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当前位置:德周刊20140314期 >> 第12版:往事
“见麟里”是古代的一个庄,位于今陵县糜镇基山村。清代德平县城的“白麟书院”即取名于此——
古地美名“见麟里”
  

祥瑞之地“见麟里”


  据《德平县志·古迹》记载,见(音xian)麟里,晋武帝(司马炎)咸宁五年(279)白麟见于平原鬲县,因以名里。在基山村西南,有一处古村落的遗迹,民国时叫基山前庄,世传这里是见麟里故地。古时候五家为邻,五邻为里,此处称“里”应是一个人数较多的地方。
  有关白麟的往事一直在这里流传。从前村里有一头正发情的母牛,脱缰后跑进了庄西的野猪坑,它跟里面的野兽交配后生了一只怪物,领回家来。只见这头牛犊:龙头猪鼻,虎背熊腰,牛蹄狮子尾,浑身雪白。有识者大喜道:“此乃白色麒麟,是天降祥瑞啊! ”一时间惊动了鬲县令,他想将其进献给皇上邀功请赏,没料到这白麟是一灵物,眼睁睁的在众人面前隐遁而去,差役们挖地三尺找遍了全村也没有寻到。但是这终归不失为一个吉兆,奇地出神迹,从此这里称为“见麟里”,以示祥瑞。事有凑巧,第二年晋武帝统一了全国,算是应验了。据说后来有人还在野猪坑里见过那只白麟。

追踪溯源“麋鹿镇”

  麒麟的原型是麋鹿,它集多种动物特征于一体,俗称“四不像”,在古代是我国独有的一种动物;麒麟被誉为仁瑞之兽,属四灵之一。《山海经》注解麋鹿的图画说:“有北齐之国,姜姓,使虎、豹、熊、罴。 ”这是关于齐国人最早驯养麋鹿的记载。姜子牙是周朝齐国第一位国君,他在《封神榜》神话中骑的就是麒麟,即麋鹿。
  见麟里处于齐国的西部,村西的野猪坑为史前留下的一片近万亩的沼泽湿地,北岸是《汉书》中记载的笃马河。上古时这里气候温暖湿润,水源丰富,草丰树绿,正是一个麋鹿生活的理想场所。
  在野猪坑南岸的糜镇也有关于麋鹿的说法。明成化年间,德平县令周广游览糜镇广觉寺,在《古塔昏鸦》诗中咏到:“尘迹尚留麋鹿镇,劫灰已冷楚王家”,证明糜镇古称“麋鹿镇”,曾因盛产麋鹿而闻名。
  据史料记载,由于气候变化等原因,到汉末时野生麋鹿已经难觅踪迹,此时的“麋鹿镇”已成为繁华的西平昌城。后来在见麟里意外发现的白麟,应该是野猪坑中麋鹿群的孑遗之物了。
  由麋鹿镇到见麟里,麋鹿摇身一变成了神物,象征吉祥的麒麟文化形象在人们的心目中形成了。

“白麟书院”传美名


  今考证,基山村前的见麟里在历史上先后属西平昌、鬲县和德平县,但鬲县应晚于晋武帝时的建置。西晋鬲县在今德州与陵县之间,从距离上判断辖不到基山,不过,历史上德平东南30里也有鬲城,查《魏书·地形志第六·齐州》有“东平原郡”,注“刘裕置,魏因之”,故此古城应是南朝·宋武帝 (420-422)刘裕侨治的鬲县城;再以基山庙碑佐证,其上有南朝·宋元嘉年中鬲县令冯显在此领导抗洪抢险的记载,可见,基山见麟里应属于这个距离较近、年代较晚的鬲县。
  清代道光二十三年(1844),德平县知事德稜额主持新建的书院落成,根据有关白麟的记载和传说,取“文盛昌明”之义,命名其为“白麟书院”。于是,白麟成了当地兴办教育的图腾,芳名远播。
  如今,春风化雨,换了人间。在基山见麟里西边的古麋鹿镇——糜镇,其中的“吉祥社区”即将投入使用。虽然见麟里的美名早已湮没,但是白麟给人们带来的美好向往却在一步步变为现实。
□齐宝江

更多>>  德周刊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古地美名“见麟里”
  本文所在版面
【第 12 版:往事】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