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我市发生交通肇事逃逸案464起,其中死亡逃逸案16起,但是经过警方全力侦破,怀着侥幸心理的逃逸者最终难逃恢恢法网——
去年,我市共发生交通肇事逃逸案464起,其中死亡逃逸案16起。逃逸者以为溜了就万事大吉,却最终落入法网。
一起起案例表明:肇事逃逸者,非但不能蒙骗过关,反而会面对更严厉的刑事处罚。
据介绍,去年以来,市交警支队事故处理大队对重大交通肇事逃逸始终保持“严打、严罚”的高压态势,通过创新侦破手段,创造了一起起经典的侦破案例,赢得了群众好评。
48小时快速缉凶
上月中旬,一名环卫工人在路边被一辆疾驰的轿车撞飞,案发5个小时后,其家属才在路边灌木丛中找到了她的尸体,而肇事车辆早已不知所踪。
接到报警后,事故处理大队迅速赶赴现场。此时,现场已遭到破坏,一时目击证人也难以寻找,外加受害者家属情绪激动,办案民警压力剧增。
随后,大队派出十几名民警,分头行动。一路民警迅速将距案发地点200米范围内汽车散落物一一提取,并送往汽车4S店、修理厂进行鉴定,确定车型;另一路民警对事故周边区域的监控进行逐点查阅拷贝,查找肇事车辆轨迹,绘制肇事车辆逃逸路线;还有民警进行走访调查寻找目击证人。
经过了一番扎实细致的工作,大队很快确定了肇事车辆车型,并找到了嫌疑车辆踪迹。最终民警锁定嫌疑人陈某并迅速将其抓获,至此,距案发不足48个小时。
“这起案件的告破主要是做到了‘七快’。”市交警支队事故处理大队政委宋兆明总结道,即出警快、现场集结快、现场勘查快、调查走访快、确定车型方向快、追击布控快、抓捕查控快。就在去年12月份,事故处理大队还创下了10日内连破4起重大交通肇事逃逸案的佳绩。
零口供,证据有力也能定罪
同样一起重大交通肇事逃逸案发生在去年7月17日晚23时许,省道101线黄河涯镇辛庄北村口处。一辆黑色越野车连撞两辆自行车后逃逸,事故致一人死亡,一人受伤。
案发后,民警连夜赶赴现场展开调查。但由于事发深夜,现场无目击证人,受伤人员对事发过程描述不清,且事发路段为乡村公路无监控设备,民警一时未能获取有价值的线索。只在现场提取了零散的汽车散落物,初步确定了嫌疑车辆车型。
而仅德城区范围内,这种型号的车就有674辆,民警只能逐辆排查。当排查到叶某驾驶的该款车时,民警发现该车有明显维修过的痕迹,且车辆更换部件与现场提取的碎片属同一部位。但民警对其询问时,叶某却矢口否认。
因缺乏嫌疑人的供述,案件一度陷入僵局。秉承慎重、充分原则,专案组进一步做了大量证据搜集工作。
经所有证据串联分析,并通过多种方法进一步提升了证据的说服力。最终,8月30日,叶某被依法刑事拘留。
而该案也成为了我市破获的首例“零口供”交通肇事逃逸案,填补了我市“零口供”肇事逃逸案办结的空白。
一串钥匙侦破一起大案
去年11月27日,当马某在家中被抓获时,他仍想不明白警察是如何找上了门。
就在一周前,运河经济开发区三八西路上一名妇女被撞伤,不久死亡,肇事车辆逃离现场。从事故现场遗留的碎片来看,肇事车辆应该为一辆摩托车。但因案发在夜晚,行人较少,附近监控录像效果不佳,案件一时陷入僵局。
而现场肇事者遗留下来的一串钥匙给案件带来了转机。钥匙上的一张蓝色磁卡引起了警方的注意——这可能是一张在小区电梯内使用的磁卡。警方通过对小区逐个排查,最终找到了这张蓝色磁卡所属的小区,并从中找到了卡片所有者的个人信息。
抓捕前,警方用这串钥匙顺利打开了肇事者马某的地下室,找到了肇事摩托车,随后将马某抓获。
据了解,2013年以来,事故处理大队共受理交通事故案件5367起,现已结案4562起,结案率达85%。而大队先后收到社会各界群众感谢信17余封、锦旗20余面,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本报记者尹晓燕本报通讯员杨华振王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