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当前位置:德周刊20130329期 >> 第01版:要闻
新能源产业未来在终端市场
——无锡尚德破产对我市新能源企业的启示
作者:任立松见习记者尹晓燕



  

国内大多数太阳能电池厂家其实做的是产业链低端 “搬运工”和“组装工”的“体力活”,重蹈了我国部分传统工业制造业低端生存、赚取微薄利润的覆辙。
  如果光伏产品可以走进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那么巨大的产能将会化整为零。
  尚德的破产,教训不可谓不惨痛,但是痛定思痛,新能源企业却不能“因噎废食”,从而走向另一个极端:低调保守,以“不冒尖”、不壮大为荣。创新,永远是企业决胜市场的有力法宝。

  无锡尚德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曾经是全球最大的光伏组件制造商,创立不足5年,就高调登陆纽约交易所上市,最高股价每股超过了85美元。被视为“行业英雄”尚德创始人施正荣一夜之间轻松摘得“中国首富”桂冠。
  然而,就在3月20日,无锡市中级人民法院一纸公告,无法偿还巨额债务的无锡尚德宣告破产。曾经的行业巨头轰然倒地,情节宛如一出商业大片,令外界唏嘘不已。
  无锡尚德的悲情谢幕,不禁让人生问:曾经的行业龙头为何顷刻间走向破产?
  3月26日,素有 “太阳能教父”之称的黄鸣在博客中撰文,开谈 《如何防止无锡尚德悲剧重演》。
  施正荣与黄鸣,一南一北,一光伏一光热,虽然在行业细分角度上略有差异,但都是身处尚未成熟的新兴产业领域的民营企业家,更是太阳能行业中标签式的领军人物。
  黄鸣如何看待昔日光伏“大佬”的败局?我市新能源企业家们又该从中吸取什么教训?

  

暂时性的产能过剩致产品 “堵”在市场终端

  黄鸣在博客里指出,无锡尚德的破产,一方面由于尚德在后期的经营、投入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更重要原因是整个行业出了问题。
  博客中,他转述了施正荣在2010年接受媒体采访时说的一句话, “整个行业面临的问题是一哄而上,两头在外,三高体征,四面楚歌,五味杂陈”。
  2007年,光伏产品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利用,这让刚刚起步的中国光伏市场看到了巨大的市场需求,此时的施正荣开始全力打造他的光伏帝国。 4年以后,尚德的产能达到全球第一。同样高歌猛进的,不止施正荣一个。 2010年,全球前五位的太阳能组件制造商,其中4位来自中国。
  施正荣近期在接受央视采访时说, “据我所知,有100多个城市都在建光伏产业园,都在创千亿的光伏行业。”尤其在2009年的下半年到2010年,投资尤为过热, “造成了暂时性的产能极度过剩”。
  “许多人都做这方面的投资,一下子使得市场需求饱和了,当时是上游生产的量非常的大,投入到市场上并没有那么快得到商业应用,一下子全都 ‘堵’在了市场的终端。”皇明公司光伏技术研发中心主任王瑞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
  黄鸣在博客中提醒企业家,“在投资的时候,一定要理性分析,不要跟风,做企业不能贪大,不能看到有人赚钱成首富了大家就一哄而上,要对行业负责,对消费者负责。”

  

掌握核心技术是避免悲剧的一剂良方

  施正荣与他的同行在大肆扩张的同时,始终未能解决的问题是开拓国内市场,我国的光伏产品百分之九十依赖出口,当国外主要市场——美国和欧洲相继宣布对我国光伏产品进行 “双反” (反倾销、反补贴)调查的时候,光伏产业旋即跌入低谷。
  同时中国太阳能光伏产品主要原料几乎九成来自国外,而多晶硅提炼技术和诸如晶硅电池全自动丝网印刷机等高端关键技术设备全部依赖进口。
  “都觉得光伏产业是高科技,但是中国的光伏产业并非如此,设备、技术、市场 ‘三头在外’,科技含量较高的核心技术我们并不掌握,只是能耗、污染较高的初级材料提纯和后期光伏组件的加工工序在国内。”黄鸣说。这就造成国内大多数太阳能电池厂家做的其实是产业链低端 “搬运工”和 “组装工”的 “体力活”。
  因此黄鸣认为,无论是光伏产业还是其他行业,掌握核心技术才是持续发展、避免悲剧再次发生的关键。
  而去年入驻禹城的汉能光伏,很早之前就把目光瞄准光伏行业的全产业链的整合上。着力打造国内唯一一家涵盖技术研发、高端装备制造、光伏电池生产和电站建设、运营、电力投资和服务等全部产业链条的光伏企业。
  这种 “高大全”模式,最直接的效果就是加速光伏发电成本的降低。 “许多原材料、技术可以实现共享,从而更好地控制风险。” 禹城汉能光伏有限公司行政部经理史国栋说。

  

让光伏真正走向“民用”或能转危为机

  眼下,我市新能源企业发展迅猛。太阳能光热产业已经形成较为完整的产业链,太阳能热利用走在了世界前列,太阳能光伏产业也在迅速发展。新能源产业已经成为我市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那么,在新能源行业普遍低迷的当下,我市新能源企业又该如何作为?
  博客中,黄鸣开出了一剂“药方”。他认为,新能源企业应该时刻把目光盯在终端市场利用上,踏踏实实地努力挖掘国内巨大的潜在市场。
  “现在光伏领域的大部分企业投资、生产都是中间产品,而且光伏组件绝大部分都用于光伏发电,没有直接面向消费者,市场较为单一。如果光伏产品可以走进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那么巨大的产能将会得到有效利用。”黄鸣说。
  王瑞认为,目前我国光伏的利用仅仅在政府照明工程以及大中型企业主的采购上,而在国外户用光伏系统已经得到了很好的普及,而且光伏发电项目也广受市场欢迎和认可。让光伏产业真正走入千家万户,将极大激发国内市场需求。
  山东旭光太阳能光电有限公司董事长助理林敦印在这场行业危机中则发现了对光伏中小企业更有利的发展条件,他说: “目前,整个光伏市场往下走,对一些刚刚起步的光伏企业来说,或许也是一次机遇期。尚德的倒闭,将加速产业整合,这样会使产业链上游的产品价格下降,使得企业生产成本降低,给中小企业的发展带来机会”。
  评论人士认为,尚德的破产,教训不可谓不惨痛,但是痛定思痛,新能源企业却不能“因噎废食”,从而走向另一个极端:低调保守,以 “不冒尖”、不壮大为荣。创新,永远是企业决胜市场的有力法宝。
  □本报记者 任立松 见习记者 尹晓燕

更多>>  德周刊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新能源产业未来在终端市场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1 版:要闻】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