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加强中小型水利项目建设,解决好用水“最后一公里”问题。而如何管理小农水,让其发挥长久效益,亦是一项重要工作——
小型农田水利项目,被视为解决农田灌溉“最后一公里”难题的重要措施,在提高农业抵御旱灾能力,促进粮食稳产增产和农民增收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但不容忽视的是,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方面普遍存在主体缺位问题——政府管不到、集体管不好、农民管不了。
三分建,七分管。小农水建设完成后,如何充分发挥工程效益,真正打通农田灌溉“最后一公里”,我市不断进行着积极有益的探索。
农田灌溉新面貌
初春时节,乍暖还寒,齐河县刘桥乡于庄村的农田里,一片片绿油油的麦苗映入眼帘。正值春灌时节,却看不到村民忙碌的身影,也看不到送水的土沟渠,只见到潺潺流水通过地头上矗立的一个个给水管流进了农田。 “自从有了小农水,再也不用愁浇地了,以前两三个壮劳力干的活,现在俺自己一个人就能干! ”正在给麦苗浇灌返青水的王大爷对记者说。
对于村民而言,小农水带来的不仅仅是“省事”。用小农水灌溉,费用降低了近50%,周期也由原来的20天减少为10—15天;同时,小农水通过管道、U型槽输水,水利用系数可达65%以上。小农水项目的实施,彻底改变了过去大水漫灌的传统灌溉模式,运行效益显著。
这只是我市小农水建设的一个缩影。
2009年至今,我市已经开展了5批小农水重点县建设,截至目前,共投入资金14亿元,建设“旱能浇、涝能排”高标准农田160多万亩,新修泵站599处,新打机井2830座,铺设低压管道6366千米。
同时,我市积极引进新技术,采用土壤墒情远程测报、灌溉控制系统、GPRS传输系统等,使小农水工程摆脱了“粗、老、笨、重”的水利工程形象,逐步向现代化、精品化、景观化发展。
使用中的困境
但是,小农水建成后,实际运行中却面临一定的困境。
“以前没有用水协会的时候,一到浇地就你争我抢、乱成一团,浇水周期长、效率低。现在有了灌溉用水协会的统一管理调配,全村的地有个三五天就浇完了。 ”庆云县中丁乡文侯齐村党支部书记齐泽领告诉记者。
正如齐泽领所言,很多工程建成后,没有明确的管护主体来管理,使得小农水得不到有效利用。
“有些地方即使成立了用水协会,但由于协调能力不够,也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 ”市水利局农村供水管理处主任孙洪坤告诉记者,由于很多工程是跨村的,一个泵站负责好几个村的灌溉,哪个村先浇,哪个村后浇,这需要一定的协调能力。
除此之外,一些传统的灌溉习惯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工程的有效利用。 “没有了土渠,全是机井架管道或者泵站,只能从固定的出水口出水。很多老百姓不习惯这种灌溉方式,导致水利设施无法得到有效利用。 ”孙洪坤告诉记者,以前只要河里有水,老百姓愿意什么时候浇就什么时候浇,而现在却需要排队等着,有时需要等两三天,致使一些老百姓仍青睐原有的灌溉方式。
效能最大化的探索
为最大程度发挥小农水的作用,除加大宣传力度,积极引导群众适应新灌溉形式外,我市还把工程管护当作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在管理上不断进行探索与创新。
在庆云,齐泽领所说的农村灌溉用水协会成为保障小农水有效利用的“法宝”。协会按照灌溉区域,打破行政地域界限,通过一事一议、民主议事筹集资金,对灌溉设施进行利用和维修改造,并定期公布资金收支情况,接受监事会和群众监督,改变了农民只用水不管工程的习惯。目前,该县已有灌溉用水协会9个,会员村庄达149个。
平原县则在工程管理上想出了好办法,探索出了“农村灌溉供水服务中心+农民用水户协会”的管理模式。在平原县恩城镇的麦田里,每隔50米就有一个出水口,每个出水口上面都标着一个手机号,村民形象地把它称为 “农田灌溉110”。只要老百姓打这个电话,就会有人过来维修。 “农田灌溉110”隶属于平原水务局专门成立的农村灌溉供水服务中心,而在各个泵站灌区,则由用水户成立用水者协会,具体负责农田灌溉的实施。中心通过管理各个用水者协会,让全县大大小小的田间工程都找到了娘家。
而武城县建立了“灌溉服务中心+用水协会+村水管员+灌溉服务队”的管理模式。县水务局成立灌溉中心负责调水和技术指导,具体运行交由协会管理;所有村外主管道由水利局负责,村内管道由村里负责管理。
同时,我市不断加强管理服务,保障小农水工程的运行。由于小农水工程普遍呈现专业性强、技术含量高的特点,大部分工程的维修、养护都需要由专业人员来实施。 “我们要求各县市区都要以机井队或施工队为依托,成立小农水工程维修服务队;凡是有小农水项目的乡镇,都要以水管站为依托,组建专业服务队。 ”孙洪坤说。
□本报记者刘平王倩倩本报通讯员刘吉贵王凡存王龙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