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晓航 本报通讯员 刘文峰 孟祥成
庞学冬敲打着键盘,每一个字都彷佛用尽了全身力气,他的10根手指早已变形,只有第二节指肚能碰到按键。他的身体“摆”在椅子上,与椅面和椅背构成了一个直角三角形。他的眼睛时常看不清电脑上的字,但他稍稍按摩一会儿,然后接着敲打……
这就是庞学冬每天的生活,他敲打出来的文字,最终刊载在全国各地的杂志上,不到4年时间里,这摞杂志已有30多公分高。
今年24岁的庞学冬,是乐陵市丁坞镇前何庙村村民,因疾病导致残疾,读书不多,却一直在追寻文学梦想。
病魔切断求学路
15年前,庞学冬刚上小学二年级,他聪明、懂事、好学。在这个世代务农的家庭,他被视作希望。
然而命运弄人,庞学冬9岁那年,开始感觉自己浑身经常疼痛——从手指、到膝盖、到脚踝。最开始,父母以为他只是磕着碰着了。可庞学冬的疼痛却一直没有好转,范围也一直在扩大。直到他17岁的时候,一纸诊断书摆在了一家人面前——强直性脊柱炎。
强直性脊柱炎,属关节病的一种。发病时,患者颈肩、腰背强烈疼痛,四肢麻木酸胀、肌肉萎缩,身体不能伸直行走,不可平卧;有的还会产生恶心、耳鸣、结肠炎、虹膜炎、溃疡等全身多种并发症,需要长期甚至终生的治疗且致残率较高。
从那以后的几年里,一家人辗转各地求医问药,但仍没能阻止庞学冬的日渐憔悴,后来,他甚至无法站起来。庞学冬学习成绩很好,其中语文尤其突出,作文更是经常被当做范文。可因为疾病,他初中没毕业就退学在家。
那时候的庞学冬,整天躺在床上,望着天花板和墙壁,眼神空洞无助,母亲看到后,只能在一旁偷偷抹眼泪。
在文学中发现新世界
天无绝人之路,转机不经意间出现在2010年。
这年秋天,庞学冬的事传到同乡、当地颇有名气的作家梁洪涛那里。有一天,梁洪涛来到庞学冬家中,拿着他上学时的作文不住地夸赞:“学冬,我觉得你有写文章的天赋,试着写点东西吧,我告诉你怎么在线投稿。 ”
梁洪涛说,其实当时并不知道庞学冬能在写作路上走多远,但至少写作是一种释放的过程,能让人暂时忘记痛苦,心生豁达。
庞学冬的父母虽是普通农民,却是开明之人,很快就为庞学冬购置了笔记本电脑,装上网线。庞学冬的创作之旅正式启航了。
最开始,庞学冬摸不到门道,写的几十篇作品投到杂志社就如石沉大海,再无音讯。但他不愿意放弃,而是不断对自己说:身体的缺陷让我无法自由奔跑,但在文学的世界里我可以尽情飞翔!于是他不断地读别人的作品以积累经验,阅览各地新闻以汲取灵感。
4个月后的一天,一张稿费通知单不期而至——庞学冬的作品被《民间文学》杂志录用。预料之外却又情理之中的消息让一家人狂喜而后落泪……
这次鼓励,像一股神奇的力量,打开了庞学冬灵感的闸门,他开始进入高产期。在那之后的3年里,他创作出80多篇、20余万字的作品,发表在全国各地的杂志上,仅稿费收入就有2万余元。
而真正让庞学冬父母高兴的,不是这笔稿费。而是庞学冬在写作中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世界。现在的庞学冬,乐观、坚强,对未来充满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