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种粮大户忧与盼
作者:任立松张晓航本报

于增鹏在检修联合收割机。孙君 摄



  

农村青壮劳动力大量涌入城市,农田或面临无人耕种的困境

  4月6日,天空晴朗,陵县神头镇窦家村的大街上依旧半天不见人影。不知从何时起,窦家村人已经开始习惯了这整日的沉寂。
  不仅是窦家村,在致富梦想的催促之下,越来越多的农村青壮劳力涌进城市,通过打工改变着家庭的命运。
  “农民收入来源不再仅仅依赖土地产出,打工收入挣得多、来钱快,工资性收入已占整个家庭收人的70%左右,”窦家村驻村干部张付海对此了如指掌,在他的 “民情日记”中,他如是记述: “现在,人们的精力主要都用在打工上,而不是在土地经营上。”
  窦家村已经是再典型不过的“空心村”了。这个村子并不大,一共210口人, 410亩耕地,但人均年收入已达9000余元之多,这显然不是410亩土地在一年内所能创造的价值。据村干部介绍,窦家村有劳动能力的有100多人,几乎全部在外打工,甚至连一些60来岁的老人也选择就近找零活干,也就是说,但凡能出去的都出去了。留守农业生产者,多为 “出不去的”、年过花甲的老人以及45岁以上的妇女。
  然而,令张付海不无担忧的是,随着这批最后的留守者的劳动能力的衰退,土地必将面临无人经营的困境。
  因此,如何在农业劳动力彻底流失之前,为农业生产找到新出路,将是窦家村不得不面对的现实。

土地流转被视为破解土地无人经营困境的有效途径

  出路不是没有,有着长期农村工作经验的张付海对此再清楚不过了,在他看来,土地流转是破解土地 “无人经营”的重要途径。但是窦家村却没有一家种粮大户,这一度令他困惑不已。
  4月6日,张付海入村调研,在村里转了很长时间没有找到人,只是在村西大片麦田里,看到五、六个头发花白的老汉正背着重重的喷雾剂打药。当时, 70岁的刘方兴刚干完活蹲在地头休息。刘方兴的儿子、儿媳、孙子、孙媳都在外地打工,只剩老两口打理着家中的10多亩地。
  “高龄”农民成为农业生产主力,与青壮劳动力进城务工不无关系,也是一个令人颇感无奈的现实。
  “咱村有没有土地流转现象?”张付海趁着刘方兴休息,询问道。
  “有是有,俺村今年有五户,全家外出打工,土地流转给了别人。但是听说还有好多户想转包,就是找不着承包对象。现在,如果承包费有人出到一亩地1200元的话,估计俺村80%的户都愿意把地流转出去。”刘方兴告诉张付海。
  “这就是土地流转难的症结所在。对于土地流出方来说,一是目前窦家村还缺少有能力、有实力的种养大户来承包;二是流转的土地价格普遍为1000元/亩左右,价格偏低;三是缺乏龙头企业的引领和带动。而对于流入方来说,一是农业种植风险大,若遇风、雹、涝灾,则损失很大,无力承担;二是需要投入的资金很多,如果流转1000亩地的话,光承包费就得上百万,资金不好解决。”张付海如是总结。
  然而,流转虽困难重重,但是许多地方仍然存在不少土地流转的现象,远的不说,就在同为陵县的宋家镇马桥村,种粮大户于增鹏一人就承包了 344亩地,听说效益相当可观,这其中有什么奥秘?

  窦家村人普遍认同的承包价格是每亩1200元,然而这对于承包大户而言却是无利可图的

  6月22日,张付海亲赴马桥村找到于增鹏,他想对这个事看个清楚。
  “每亩1200元?”谈起这个价格,于增鹏摇头不已,表示不好承受。
  自前年开始, 51岁的于增鹏承包了村里的170余亩地。第一年,他赚得盆满钵满。第二年也赚了,不过这次赚得有点悬。但是,他还是扩大的承包规模,目前已达344亩。
  马桥村与窦家村的村况差不多。村里大部分青壮劳力已经外出打工,从事农业生产的主角也是 “3860部队” (妇女和老人)。
  “1200元对于承包大户而言,几乎无利可图。”于增鹏告诉张付海。
  对于这个结论,张付海并不感觉惊讶。他曾经专门为此算过一笔账:在目前的农业生产水平下,一季小麦的亩产量约为500公斤,按照当前的行情,每公斤2.04元,一亩地收入1020元,除去旋耕地、种子、化肥、浇地、收割、病虫害防治等成本约计620元,一亩小麦的纯收入约为400元。一季玉米亩产量约为500公斤,按每公斤2.2元计算,除去种子、浇地、肥料、病虫害防治等成本306元,一季玉米纯收入在800元左右,两者相加,一亩地纯收入也不过1200元左右。如果仅承包费用每亩地就达1200元,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承包大户的确无利可图。
  不过,现实是于增鹏的确在承包里赚到了钱,这又是怎么回事?
  于增鹏向张付海道破里其中的“玄机”。

  种粮大户于增鹏利用自己的 “综合优势”实现了盈利,但他更像个“特例”

  于增鹏之所以能够赚足,源于他有3件 “秘密武器”。
  其一,种植大户于增鹏的另一重身份是村里的支部书记,有着一般种植大户所无法具有的信任度。许多外出打工的村民,多以400元、 500元、 700元不等的价格承包给于增鹏——对于这部分村民而言,如果留下一个劳动力在家里种田,一年辛辛苦苦不过赚四、五千元,而出去打工一年起码能有2万元的工资收入;如果 “半工半农”,即平时在外打工,农忙时节回家种地,既花费好几百元的路费,又要搭进去耽误的工钱,谁还想着来回折腾?为了不让地荒着,又不耽误打工,有些人便 “半卖半委托”给了于增鹏,能给多少就算多少。像这样以低价收进的土地,于增鹏有近 200多亩,这是一笔不小的“优惠”。
  其二,于增鹏的第三重身份是村里 “鹏盛农机合作社”的带头人。手下掌握着7台大型拖拉机,旋耕地、收割小麦皆能自我服务。这为他省下了不小的开支。以收割小麦为例,今年在马家村小麦尚未成熟之际,于增鹏曾经派出自己的农机队到隔壁村收割小麦。按照市场行情,每收一亩小麦收费70元,一台收割机一天可以收割120多亩,也就是收入8400多元,除去于增鹏为此支付的油费、雇工费,他每台收割机一天稳赚5000多元。拥有自己的农机队,同时也意味着,于增鹏可以不必雇别人来收割小麦,可以很大程度上压缩成本。
  其三,于增鹏同鲁北种业公司和泽丰种业公司签订了供种协议。也就是说,于增鹏土地上产出的小麦,是以麦种的价格往外销售,每斤可以多赚2毛钱。
  利用综合优势,于增鹏第一年承包的170余亩地才赚得盆满钵满,正因如此,他萌生了扩大规模的想法。然而这时,许多始料未及的烦心事随之而来。

  于增鹏对大规模承包土地还是 “没底儿”,投资大、风险高、利润薄仍是一个很难迈过的 “坎儿”

  于增鹏看上村里的几个地块,那里水源充足,可谓旱涝保收。可是一谈起承包价格,于增鹏咂舌不已,这些农户一开口就是每亩1200元,少一点也不包!
  虽然难以接受,但是于增鹏倒也能够理解。因为承包价格再低一些,这些农户宁可选择 “半工半农”,收获粮食后,一则自吃自用,二可将余粮卖掉换些零钱贴补家用,心里更踏实些。
  也有一部分农田地块儿并不好,但是他不得不出高价买下。对于种粮大户而言,连成片的承包土地,优势是显而易见的。无论从田间管理还是后期的收割,都能极大的节省成本。然而,有些村民正是看到了这一点,因此,即使周围的土地都流转而出,他也照样 “稳坐钓鱼台”, 只等着种植大户出高价连片租地。土地流出方与流入方之间,发生微妙的博弈。
  最后,许多种粮大户只好做出让步,土地承包价格在博弈中被推高。
  6月9日20时至10日8时,德州突遭强降雨及大风雷电袭击,42.96万亩小麦出现倒伏,陵县小麦倒伏7万亩。
  经此一事,于增鹏为大规模承包土地捏了把汗。虽然倒伏之灾并未造成实质性的影响。但是天灾是难以控制的,倘若遭遇更为恶劣的天气,于增鹏颗粒无收都是有可能的。
  他希望能够建立一种风险共担的机制。
  在一次收割小麦的间隙,于增鹏向村民表露了自己的担忧。他与村民商议,能否在遭遇重大天灾的时候,村民退一步免除他的承包费用,这样可以尽量降低损失。部分村民表示出了很大的理解,口头上同意如此。但是,将这些条款写进合同时,村民又觉得太麻烦。
  于增鹏的想法是,政府能否为种粮大户引进保险机制?让自己在天灾面前少受损失。
  对于于增鹏而言,青壮劳动力的缺乏也是一个不小的难题。
  在他的农机队里, 60岁以上的老人难以胜任许多工种,比如驾驶大型拖拉机。当前,在鹏盛农机队从事收割任务的司机还是于增鹏远从乐陵、宁津等地雇佣过来的。这些司机也是在 “半农半工”的状态下工作,唯一对这些司机构成吸引力的是每天300元的工资,这是在外地打工很难遇到的 “肥差”。
  眼下,土地大规模流转成为一种趋势,但是单纯的土地承包大户并没有一个成熟的盈利模式。目前来看,于增鹏是比较成功的,但是这种成功是建立在综合利用农业上的各种资源,这种资源包括来自政治、政策、技术、资金等多个方面,更为重要的是,他拥有农机队这个 “王牌武器”。
  毋庸置疑,让所有种植大户都拥有于增鹏般的 “资源”,显然又不太现实,因此,如何让普通的种植大户真正从土地流转中受益?将是一个值得认真探索的课题。
□本报记者 任立松 张晓航 本报通讯员 薛林玉 杨廷发 任婧婉

更多>>  德周刊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种粮大户忧与盼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2 版:深水区】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