烈牺牲。商河县的郑秉生,是全校学生中唯一一名非烈士子女,他的父母抗美援朝去了朝鲜,学校破例收留了他。记得学校开展同 “最可爱的人”通信活动时,我给郑秉生的父亲、身为志愿军战地记者的郑正叔叔写了一封信,不久,便收到了他从上甘岭坑道里写的回信,我把它贴在教室的专栏里,让所有同学阅读。信里生动讲述了志愿军英勇杀敌的故事,这让我们备受鼓舞。女同学张荣的父亲是一位顶天立地,在敌人刑场上威武不屈的汉子,父亲的英雄精神一直鼓舞着她。白凤仙、白凤阁是抗日回民支队英雄的女儿,能歌善舞。曹玉霞、曹玉兰姊妹二人长得俊俏娴淑、温文尔雅, 2011年春天,我曾有机会同曹玉霞大姐见过一面。
同时,我们的三位老师赵淑铭、赵传明、王树春,给予了我们无私的爱与关怀,我永远祝福她们。
□刘在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