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子德正向客户推荐今年刚上市的春茶。王琰 摄
在德百物流批发城鲁北茶都, 200多家茶叶批发商铺,其中一半以上的茶商来自福建安溪,这里成了安溪茶商在德州的聚集地——
春茶上市不久,茶叶又迎来了销售旺季。夏日来临,不少单位提前采购起了降温茶。细心的人会发现,自己喝的茶很多来自远在千里之外的福建安溪。在德州整个茶叶市场,福建安溪人销售的茶叶占据了市场的近6成。
而就在德百物流批发城鲁北茶都, 200多家茶叶批发商铺,其中一半以上的茶商来自福建安溪,这里成了安溪茶商在德州的聚集地。他们操着一口 “闽南普通话”,千里之外的安溪老家,祖辈耕种的茶山为他们提供充足的货源。安溪茶商怀揣着怎样的梦想从家乡来到陌生的德州,创业期间又有着怎样的故事?
茶山里走出的80后
5月28日上午,林冰山正操着一口正宗的 “闽南普通话”向客户介绍店里的铁观音。从他们的交谈,可以听出这位来自铁观音茶发源地安溪西平镇的80后小伙,显然已经形成了自己的一套营销策略。
2010年底,林冰山跟同乡一起来德州发展。让他萌生这样想法的是德百物流的工作人员带去的一纸鲁北茶都的规划效果图。紧靠小商品批发市场、依托德百物流园区、临近高速路口,人流多、物流便捷、交通便利让林冰山为之心动。实地考察之后,大学毕业没多久的林冰山决定与妻子一同来德州创业。
从小的耳濡目染,让他对茶叶并不陌生,用他的话说,他是用茶水浇灌出来的,从骨子里就透着茶叶的气质。 “在茶乡长大的孩子,从小就在茶园帮大人干活。”通过严格的考试,林冰山现在已经是一位专业的评茶师了。
对于茶叶,比林冰山还要小3岁的颜子德出道反而更早。17岁初中毕业就随家人一起做起了茶叶批发,而德百物流的招商给颜子德提供了一个可以自立门户的机会。
“之前虽然做生意也去过外地,但来德州算是出的最远也是最久的一趟门了。”忙于前期创业的颜子德去年就没能回家过年。
对于选择来德州创业,颜子德也是经过慎重考虑的,广东佛山、山东蓬莱、天津等各地他也都曾去考察过,对比这些城市,颜子德认为德州竞争压力相对较小,给年轻人留出了更多的发展空间,更适合他的创业。
走遍鲁北茶都的整个街道,一半以上的商户来自福建安溪,而他们又多是80后的年轻人。父辈在家种茶、产茶,年轻人外出闯荡经营,这显然已经成为了他们当地世代延续的一种经营模式。颜子德对记者说,“在我们那里,如果年轻人不出门闯荡,别人都会觉得奇怪。”
从零客户到年销三四吨
占灿平同样来自安溪,比起林冰山、颜子德他有更丰富的创业经验。 16岁就只身前往广东汕头创业,经营五六年后又转战广东梅州,汕头、梅州的店铺都步入正轨后,均交由他的3个妹妹分别来经营。
在他的大家庭里,占灿平一直扮演先锋者的角色, 2010年底,他又来到德州重新开辟市场。 “这边批发茶叶的店铺都集中在一起,比起先前单个店铺创业显然更具优势。”占灿平对来德州创业充满信心。
到德州后,实战经验丰富的占灿平率先发现了商机。在有着200多家茶叶批发商铺的鲁北茶都,没有茶叶包装的销售。于是占灿平在做茶叶的同时又租下另一间商铺做起了茶叶包装。
初来乍到,如何招揽客户,这对有着丰富创业经营的占灿平来说同样是个难题。
占灿平用了最 “笨”但是最直接的推销方式,扫街式地挨家商铺推销自己的商品。好在德百物流时常会派出大巴车带领外来的商户下县推销自己商品,有了这种对德州市场的不断熟悉,占灿平就自己开车到县城甚至到周边的河北地区推销自己的商品。
这样的推销并非立竿见影,甚至时常会遭受冷遇。
“最初一个月卖出茶叶不到100斤,油钱却花了几千块。”但两年多时间下来,占灿平已经拥有了百十家自己的固定客户,每隔三四天就要补充几百斤的货。不光是茶叶,茶叶包装也因物美价廉广受德州茶叶商铺的欢迎。
虽然生意有了很大的转机,但占灿平依旧没停下脚步, “这两天在修车,不然我现在肯定在县里跑业务呢。”占灿平边泡茶边对记者说。
比起占灿平的这种传统的推销方式,颜子德显然更热衷于网络营销。淘宝网、拍拍网上都能见到颜子德新开的网店。
这位年轻人以低廉的价格、齐全的茶叶品种,年销茶叶可达7000斤。颜子德还以自己的优秀表现拿到了德百物流评比的“2012年度优秀商户”的荣誉称号。
“打算待个十几年”
比起颜子德的孤家寡人,同样来自安溪的刘昆明来德州前显然有更大的忧虑:儿子的上学问题。
没有德州市户口,外来人口的身份意味着要上小学的儿子小伟要拿更多的借读费;此外,一南一北,文化的差异,方言沟通的障碍,让刘昆明一度觉得小伟没有办法适应这边的环境。
为解除刘昆明的顾虑,德百物流在没让刘昆明拿一分钱借读费的情况下,让小伟进入了德开小学。今年9岁正读二年级的小伟,现如今已可以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学习成绩从最初进学校前摸底考试每门20多分,达到了现在的八九十分。这让刘昆明比多拥有几个大客户都觉得满足。
不仅刘昆明解除了后顾之忧,很多商户家年纪小还未能上小学的孩子也都开始读幼儿园。
“我们为了给商户提供方便,创办了自己的幼儿园。”德百物流工作人员对记者说。
在这里,德百物流大管家式的一体化服务让他们解除了后顾之忧,更快地投入到了招揽客户中去;在日常生活中,他们之间彼此熟悉,丝毫没有身处异乡的陌生感。
“这边的生意现在做得还不错,孩子也能接受好的教育,我们打算在德州待个十几年,把生意做大做强。”采访最后,刘昆明对记者说出了他的心声。
□见习记者 尹晓燕 本报通讯员 苑德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