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德州经济崛起“绿势力”
——我市推进生态美市战略系列报道(三)

中节能太阳能发电德州有限公司内,占地400多亩的太阳能发电场。周坤摄



  这是我市一份漂亮的生态成绩单:扬沙天气10年时间减少九成;良好天数每年5%速度递增; 5条大河穿境而过,不增添一丝污染;市区空气质量位居全省前列; 500万亩林地如同 “绿龙”绕城……
  这是一对看起来颇为矛盾的关系,却在我市达成了统一:这边,GDP以高于全省全国的速度增加;那厢,国家卫生城市、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城市、全国环境50强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等一块块绿色奖牌纷至沓来,既实现了经济发展,又没有失去碧水蓝天。
  对于经济欠发达的德州,是如何做到的?这是来自统计部门的一组数据: 2011年,我市GDP逆势上扬,增速高于全国全省。其中,战略新兴产业企业实现工业增加值326.48亿元,同比增长21.68%,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贡献率达到了44.7%,拉动工业增加值增长8.2个百分点。这意味着,现代产业已经成为拉动我市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答案显而易见:摒弃传统的经济增长模式,走一条充满生机的绿色生态发展之路,带来的效果必然是经济繁荣与生态优美相得益彰。

“老牌”产业绿色转身

  靠产业链的延伸解决发展、能耗、安全、污染等问题,使 “老牌”产业实现了绿色转身
  运转41年,连续多年上缴利税超亿元,正当德州实华化工有限公司风生水起之时,却遇到了发展的瓶颈。
  德州实华化工有限公司的前身是德州石油化工厂,随着城区扩大,原先的城郊企业逐渐被重重住宅楼包围。许多项目因安全卫生防护距离不符合国家标准而不得不搁浅。实华化工也走到了关乎生死存亡的十字路口:若弃生态环境于不顾,继续上项目,就是自寻短路;若停止上项目,企业必是不进则退。
  穷则变,变则通。正当实华化工企业负责人一筹莫展之际,市委、市政府领导提出了这样一个思路:实华化工将厂房搬到德城区天衢工业园,组建氯碱产业区,并寻求对接中国化工集团这个央企 “巨无霸”;与此同时,氯碱产业区将着重发展以氯氟结合为主的氯碱产业链,以染料、颜料、农药等为主的精细化工产业链,引进化工大项目,形成以实华化工为中心的产业集群。
  现在,实华化工不仅将厂房搬至天衢工业园,并与中国化工集团成功对接,还带动了整个天衢工业园相关产业的发展。利用本地区丰富的秸秆原料,实华一期项目投建了生物质能热电联产项目,既能发电,也可以节约能源;还同晶华大坝集团签订协议,实华生产PVC树脂所产生的电石渣将被用于生产水泥,从而实现变废为宝,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化工产业链条紧密,上游生产中的 ‘废品’往往是下游的原料。如果将产业链条延伸开来,投入产出比将实现几何式增长,能耗也将大幅降低,排放的 ‘三废’也将被产业自身所吸收。”市经信委副主任滕海强告诉记者,“可以这样说,化工产业不做头等于没做,不做尾就等于胡做。”滕海强所说的 “头”,就是像实华化工这样的龙头企业, “尾”就是上游企业延伸而出的产业链条。现如今,利用一个龙头延伸一个产业,利用一个产业带动一个园区的发展模式早已在我市遍地开花。环绕德州,已经有6个化工园区付诸规划实施,涉及煤化工、氯碱化工、石油化工、煤焦化工、精细化工、橡胶轮胎等多个产业。
  靠产业链延伸解决发展、能耗、安全、污染等问题,使 “老牌”产业实现了绿色转身。

循环产业链上分羹

  将生产中留下的污泥、废水、残渣等经过提炼转化,变成可循环利用的生产原料。如今,这种 “只出产品不出 ‘废品’”的循环发展理念已经在许多行业蔚然成风
  王建,平原福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过去,他一度为企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大量有机污水发愁。福洋生物是一家以玉米为原料,生产变性淀粉、赤藓糖醇、工业和食品级葡萄糖酸钠等产品的企业。企业在加工玉米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有机污水,COD含量很高。如果这些污水排进河里,可以染黑一条河。而处理这些污水,又需要投入巨大的资金。
  “有机污水说到底不是废水,我们为什么不试着把这些污水利用起来?”经过多次尝试,最终,王建找到了一条循环利用有机废水的路子。
  “有机污水分解过程可以产生厌氧沼气,如果把这些厌氧沼气收集起来,送到沼气发电机组,就可以用于发电了。”这些废水可以发多少电呢? “1天1万多度。”王建告诉记者,这意味着福洋生物可以因此1年多收入近30万元。与此同时,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大量生化污泥还可以做生物发酵的有机肥, 1吨价值100多元。
  “以前我们是给别人钱,现在别人给我们钱,在废水里把电提出来,不仅捞出了能源,而且降低了废水里的有害物质的浓度,一举多得。”王建颇为得意地说。
  而这仅仅是平原发展循环经济的一个缩影。平原县经信局副局长张家林告诉记者,今年,平原县通过将废渣、气、水、瓷、料转化成沼气、建材、蒸汽、电、燃气等,一年可从“废品”中节省出2个亿。
  纵观全市,将生产中留下的污泥、废水、残渣等经过提炼转化,变成可循环利用的生产原料的发展理念已经在许多行业蔚然成风。禹城保龄宝围绕生物质全产业链,对一根玉米“吃干榨净”,已经将触角从功能配料延伸到生物医药和生物环保;华北纸业用造纸过程中产生的废浆污泥生产生态肥,取得了很好的市场反响;庆云县中澳集团通过与中船重工齐耀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合作,以鸭粪、宰杀血水等鸭尾物为原料实现发电……
  “欠发达地区怎样发展循环经济?如果光是打资源仗,能源仗,它很快就能枯竭,把这些所有的东西加入一个循环经济产业链,就做到了一个减量化,再利用,这对于经济发展是一个极大的优化。”平原县县长王红霞如是总结。

绿色产业的驱动力

  我市新兴产业的产值连续几年都以平均30%的速度递增,现代产业已经成为拉动我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今年上半年,我市固定资产投资以23.7%的增幅高速运行,增幅跃居全省第4位。其中,一批新兴战略性产业项目的投产,为我市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带来了良好开端。其中,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完成投资18.6亿元;新材料产业完成投资24.7亿元;生物技术产业完成投资14.2亿元;电子信息产业完成投资3.6亿元。
  一项项绿色产业项目落户我市,与我市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密不可分。近年来,我市借助 “中国太阳城”这张名片,逐渐筑起了新能源产业高地,形成了新兴产业群。新兴产业的产值连续几年都以平均30%的速度递增,现代产业已经成为拉动我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一批绿色企业成为全国和世界级领军者、国内行业标准的制定者或起草人。龙力生物科技公司已经成为国内五家纤维素燃料乙醇定点企业中唯一不以粮食作为原料的企业。
  景津集团更是国家压滤机行业标准起草单位,占领着全球70%的压滤机市场,目前销售额已经达到20多亿元。
  这些新兴战略性产业项目将促使我市迅速形成一批具有竞争优势和广阔发展前景的生产企业,这对促进我市经济结构的进一步转型升级大有裨益。
  “十二五”期间,我市将进一步实施新兴产业倍增计划,重点打造新能源、生物产业、新材料、电子信息四大千亿级产业集群,真正成为 “新能源之都”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高地。□本报记者 任立松 见习记者 王岳琪 王德鹏 本报通讯员 卫国 子瑞 俊丽 李哲

更多>>  德周刊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德州经济崛起“绿势力”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1 版:德周刊】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