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勷鉴定的《书经去疑》
孙勷 (1655—1739),字子未,号莪山,又号诚斋,清代德州东柳村(今陵县经济开发区孙家洼)人。 24岁夺得山东乡试第一名;28岁考中进士,钦定第五名。后入翰林院,授庶吉士,散馆授检讨,官至通政使司右参议。
不结交权贵但奖掖后生
孙勷为官42年,从不趋炎附势,也不傲视贫贱,并能积极培养和激励后生,博得朝野上下的一致肯定。雍正元年(1723)以后,权臣隆科多与年羹尧,为了达到结党营私和把持朝政的目的,都曾将孙勷列入拉拢对象,但孙勷都未加理会。
一次,年羹尧在回京途中单独接见了孙勷。临别,年羹尧嘱咐孙勷要另找时间详叙。孙勷回京路过年府时,守门人力邀孙勷进门少坐,孙勷以有急事为由,迅速离去。
孙勷虽然不结交权贵,但在提携后人上却是不遗余力。在他督学贵州期间,经常到各府巡视,改革过去的陈规陋习,使黔地迅速形成好的学风。他还选拔了一批优秀学子,集中于黔阳书院,亲自授课。同时,他对家庭经济困难的优秀学生,给予适当的经济补助。正是孙勷在贵州的不凡表现,让贵州巡抚刘荫枢感动并密报朝廷,他才得以升任通政司参议。
有一名叫张江的进士,在进翰林院时,有人嫉妒他的才能曾设法阻挠。孙勷在朝堂上为张江大声呼吁,“百川 (张江字)进不了翰林院,还有什么公道可言”?同僚劝孙勷不要因为别人的事而得罪人,但他却回答说:“我出身乡野,蒙圣上恩宠,赐我名誉地位,我所以不避嫌疑,直言不讳,正所以报圣上对我的厚恩。 ”
孙勷64岁(1719)时升任大理寺少卿,居正四品官阶。也就在这一年,以保举白璜、阿锡鼐、陆经远、邹汝鲁、俞化鹏、杨名时等为总督、巡抚或学道、布政使,上书表扬知州李朝柱,被吏部以所举人员过多过滥为由,降两级调用。直到67岁,孙勷才得以补授通政使司右参议,3年后以年老告退。
既有忘年交也有忘年恋
孙勷善于发现和奖掖后生的高贵品德,使得他的晚年生活丰富多彩。远在千里之外的扬州怪才郑板桥慕名拜访,与之结为忘年交。居住开封城的徐州女诗人章秀,越过年龄鸿沟,成为其晚年红颜知己。
郑板桥对德州籍官僚孙勷真诚奖掖后生的品德非常钦佩,曾两次到德州专门拜访已赋闲在家的孙勷。
第一次拜访是在雍正三年(1725)。当时仅是秀才身份的郑板桥,慕名前来拜谒刚刚辞官归里的孙勷。孙勷并未以年长位高而慢待这位以卖画为生的穷秀才。两人一见如故,成为忘年之交。郑板桥即兴作兰草一幅,用六分半书题诗留念:“屡劝诸儿莫做官,立官难更立身难。一门自有千秋业,万石高风国史看。宿草栽培数十年,根深叶老倍鲜妍。而今归到山中去,满眼名葩是后贤。 ”上款:“画盆兰送大中丞孙丈予归乡。孙莪山前辈,讳勷,德州人,进士,通政司右通。文章满天下,子孙科甲,无莫先生泊如也。 ”下款:“此雍正三年(1725)事也。 ”
乾隆三年(1737),已经高中进士的郑板桥在离京南归时,再次来德州探望孙勷。孙勷向郑板桥表示祝贺并给以勉励。45岁的郑板桥又在他绘的兰花上题诗:“栽的盆兰返故乡,天家雨露郁苍苍。今朝满把兰芽出,又喜山中气候长。 ”题额为:“后十三年过德州,公年八十二岁,子孙满堂,复出是图索题,又书二十八字。 ”
孙勷与女诗人章秀的忘年恋,也是当时很多文人津津乐道的事情。据说章秀是居住在开封的徐州人,从小受父母的影响读书识理,并能写诗。她最初嫁给了一个做小生意的商人,后嫌丈夫整天忙忙碌碌脑子里只是装着如何赚钱的生意经,主动提出离异。康熙四十六年(1707),身为贵州学正、65岁的孙勷路过开封,经人引荐与章秀结识。两人以诗唱和,相见恨晚,遂成佳偶。婚后,二人“倡随甚相得也”。史书中关于这个故事,只有这一点简单的记载。只知道,后来章秀与孙勷的感情很好,章秀和大学士王士禛的3首绝句诗被收录在王士禛《古夫于亭杂录》中。
既要姓孙也想姓李
孙勷本来姓李,是江南长洲商人李文科的儿子,自幼聪颖异常。 8岁时,被卸任知县德州人孙继路过其所在私塾时发现。孙继是顺治十二年(1655)进士,被分配到江南长州做知县。史书记载,“孙继罢官侨寓,闻邻家读书声,异之。往视见二童子,方八九岁,孙顾而叹曰:‘是儿名位过吾远矣’”。经与其父协商,让李勷拜自己的长子孙云锦为父。李勷由此改名为孙勷,11岁时随嗣祖父来到德州东柳村,受业于嗣祖父和德州州学,后考取进士走进仕途。
孙勷因过继的原因,面临两个家庭关系的处理与协调上,要比常人付出数倍的努力。他的生父母和哥哥,同他随嗣祖父北迁一块来到德州落户,三弟则由长洲的外祖父抚养。来到德州的第二年,他的生父母又生了一个儿子。两种身份的爹妈都在一个村子里住着,要使大家和睦幸福,确实不是件容易的事。但孙勷“事所生及嗣父母,爱敬曲至,终身如一”。他用自己的诚挚和孝心,赢得了大家的认可。
史书记载,康熙六十一年(1722),德州大饥,孙勷“贷于官得米百余斛,以济族人、亲友之无储者”。 “嗣母病思苹果不得,公自京遣人驰至,不及尝矣。闻讣痛绝,遂终身不食苹果。 ”“叔弟早殁,翼其孤,官至县令。季弟性格不治生产,给之田,又数负租赋。……弟性下急,语多抵牾,不逾时,辄召慰之曰,吾性过急,弟得毋苦耶。每食必呼与俱,即不至,使子弟往遗之,率以为常。 ”嗣父母亡,他均回家守制。
在对待生父母一边,孙勷总觉得因改姓孙很对不起自己的列祖列宗。曾想改回李姓本姓,遭到生父李文科的呵斥。李文科去世时,孙勷因没改成李姓,每说到此总是泣下沾襟。生父母亡,他均回家守制。他曾几次发誓,要为李氏祭主。他的儿子中,后有几个改回李姓,返回长洲居住。孙勷一生中与长洲老家的李氏族人,始终保持着密切联系。
谦虚谨慎为人低调
孙勷小时聪颖,其兄李励比他还要聪明。孙继曾授他们以《滕王阁序》,李励一过即诵,孙勷得三过亦如流水。
孙勷12岁时,与李励一块考入德州州学,成为秀才。孙勷18岁时,比他仅大一岁的长兄李励过世。孙勷21岁时参加了康熙十七年(1678)的乡试,结果落榜。但本届解元淄川人毕世持却送来书信称:“仆谬为举首,而子未乃尔见遗。闻捷之日,不以为喜,乃泣下沾襟也。 ”由此,足可看出孙勷在当时的影响之大。
孙勷诗文皆精,尤其文章出众,但他做人却是严谨低调。有人说他的文风很像唐宋八大家的王安石、曾巩,蒲松龄更是称其为“海内宗匠”。德州先贤卢见曾,将孙勷与大诗人王渔洋相提并论,说他在文坛的地位就象王渔洋在诗坛的地位一样,无人能与之相比。乾隆五十五年(1790),德州进士封大受,对孙勷的文章风格同样给予了高度评价。
孙勷始终坚持低调做人。他在 《鬲津草堂绝句诗序》中说:“余性不近诗,往往慕而为之,辄以不能工而止。 ”他在《莪山公自叙墓志铭》中称:“予无似承祖宗世泽,窃科甲官禄前后四十年,在家在邦无一事可述者。 ”在写到不请人为己撰写墓志时说:“况余官不过少卿,历士以来,碌碌与常人等,其不足以辱名笔而欺寸心也。 ”
□本报特约撰稿人 张明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