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德州运河码头。
自隋朝开通京杭大运河后,特别是元代运河南北贯通以来,德州就成了沿河的四大漕运码头之一。当时人们称德州城内是“车舟所会,食货集散”,运河码头上“漕粮船挤、游人如织”。
德州段运河,汉代称“屯氏河”,隋朝叫“永济渠”。元十九年(1282),济州河开通后,德州就成了通往北京的水陆要冲。因河南、河北、山东、江苏、安徽、浙江、江西、湖北、湖南等九省,其进京的水路、旱路均需经由德州,是九省进京之要道故称“九达天衢”。为此,早在明初就在米市和西关(现桥口)之间的运河古桥(广宁桥)边,修建了“九达天衢”牌坊。
德州的码头,从历史上看大体分三种形式,即“分散型”、“相对集中型”、“集中型”。这些形式的码头布局,都是根据不同的历史时期,运河的变迁而形成的。
最早,运河自老河口(胜利桥处)进入德州后,根据河岸上商埠和地域物资文化的需要,而沿途设立码头。如过了老河口后,上码头、豆腐巷、盐店口等处均是码头。自老河口到老虎仓,沿河不足10公里就有十余个码头。这么多的码头,而且多是原始性的码头,它们却忙而不乱,各司其职的工作着。可只是些散而不乱的自然码头,形不成港口的规模,只能属于“分散型”码头格局。
清雍正四年(1726),运河改道至现在运河的位置。河道距城远了,虽城市的安全得到了保障,但对城市的发展却带来了诸多不利,运河码头也随之进行了重新布局。由于原旧运河南部的几个码头停用,老河口“上码头”的任务更重了,承担了更多物资的装卸,成了吞吐量较大的“商业码头”。
由于距城池较近的诸多码头均失去了作用,使大多数的客货资源集中到了西关一带。“西关码头”承启了原大西门码头的作用,成了德州的“综合性码头”。
运河改道前,西关街地处九省御路,是进出德州的咽喉。运河改道后,西关迅速发展,很快形成了各种设施齐全的服务网络,成了德州客货集散的中心。
运河的改道,北厂老虎仓没受到影响,官用码头的作用没变,依然繁华如初。德州的码头,就由原来十几个浓缩为3个,由“分散型”变成了相对集中的码头格局。这样的布局坚持了百余年。
清咸丰五年(1855年),因黄河在铜瓦厢决口而改道,运河逐渐被淤塞,加之,海运逐渐兴起,致使河运逐渐衰退,北厂的粮仓移到了城里,“北厂码头”消失了。
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漕运全线停止,1912年津浦铁路全线通车,“西关码头”也开始萧条了。1902年秋,德州北洋机器制造局(兵工厂)开始修建,1904年10月正式投产。 1926年2月,军阀张宗昌将兵工厂迁至济南新城兵工厂。 1937年,日军占领德州后,此处又成了日本侵略军的军营。
自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起,原上码头的商业码头被驱散。先是被“兵工厂”的码头取代,后来又成了日本侵略军的码头。民间运输不允许靠近,就是装卸些民用物资,也需在刺刀和棍棒下进行。
从清雍正四年(1726)到日本投降 (1945),德州就一直沿用着“官用码头”、“民用码头”、“军用码头”相对集中的格局。而且,这些码头显现了原始港口的雏形。
1945年日本投降,所谓的“军港”回到了民间,因此处有铁路,码头修的又较先进,所以,各种物资的装卸、转移等,自然而然地移到了原德州港口的区域。
1946年德州解放,因当时周围的城市均没解放,人民政府对河道、铁路进行了封锁。 1948年,石家庄、济南、沧州等城市解放后,政府号召恢复生产。在建设新中国的高潮中,一个现代化的港口,在老河口至老电厂处兴起了。
清末民初,天津—德州—临清段的河道弯曲,水势迂缓,虽舟楫畅通,可仅能航行载重80吨以下的木船;德州至天津间河道,仅可航行吃水较浅的小火轮。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多次拨款修建码头、调直河道。到上世纪60年代中期,山东航运局德州港已初具规模。搬运操作由肩抬、手推、人拉迅速发展到了机械化的作业;河里的船舶由人拉、篙撑迅速发展到了拖轮牵拉。德州港口岸线近千米,装卸码头10余座,货场面积约10万平米。拥有木船500多条,小火轮30多艘。港区每天都有七、八十艘船靠岸,昼夜装卸,时时有船起航,日吞吐量最多时达万吨。相继建起了造船厂、医院、学校等配套设施,具备了现代化港口的规模。
1965年,德州港年吞吐量达200余万吨、客运量达2万人次以上,为德州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可惜的是,由于沿河工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尤其是上游建成岳城水库等各类水利工程后,运河水源被控,致使逐渐枯竭。上世纪70年代末,运河干涸,航运被迫停航。
古城德州近千年的航运史终结了,朝气蓬勃的航运事业停止了。但是大运河还在、无形的资源还在。相信古老的大运河肯定还会再为民造福!
□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