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县卫氏博济医院旧景。
德县卫氏博济医院,是民国时期美国驻天津基督教公理会设在德州的一所教会医院,也是鲁西北第一次出现的与西方文明接轨的现代意义上的西医院。
在其存在的25年中,德州一带的百姓对西医西药有了完整的认识。该医院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多次遭到日本侵略者的破坏与掠夺,最后被强行关闭。但这所医院带给德州人的记忆,是无论如何也抹不掉的。
医院分“男女”,经费靠资助
早在1885年 (清光绪十一年),美国驻天津基督教公理会利用卫运河的交通优势,在恩县庞庄 (今武城县郝王庄乡庞庄)设立教堂,附设医院。由美籍牧师兼医生亨利·波特及美籍犹太人德富兰医生主持医院工作。
津浦铁路通车后的 1916年,美驻天津基督教公理会,为借用铁路交通优势扩大教会势力,果断把恩县庞庄的教会医院与学校一块迁来对周边辐射力较强的德县。教会在德县城东郊(现德州市第二中学所在地)购买300亩土地,建成大小楼房十余座,平房若干所,分设医院(卫氏博济医院)、学校(博闻男子、卫氏女子中学,护校)和教会住宅3处,取名三育村。三育村建筑分为医院、女子中学、美教会住宅、男子中学4部分。
德县卫氏博济医院位于三育村西部,坐落在医院区域中央的主体建筑为一座三层楼房和一层地下室,整个建筑面朝西南。全楼分左右两翼,左为博济女医院,右为卫氏男医院,合称德县卫氏博济医院。
德县卫氏博济医院一楼为综合门诊和外科热敷治疗室、化验室、药房等;地下室设有太平间和部分仓库库房;二、三楼由中间分为男女病房,床位各50张。二楼中央设有问事处。三楼设有少量结核病房,以木架装铁丝网为墙与其它病房隔离。主楼以外,还建有手术室、消毒室、职工饭厅等。
德县卫氏博济医院的基金、投资及日常经费,来源于美国基督教公理会及一些不定额的私人捐助。在中国,天津马场道53号基督教公理会审计处,全权受理其日常事务。
美籍工作人员的薪金由美国教会供给,月薪约在250美元左右。中国医师的薪金约120—150元旧币,护师(士)、化验师(士)、药师(士)、等约在35—50元旧币,普通工人、技工在15—35元旧币之间,均由医院供给。
德县卫氏博济医院的工作人员约100人左右,中、外医师约20人,多数有大学以上学历。护士长及护士约20余人,均为专科学校毕业。护士实习生约30人,均是本院护校的在校学生。其他工作人员30多人,多为行管和后勤人员。医师每年要定期去北京协和医院考核一次,合格者医院方可进行留用,否则另行安排。护士每年在本院考核一次。
英文写病历,不准亲友陪床
德县卫氏博济医院的一楼综合门诊(包括内、外、妇、儿四科),每周六天门诊,急诊科不分昼夜。患者就诊或复诊,经挂号后,凭挂号券交病历候诊。所用病历由护士传递,大夫均用英语书写病历。每日门诊一般100人次左右。
附设的外科热敷治疗室,负责门诊的小手术、换药及针剂注射等。医院无血库,只能临时代患者寻找血源。X光室和药房合并管理,有小型X光机一台。药房常备药品约400余种。当时的药房以原料药物为基础,按协定和传统处方配制,药品均按英文字母顺序放置。原料及药品,主要通过美国的科发,德国的谦信、拜耳等多家公司在中国上海、天津等地代理商订货购进。
德县卫氏博济医院病房分为内、外、妇、儿等科。内科只限于药物治疗及注射、输液等;外科可做阑尾切除、截肢等手术;妇产科除接生外,还可做剖腹产、子宫摘除等手术。
医院病房中按床位设置的优劣分成3个等级。其住院费分别按等级每日交纳 0.5元、1.5元、5元(银元)。一、二等病房设在三楼,住院病人大多是少数有钱人及政府高级官员;三等病房设在二楼,均为普通床位。按规定每天由护士整理床铺一次。
患者住院按病情不同,分别由病房护士安排入院。进入病房前,除病伤不能沐浴者外,一概沐浴,换穿住院衣服。入院后建立住院病人床牌,由住院医师制定病人饮食种类和治疗与护理方案,并取标本做四大常规检查。
病人住院期间,生活和护理完全由医院护理人员负责,不准亲友陪床和随便探视。病人的一日三餐,由伙房定时供给。医院还雇有专人饲养奶羊,按时供应病人羊奶。住院手术一般隔日一次。病人的饮食起居和病情变化由护理人员负责记录。
德县卫氏博济医院的患者须由住院医师许可,才能办理出院手续。病人出院后,护士要立刻整理和清洁病人用过的床铺,对病室进行消毒。
德县卫氏博济医院的工作服装:医师为白色卡其布开领大衣,腰前两个明兜,不戴帽。护师(士)外衣为白色平布紧领、紧腰连衣裙式服装,着软底白色布鞋,白色过膝筒袜。实习护士为白色平布圆领或小开领短袖上衣,外套蓝白线十字交织的平布缺袖罩裙,帽如护士,但不系黑卡,鞋袜与护士相同。护理工人为藏蓝色平布紧领大衣,穿软底鞋,一般不戴帽。病人为白色平布对开襟系带代扣单衣,便裤,棉衣为藏蓝色外套,内衬软布棉胎,便于更换洗涤。
医院附设“苏氏护校”
德县卫氏博济医院附设一所护校。开始由美籍苏文瑞女士主持创建,故名 “苏氏护校”。学制四年,招收初级中学以上文化程度的学员,女生为主,兼收少量男生。教学课程有生理解剖、细菌、药物、应用护病技术、内科传染病护理、外科护理、急救术等,由各科医师轮流执教。学生除听课外,还去病房进行护理实习。在实习期间,每人配备怀表一块,以记脉搏、呼吸次数。这所护校教学质量较高,在中华护校全国会考时,其成绩多次名列前茅。
苏氏护校学生毕业后或留本院,或去北京、天津、济南等地的教会医院工作。
德县县城沦陷后的1938-1942年间,卫氏博济医院下属的苏氏护校虽受到一定影响,但仍招收了40名女生学员,在病房进行培训。
苏氏护校历任校长有苏文瑞、于淑安、陈俊华、笛荷莲等。其中陈俊华系北京协和医院高级护校毕业,是由卫氏博济医院特邀来校任职的。
医院变成侵华日军指挥部
日伪统治时期,日本法西斯侵略者碍于美国的军事实力,虽然不敢明目张胆地关闭德县卫氏博济医院,但对医院进行了严密监视和控制。
他们一方面禁止医院收治八路军和国民党军队的伤病员,禁止医院的药物外流;一方面又幻想将其变成为日本侵略军服务的医疗机构。但具有正义感的外籍医师和具有爱国精神的中国医护人员,坚持不与日本人合作的态度,在长达3年半的日军的淫威下,默默从事着自己的工作。
侵华日军屡以查验户口、良民证、旅行证、身份证和搜查反日分子的名义,对美籍人员进行刁难,干扰和破坏医院的工作秩序,使医院的工作受到极大的影响。
1941年12月8日,日美太平洋战争爆发,院长孔美德及美籍人员被日军集中于山东潍县,作为日美战俘交换回国。德籍犹太人包林接任院长。不久,医院被日本军队强行关闭,三育村的所有建筑物均被日军作为其指挥机关、特务机构的驻地和营房,成为日军在德州的大本营。
为此,日军还专门修建了德州历史上最早的两条水泥路,即三育村至肖何庄飞机场路和三育村至德县发电厂路。包林去天津马大夫医院工作,全体人员自行解散。伪新民会日本人小川贯一掠取医疗器械,纠集部分人员,建成所谓的“德县新民会诊所”。至此,德县卫氏博济医院已变成了人们心中的一段辛酸历史。
抗战胜利后,我党为了军事斗争的需要,于1946年6月11日将卫氏博济医院和博文中学校舍连同德州火车站、德县兵工厂一起拆除。 1952年,德州市人民政府又在卫氏博济医院和博文中学旧址上建起德州市第二中学。
□本报特约撰稿人 张明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