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张艺:弹琵琶的“张小白”











  5月底的一天,德州学院音乐厅舞台中央,一位身形窈窕的女孩怀抱琵琶,投入地演奏着《十面埋伏》,千年之前战场上的金鼓声、马蹄声、刀枪剑戟声仿佛扑面而来。这位女孩,就是本期“潮人类”采访对象——张艺。

与琵琶注定的缘分

  张艺与琵琶的缘分,从出生便注定了。她的母亲,年轻时爱好并学习琵琶;她的姐姐,是一名专业琵琶教师。8岁那年,小张艺抱起琵琶,从此张艺的成长便天天有琵琶相伴。
  张艺说,学习琵琶,自然有一番难忘的艰苦。9岁那年夏天,气温三四十度,知了在树梢烦躁地鸣叫。张艺在一间闷热的屋子里练琵琶,姐姐就在隔壁,时刻用耳朵监督着她,一旦发觉琵琶声停了,姐姐就会过来督促她继续练琴。
  那时候,张艺每天都必须练10小时以上,“蚊子叮着我,我都不敢停下来赶蚊子,只能忍着。 ”琴弦磨得她的手指钻心地疼,好多次,小张艺弹着琵琶,眼泪止不住往下流。
  在一天天的刻苦训练中,张艺的演奏水平快速进步。当她自己流畅地弹奏出人生第一支乐曲《阳春白雪》时,她觉得之前付出的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
  2009年,张艺考入德州学院音乐系,师从田屹老师学习琵琶。自己的琵琶事业也在这一阶段频频开花结果,轻松摘得多个省级大奖。采访时,张艺翻过长满茧子的双手告诉记者:“琵琶早已融入我的生活,成为我身体的一部分。 ”

“张小白”在囧途

  张艺的外号叫做 “张小白”,因为朋友们都觉得她 “二”、“呆”、天真懵懂、不谙世事。但是这个“小白”姑娘,为了追逐心中的琵琶梦,却多次孤身一人走南闯北,其中还发生了很多“惊心动魄”的故事。
  大三时,张艺决定考首都师范大学的研究生,于是便一个人踏上了北上的列车。
  在北京,为了省钱,张艺住在阴暗破旧的地下室,晚上吓得睡不着觉,就用椅子顶住房门,睁着双眼望着天花板到天亮。
  “张小白”是如假包换的路痴,冬天夜里十点多,她在老师家上完课后,找不到回住所的路,在街上徘徊了两个多小时。
  她说,当时耳边一直循环着《北京,北京》,“有很强烈的想哭的冲动,感觉偌大的北京城没有一盏灯是为我而亮的,自己就像是一片落叶孤零零地飘在寒风里,特别无助。但她心里告诉自己,一定要坚持住、坚持住。 ”
  考研成绩出来后,几分之差让张艺与首师失之交臂,被调剂到广西音乐学院。由于对这所学校不了解,张艺听从老师的建议,决定去一趟广西看看这所学校。
  这次的南下,让张艺最难忘的,是回程之旅。本来她打算坐飞机直接回济南,但没有合适的班次。张艺在一家旅行社咨询时,老板建议她坐长途客车回济南,他对张艺说:“保证一天到济南。 ”张艺就毫不怀疑地买票了。
  没想到发车之后,张艺才得知这趟车是开往河南郑州的,而且在路上开了整整两天两夜。两天的时间,心情沮丧的张艺基本上没吃过饭,饿了就喝点水,车里拥挤的空间也让她无法安心入睡,再加上手机没电了,无法与家里联系,张艺只能自己默默坚持着,一心盼望到达终点的那一刻。
  走南闯北的经历,让张艺发现自己性格中坚毅的一面。张艺说,没有这些,她都不知道,自己这个别人眼中的“小白”,还真的能克服自己以前想都不敢想的困难。

“张小白”的梦想

  大学期间,张艺与姐姐一起,开了一家音乐培训机构。没课的时候,她就会来这里教孩子们弹琵琶。张艺说,如果可以,她毕业后想当一名琵琶老师,“我喜欢陪孩子们弹琵琶,看着他们,就像看到了小时候的自己,我希望自己能帮他们走得更远”。
  如今,正读大四的张艺即将离开校园,她坦言,面对毕业,自己有些迷茫,“工作还没定下,也不想去广西那所学校,自己有些犹豫,不知道以后的路会是怎样。我每晚都会去操场跑步,为了锻炼身体,更为了减压。 ”
  前不久,张艺报考了公安部门的事业编,算是对自己儿时关于女警梦想的回望。
  记者希望,无论最终选择哪条道路,这个单纯善良的姑娘都能获得幸福快乐。

潮人档案

  姓名:张艺
  生日:1991年5月20号
  星座:金牛座
  血型:AB型
  身高/体重:165cm/50kg
  爱好:听歌、逛街、羽毛球
  最喜欢的食物:所有辣的
  最喜欢的电影:能让我大喜大悲的电影都喜欢
  最喜欢的歌手:杨宗纬
  所获得的荣誉:山东省第四届民族器乐大赛一等奖;山东省第五届民族器乐大赛二等奖;山东省青少年器乐电视大赛二等奖。
□本报记者 张晓航 见习记者 秦超 张莹

更多>>  德周刊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张艺:弹琵琶的“张小白”
  本文所在版面
【第 12 版:潮人类】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