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间隙,齐河园林场的知青们唱起欢乐的歌。
上 世 纪60年代,知青田秀芳来到齐河焦庙拖拉机分站工作,通过努力,获得“五好驾驶员”称号。
照片中的4个人来自济南实验高中高三毕业班,于1964年到齐河园林场务农,经过10个月锻炼,被评为“四好”生产工作者。
1968年12月21日,毛泽东主席发出号召:“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一场轰轰烈烈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在全国范围内迅速掀起。
运动动员的对象是城镇非农业人口,年满17周岁以上,能参加农业劳动的初、高中毕业生以及社会青年。 1965、1966连续两年,德州、济南、青岛等8市先后动员3002名和4529名知识青年到青海生产建设兵团支边。
随着运动的深入,1969年1月,德州地革委成立了安置下乡青年办公室,负责全区下乡青年的安置工作。各地通过举办各种类型的学习班,运用一切宣传工具,层层发动,“响应党的号召,上山下乡”成为当时学校、机关、工厂、街道的中心话题。
那时,在农村通往城镇的大路上,每天都有成群结队的群众,敲锣打鼓,迎接远道而来的知识青年。有的还开着拖拉机,套上马车,拉着架子车,从农村赶到城镇,为前来落户的下乡知青搬运行李。在这些新的农民到来之前,村里的群众准备好了吃的、住的、烧的,把房子打扫得干干净净,让下乡知青住。
1973年12月12日,德州地革委召开了知青工作会议,制定了德州地区1973—1980年城镇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初步规划草案。计划8年间,全区城镇下乡知青3万人,加上接纳济南市的5万人,共计8万人。这年年底,从北京、上海、济南和本地区下乡、回乡的知识青年达到3700余人。
当时,知识青年上山下乡主要有3种形式:集体插队、回原籍落户和集体所有制的青年农场。集体插队和回原籍落户的,每人补助500元。参加分配以后,全年口粮不低于原粮600斤,食油6斤,每人平均布票25市尺,棉絮票2斤半,作为衣着困难补助。下乡青年与生产队社员同工同酬,男女同工同酬。
知识青年进村后的安排很丰富。第一件事是进行 “三史”(村史、家史、革命斗争史)教育,第一顿饭是忆苦思甜饭,开展的第一项活动是认“四门”(贫下中农的门、烈军属的门、党团员的门、干部的门)、访“三老”(老贫农、老党员、老干部)。很多地方还采用了参观农村阶级教育展览、到地主残害贫下中农的现场开控诉会、请老干部讲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编写村史等形式,提高知青们的觉悟,激发为人民服务的自觉性。
周青馗是1956年在德州出生的,他小时候跟随家人去了东北。 1974年,高中毕业的他被分配到吉林省松江河林业局曙光林场,这个知青点有88人。一间屋子里面有相对的两排东北大炕,一个炕上睡14个人。知青们春夏季节种地,有大豆、玉米、土豆、大白菜等;10月份封山的时候,就充实到农场采伐队,和老师傅们一起用拖拉机从山上往山下拉木头。
1981年4月,各级知青办停止对外办公,至此,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工作基本结束。
□本报特约撰稿人 王德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