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储运站。
拔麦子。小麦成熟后,为了防止麦子留下根,不方便下季生产,也为了多获得一些柴火,德州的农民经常用手拔。先拔下两束麦子,把麦穗端接在一起,然后一拧,便连在一起,当绳索用,其他麦秸拔起放在上面,捆扎起来。摄于1890年。
小麦播种,摄于1890年。
扬场。先把作物晾晒干,然后用石碾反复碾,使作物和秸秆分离,剩下的秸秆挑成麦秸垛。摄于1890年。
大运河的开通,使德州成为南北水陆交通的枢纽, “控燕云而引徐兖,襟赵魏而带溟岳,神京藉为咽喉,漕艘由之通达”。(明陈亮彩 《重修德州城记》)
这种特殊的地理位置和便利条件,使德州成为历代仓囤和驻防重地。早在金天会七年 (1129年),德州就设置将陵仓,由御河运豫省粮。元朝至元十九年(1282年),开通州河、会运河后称大运河。当时,临清至天津段称御河,也称卫河。改将陵仓为陵州仓,德州成为御河漕粮的重要基地,并在德州设置捕盗司、达鲁花赤、监支大使等官职,驻扎大量军队统管漕粮运输和安全。
明建都北京后,只有河北、山东、河南、江苏、安徽、浙江、江西、湖北、湖南九省对北京有运粮任务,所以德州又有“九达天衢”的美誉,曾在大运河边修建过 “九达天衢”牌坊。
明永乐十三年 (1415年)开始,中央户部在运河沿岸的淮安、徐州、临清、德州建水次仓,德州水次仓即是在陵州仓故址上兴建的,名曰广积仓,水次仓收贮山东、河南两省的漕粮。至宣德五年 (1430年)各处仓廪建成,卫军轮班递运南粮,淮安卫军运至徐州水次仓,徐州卫军运至临清水次仓,临清卫军运至德州水次仓,德州卫军运至通州仓存贮。明代与德州水次仓同时兴建的还有常丰仓,贮存留德州各项支用之粮。德州水次仓归户部分司管理,常丰仓归德州管理。明正统十四年 (1449年),水次仓迁至城内南门东街,明崇祯元年 (1628年),将长丰仓并入,合称常德二仓。
到了清朝,该仓成为标准的军粮库,专门每月为满蒙旗兵和运粮绿营兵发放兵饷。清雍正八年 (1730年),在卫署前建立军粮库24间,称德州卫新仓,用来存储德州左卫屯垦的粮食。第二年,在州署东侧修建了粮库120间,称德州新仓,除了储存 “常谷”和 “社谷”外,还储存漕运过程中的漕米。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临清仓并入,合称德临仓。
以上粮仓,近代大部分修葺沿用,直至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土地税不再征收实物,漕运基本停止后逐渐废弃。
除漕粮仓外,德州还有众多的民办粮仓:义仓和社仓。此为官督乡绅办,用于储存 “社谷”以备荒。义仓为县一级单位,一般在县政府所在地设置仓廪。社仓则普及范围较大,一般设在村镇。义仓和社仓制度起源于隋朝,就像现在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一样,年轻时交年老时用,无病时交生病时用,其也做到无灾时交灾荒时用,由此也可见一千多年前古人高明的创造力和智慧,实在是了不起。
明清两代,中央和省、济南府长期在德州设置有关漕运的官署、常驻要员,分别负责漕粮的征、管、运等工作。明到清初,德州仓隶属中央户部,先后由户部监督分司、官仓分司管理,负责征收山东、河南两省漕粮。运输方面,由户部监督分司协调地方与漕运军队的关系。康熙初年到清末,德州仓隶属山东省直管,先后由莱州府、山东督粮道负责德州仓漕粮的征收与管理,运输方面也由两家的专职人员负责全程押运漕粮。
1907年,山东督粮道裁撤。
□本报特约撰稿人 王德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