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当前位置:德周刊20140214期 >> 第01版:周刊
在职提工资,退休有保障,齐河试水村级党组织书记专职化——
以职业化吸引能人当书记



  齐河县晏城街道柳杭店村65岁的裴来庆,村支书当了27年,不过从去年10月份开始,他也跟乡镇机关干部一样,有了 “上班”的感觉。
  带来这个改变的,是齐河推行的农村社区 (村)党组织书记专职化的新政策。裴来庆和全县另外961名村级党组织书记,不但和党政机关公务员一样按时上下班,更重要的是,可以参照乡镇机关人员,按月领工资,退了休,还可以领到 “退休金”。
  与此同时,一批即将从县乡机关公开选拔出来的 “外来书记”,将进驻班子涣散的后进村以及合村并居的新社区。
  齐河县委书记孟令兴对此评价说: “实行农村社区党组织书记专职化,可以从根本上改变过去把农村党组织书记当副业、当临时工的思想,使他们把全部心思用在服务群众上,用在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上。”

  

“好汉子不愿干,赖汉子干不了”

  村支书好不好干?裴来庆很有发言权,老支书直言不讳:“这个活儿,好汉子不愿干,赖汉子干不了。”
  好汉子不愿干,原因很简单:村支书工作点多、面广,上头千条线,下头一根针。大到村集体致富,小到一个家庭的红白事儿,都离不了村支书这个角色,而且很多工作费力不讨好。
  不止裴来庆,采访中许多村支书反映,农村工作压力大、责任重,既要想方设法带群众致富,又要时时把群众衣食住行事事挂心上,工作很累、很苦,却往往得不到上面支持,也得不到下面的理解,受委屈简直成了家常便饭。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村级党组织书记的待遇却并不高,有的一年才领2000多元,而且辛苦打拼多年,退休之后也缺乏保障。
  “有能耐的,出去打工一个月就挣3000多块,谁还愿意把精力放在当支书上?”裴来庆说。但是,也正是由于农村工作的复杂性,能力不强的人,也挑不起这根梁。
  县委组织部副部长客风东告诉记者,随着农村工作任务越来越重,村级党组织书记岗位的吸引力在不断下降,农村凸显村级党组织书记队伍不稳、活力不足、能力不强、精力投入不够等问题,这与农业组织化、规模化、产业化、科技化及农村城镇化的发展形势不相适应。因此,迫切需要提高农村党组织书记岗位的吸引力,引来更多 “能人”。
  推行村级党组织书记专职化的思路便应运而生。

  

工资有提高,退休有保障

  推行专职化后,齐河县962名在职村级党组织书记的工资平均翻了一番。晏城街道李官社区书记梁德宝就是受益者之一。
  他给记者算了一笔收入账:基础工资按月发,每人每月1000元;星级工资每年 “七一”发,自己三星级能领到1200元;绩效工资年底发,最高5000元。 “这么算下来,干得好,一年能领一万八,比过去的8500元多了一倍。”梁德宝说。
  村级党组织书记退职后,也有了更多保障。按照政策,齐河县将实行退职工资与养老保险相结合的方式解其后顾之忧。
  据晏城街道大杨社区书记杨江林介绍,县里将给50周岁以下在职书记统一办理养老保险,以县财政补助为主,个人承担为辅。财政按星补,最高一年能补4000元;个人每年只需承担1000元。如果村支书连续任职10年以上、年满60周岁、正常离任还能从县财政领退职工资,最少的每月领120元,最高每月能领360元。
  待遇提高了,书记们普遍感到有了奔头,也感到身上的担子更重了。齐河县围绕壮大集体经济、联系服务群众、维稳等工作,给党组织书记明确了任期目标和年度考核目标,不但要求书记们公开作出承诺,每年底,还将开展书记述职评议和实绩考核,干的好,享受奖励,干不好,予以免职。

  

县乡机关公开选,支书不限本村人

  “一个村子富不富,村级党组织书记的作用很关键。”县委常委、组织部长沙淑红说。但现实中,由于种种原因,许多村却选不出村民认可的书记。
  客风东告诉记者,这种社区 (村)大致可分两类。一类是后进村,历史遗留问题多、村民关系复杂,选谁都不服气;一类是合村并居后的新社区,虽然住进了一个社区,但仍需磨合,干部只好分而治之,一时难以选出都认同的书记。
  为破解这一难题,齐河县尝试在县乡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中,采用公开考试的方法,公开招选村级党组织书记。
  这些选拔出来的干部,除了照领原单位工资、享受原来的各项福利待遇之外,每年还可以享受5000元的交通、通讯补贴。
  “外来书记”将肩负起融合新社区的使命——在2年任期结束时,组建起一个健全的新班子。表现称职,一般人员可以解决副科级待遇,副科级人员解决正科级待遇;若新组建的班子2年内瘫痪,所有的待遇也将一并取消。
  这个做法契合了农村工作的实际,一举多得: “外来书记”与村民不沾亲带故,和村里的宗族势力、历史积怨及其他矛盾没有瓜葛,更能给村民办实事、办公道事;经过层层选拔的下派书记,能力强,思路活,更有利于带动村民致富;此外,还拓宽了农村选人的视野,畅通了人才向基层流动的渠道,也有利于培养干部、锻炼干部。□本报记者 任立松 本报通讯员 侯刚 郑军 孟翠

多给基层干部送暖风

  基层干部,工作不易:权力不大,责任不小;职级不高,压力不小。他们往往处于社会矛盾的中心地带、敏感地区,干得是“费事活”,吃得是“苦中苦”,受得是“夹板气”。
  但是,党的执政基础在基层,改革的源头也在基层。必须充分调动基层干部的积极性、创造性,改革才能走得稳、走得远。
  理解和支持比什么都重要,切不能将 “向基层一线倾斜”的政策停留在口头上。
  齐河试行村级党组织书记专职化,着力提高基层干部待遇,给基层干部送来了政策暖风,抓住了提升基层党组织战斗力的关键,也给接下来的农村改革架好了桥、铺好了路,意义重大,很有推广价值。
□任立松

更多>>  德周刊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以职业化吸引能人当书记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1 版:周刊】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