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当前位置:德周刊20140328期 >> 第01版:新闻
将土地流转给村集体,村集体通过统一管理、统一经营、规模化种植,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集体农庄”的闫庄试验

市民在怡农开心农场采摘有机黄瓜。



  □本报记者 王倩倩 刘平 本报通讯员 范会娜
  离城市不远,整齐的田垄,碧绿的庄稼,在地里采一把带着露珠的荠菜,或尝几口顶花带刺的有机黄瓜……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困扰于城市的喧嚣,产生了对乡村的向往,在闫庄村,供人们采摘、体验的开心农场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城里人租用。
  闫庄村位于运河经济开发区近郊,通过将土地流转给村集体,闫庄建起了现代化的“集体农庄”,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土地流转给集体经营


  闫庄村属于典型的近郊村,隶属运河经济开发区运河办事处,人均只有7分地,青壮年多在城里打工,种地的多是50岁以上的老人,种植结构单一,土地收益低,与相邻的其他村子相比,发展落后。
  2012年底,刚刚上任的村党支部书记张景产生了一个新思路:由村集体牵头组建合作社,通过土地流转把村民手中的土地先集中,再进行统一、规模化经营。
  “以前分田到户是为了打破大锅饭,现在土地集中则是为了抱团共赢。 ”张景认为,把分散在农户手中的土地集中起来,按现代农业要求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生产和销售,能有效地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和产出率,从而实现土地效益最大化。
  2013年,闫庄村共实现流转土地1200亩,与此同时,由村集体牵头,闫庄村成立了怡农合作社,合作社对流转来的土地实施规模化种植,集约化管理。村民每年每亩可以得到1500元的租金。
  为了最大化盘活集中起来的土地,怡农合作社将土地分为两类:其中的200亩用于发展都市近郊农业,剩余的1000亩用于发展立体农业。
  

集约化提高农业效益


  走进闫庄村怡农开心农场,刚刚灌溉完的香葱地散发着湿润的泥土气息。每逢周末,开心农场的“主人”就会从城里驱车赶来,给它翻土、浇水,如果哪天没空,一个电话,农场工人可以代为管理。
  据了解,闫庄村已经开发了426块开心农场,这些袖珍小农场每块有1分多地,一年租金就达1200元,比普通的土地流转租金高出十几倍。
  袖珍小农场在为城里人提供体验田园之乐的同时,还提供了绿色无公害的蔬菜。“农场里的作物全都是绿色、无公害,不施化肥,不打农药。 ”闫庄村党支部书记张景介绍,这些农场施肥靠沼渣,除虫靠粘板,完全做到了绿色无污染。
  而距离农场不远处,6座日光温室大棚里,黄瓜和西葫芦已经成熟,可随时供市民采摘,8座拱棚里的茄子和西红柿则刚长出巴掌大的幼苗,不久也将成为市民郊游的首选之地。
  这种带着泥土味儿的体验式田园景观,已经成为比农家乐、观光农业更深入的发展模式,也创造了市民近郊旅游的新形式,颇受市民欢迎。
  走出怡农开心农场,村南一大片竹柳林映入记者眼帘,据张景介绍,由于这里多为盐碱地,如果单纯搞种植,效益很低,所以怡农合作社开发了立体农业模式,除了竹柳树,还套种了玉米、小麦,这大大增加了土地收益。
  经过一年的实践,合作社集约经营的效益已初步显现。眼下,闫庄村亩纯收入达6000元以上,而现代化的高效农场每年可为村集体创造80多万元利润。
  

让村民享最大红利


  闫庄村通过土地流转,提高了收益,最终让村民得到了实惠。2013年底,村民们第一次领到了每亩地1500元的土地租金,闲下来的农民可以进城务工,不愿意出门的可以到合作社上班,一个月有1500元的工资,这样就有了双份收入。 2013年,闫庄村村民人均增收3000元。
  怡农合作社效益见好,不仅村民们口袋里 “活钱”多了,村集体的腰包也是越来越鼓,能拿出更多的钱提高村民福利。在闫庄村,水电费、有线电视费、新农合保险费,都是村里交,村民不拿一分钱。 2013年,闫庄村集体给村民发放福利39万元,养老金24万元,并花费32万元为孩子们购置了全市第一辆标准化校车。
  闫庄村出现了更多看得见的变化。村里的道路修好了,小广场、农家书屋、老年活动室建起来了,村庄变整洁了,村里集体活动多了,传承300多年的高跷又踩起来了,村民们的生活质量显著提高。
  同时,手里有了土地,村集体设想已久的一些大型项目终于可以动工了,据张景介绍,闫庄村准备利用现存的100多亩土地,建一个大型的农贸物流市场。
  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推进家庭经营、集体经营、合作经营、企业经营等共同发展的农业经营方式创新。闫庄村通过土地流转,建起现代化的“集体农庄”,走出了一条村民与村集体双赢的新模式,既保护了农民的利益,又盘活了土地资源,为发展农业集体经营趟出了一条新路子。

  

集体经营盘活农田


  □任立松
  将农田流转给集体经营,可以充分发挥集体经营在规模、效率、技术、市场等方面的优势,是用活、用好农村土地经营权的有益尝试,闫庄村的成功试验,无疑为集体经营提供了一个值得借鉴的模式。
  实践证明,集体经营在推动现代农业发展上大有可为,潜力巨大,在推进过程中,只要瞄准发力点、挖开潜力源,就可以最大程度地盘活农业资源,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在推进集体经营模式中,必须把农民意愿放在第一位,让农民享有充分的自主权、选择权,才能真正赢得农民支持;同时,要让农民掌握充分的议价权,集体经营绝不是集体“一收了之”,它必须以市场为准则,建立在公平、公开、公正的基础之上,给予农民合理的回报和收益,让农民真正享受集体经营带来的好处。

更多>>  德周刊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集体农庄”的闫庄试验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1 版:新闻】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