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后的盐池刘村。
治理前的盐池刘村。
改碱前小麦长势差。
□本报特约撰稿人 王德胜
历史上的德州,由于长期受黄河泛滥影响,形成许多缓岗高地和局部洼地,据1962年的调查,千亩以上洼地680处,达342万亩,盐碱地298.5万亩。由于土壤盐分排除困难,盐碱地严重阻碍了农业生产。当时流传着这样一句话: “吃的黄星菜,烧的干芦蓬,旱了收蚂蚱,涝了收蛤蟆,不旱不涝白花花。”这句谚语真实地反映了洼内群众困苦的生活。
南北庄改碱实验区,包括石屯、伦镇两个乡镇的全部和安仁、禹城镇的部分,总面积130万亩,耕地14万亩。建国后,曾采取修台田、条田、畦田、围堰平种、开沟躲碱等多种办法,对涝碱进行治理。但由于缺乏整体规划和综合措施,收效不大,生产条件没能从根本上改变。
为解决黄淮海平原旱涝碱问题,根据周恩来总理指示,1966年,国家科委原副主任范长江带领国家科委和中国科学院所属单位120余人组成的工作组来到禹城,设立了禹城旱涝碱综合治理实验区。经过实地考察和多方论证,确定了实验区范围,指挥部设在石屯乡南北庄,这是我国在黄淮海平原最早建立的旱涝盐碱综合治理试区之一。当时工作条件非常艰苦,工作组只有30辆自行车,大多数同志只能步行调查、取样,晚上住破庙或者饲养场,住民房算是条件好的。当时的科研人员随身携带3个包:一个包带文献资料,一个包是衣被,一个包带挂面和炸酱。相当一部分同志长达八九个月远离妻儿,钉在盐碱窝、风沙地里,同群众一起挖沟栽树,跟农民一样耕种收打。逐步探索出了 “井灌井排、挖沟排盐、引淡淋盐、浅井抽碱、混林农业和培肥改土”等综合治碱措施。先后疏浚了新、老赵牛河、施女河等5条骨干河道,开挖排水沟 3960条共 1157公里,打机井 1150眼,植树 400万株,灌木250万墩,逐步建成了 “地成方、沟成网、沟渠路旁树成行”的生态体系。
1975年7月25日,德州重新建立 “改碱办公室”,推广禹城南北庄实验田改碱经验,提出重点改造 “一条线 (津浦铁路沿线)、两大片 (乐陵洼、齐禹洼)”,四个县 (齐河、禹城、平原、陵县)的盐碱地,扩大耕地面积,改善生产条件,提高作物产量。
1978年,在实验区3.3万亩测流小区观测试验中,一个汛期,通过降雨径流,平均每亩带有盐分12.4公斤。大雨以后,在排水沟500至1000米范围内,地下水位在3天内迅速下降到地面0.5米以下;而没有排水沟的地段,地下水位下降0.5米的时间长达20多天。盐分积聚的地形条件消除了,加上种植绿肥、增施有机肥,土壤肥力显著提高。
1985年,实验区粮食单产达到500公斤以上,总产3200万公斤,分别是建区时的4.7倍和2.4倍。棉花亩产由过去的5公斤左右达到80多公斤。人均收入从三四十元发展到800多元,还出现了一部分万元户,呈现出 “穿新衣、盖新房、吃白面、娶新娘,还有收入存银行”的新气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