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第一书记”活跃在基层
作者:任立松本报

驻临邑县德平镇小西关村工作组正在帮村民施肥。



  今年3月份以来,全市1173名“第一书记”深入德州的乡村田野,真蹲实驻、真帮实扶,逐渐树立起“第一书记”的务实形象——
  十余年后,临邑县孟寺镇赵家社区前刘村人重逢丰收年。保守估算,今年前刘村每亩小麦可均增400斤左右。
  这在去年还是无法想象的——村里淤积十余年的顺水沟早被黄河 “断奶”,单纯依靠地下水,前刘村的小麦能咸死过半,亩产不过500余斤。可自驻前刘村 “第一书记”刘宗胜下乡之后,现状得以彻底改观:刘宗胜帮助村民协调了通渠资金,仅8天半的时间,一条长2500米的顺水沟重新引来黄河水。
  刘宗胜仅是德州1173名 “第一书记”中的一位。自今年3月份以来,这些活跃在德州乡村田野间 “第一书记”们,带着真情、带着责任、带着问题,在与老百姓心贴心的接触中,真蹲实驻、真帮实扶,渐渐树立起了 “第一书记”的务实形象。
  按照市委要求, “第一书记”肩负着一手抓党建、一手促脱贫的重任。帮包工作原则上一包3年,期间一年一轮换,不实现脱贫目标,帮包单位不脱钩、干部不撤回。
  3个多月的时间, “第一书记”用脚步丈量着民情,用汗水谱写着责任,既想方设法增加着基层群众的收入,更千方百计增强着基层组织的力量。

“空降”干部沾上泥土味儿

  入驻之初,村民对 “空降”而来的城里干部并不感冒, “第一书记”们也没少被泼冷水。临邑县孟寺镇后神村的一名老党员直言不讳地对驻村干部说: “你们能在村里待几天?要是待十天半个月,我们也就免谈。后神的问题不是一年两年形成的,也不是一天两天就能解决。”这个可用 “二无、三多、四难”六字概括的后神村,无村干部、无致富门路;历史遗留问题多、群众上访多、生活困难户多;地难、路难、电难、水难。几乎没有多少村民相信, “空降”干部能在后神发挥什么作用。
  “起初的走访,是一个辛酸的历程,被怀疑过、被误解过、也被拒绝过。”一位 “第一书记”如是感慨。
  如何消除与村民间的隔阂?成为 “第一书记”们的第一道考题。驻后神村工作组的干部开始丢掉 “官话”,深入田间地头,拉家常呱、种农家菜、吃农家饭、穿农家衣、干农家活、睡农家炕。沾上泥土味儿的 “空降”干部,很快得到了群众的认可和喜爱,称谓也从原来的 “领导”变成了现在的 “小赵”。“我很喜欢 ‘小赵’这个称呼,因为这说明我已不是后神的 ‘外人’了!后神 “第一书记”赵衍强感慨地说。
  而 “第一书记”对走访中发现的群众难题能帮立刻帮,能解决立刻解决的务实态度,则最终赢得了百姓的肯定。
  如今,乐陵市云红街道办忠义社区钟家村的村民在通过村口大桥时再也不必担心了。这里的 “第一书记”在得知村口大桥常年失修之后,筹措资金5000元,仅两天的时间就将大桥修葺完好。
  5月20日,禹城市张庄镇大洼王社区“第一书记”蔡宏光在走访中发现,大洼王社区地势低洼,雨季容易形成洪涝,在雨季来临之前解决此事尤为关键。回去之后,他赶紧与其他成员写出调研报告和解决方案,得到禹城市纪检委的支持。自5月27日开始,经过仅4天施工,一个深60公分、宽30公分、长600多米的排水管道贯通,得到了当地群众的交口称赞。
  6月13日一大早,在陵县糜镇解孟社区广阔的麦田里, 5台小麦联合收割机在紧张地作业。 “三夏”时节 ,陵县地税局驻解孟社区工作组自发成立了帮扶队,帮助孤寡老人及缺乏劳动力的家庭抢收小麦。针对部分地块小麦倒伏、影响机收进度的现状, “第一书记”于长青协调县农机局,紧急调来3辆跨区农机,使收割速度提高了一倍多。
  “从群众身边的琐事、小事、烦心事入手,任何一件事都把它当成一件大事来办,真的给群众办成事群众就会信你。”乐陵市委组织部副部长韩文龙如是说。

“后进村”的致富路线

  临邑县德平镇邓家村的第一任支书王玉璋,今年已经83岁高龄。然而,像今年如此实实在在的下乡驻村,他近年来见得并不多。
  3月6日,邓家村迎来 “第一书记”李勤。每周她几乎有5天待在村里,走访调研一户不落。
  “邓家村路不好走,他们给我们修了路;经济不富裕,他们引来了两个项目,还帮着木材加工户邓荣亮扩大了规模,增添了工人,增添了效益;村里邓荣弟的聋哑儿子交不起学费想辍学,他们跑学校、访民政、找残联,费了不少心血。”掰着手指头,王玉璋陈述着村子里点点滴滴的改变, “吃水不忘打井人,全村群众打心眼里感谢驻村工作组全体人员,他们是党的好干部,人民的好勤务员。”
  实现变化的远不止一个邓家村。自 “第一书记”们下乡驻村以来,种植、养殖、乡村旅游、农副产品加工……一个个特色鲜明的致富规划正在 “后进村”绘就。
  眼下,马颊河西岸的陵县边临镇侯庄村 “第一书记”褚清森正在酝酿着一个红薯品牌梦。在侯庄这片沙质土上,红薯种植由来已久。褚清森自 “扎根”侯庄,就开始盘算帮当地打好红薯牌。在深入走访之后,制约侯庄红薯壮大的原因渐渐浮出水面:侯庄的土地分散,难以形成规模种植;没有专业合作社,红薯销售只靠 “单打独斗”;红薯品种单一,靠天吃饭,没有价格优势。
  褚清森在多次同镇党委、政府沟通之后,很快为侯庄红薯产业发展规划了一条打造品牌、规模种植、改良品种、拉长产业链的新路子。而翻开褚清森的 《走访日记》,一个清晰的工作思路已经计划在案:他将抓紧时间注册 “侯庄红薯”商标;再与县华丰食品公司等企业洽谈合作协议;同时,优选引进红薯新品种,动员村民进行规模种植;待形成一定规模后,建设大型冷库,储存红薯,打好 “季节差”,争取卖出高价钱。

留下一支永不走的工作队

  临邑县德平镇师家村,虽然村子小,但问题却不少,土地不均、没有村班子,情况很复杂。驻村干部走访的时候,村里的群众给 “第一书记”张志勇抛出了这样的疑问:“要村干部干啥,这么多年都习惯了,没有村干部我们照样挺好。”
  强不起来的村班子,削弱了像师家村这样的基层组织的士气,也降低了基层组织的战斗力。我市在选派 “第一书记”时,将“第一书记”与基层组织建设年牢牢结合在了一起, “第一书记”既抓脱贫,也要抓党建,既要村民致富,又要打造并留下一支永不走的 “工作队”。
  临邑县翟家镇前屯村的 “第一书记”上任之前,这个村的 “两委”班子已经几近瘫痪,许多遗留问题悬而未决,社情民意复杂。缺乏强有力的村组班子,前屯村发展滞后就在所难免。前屯村的驻村工作组抓住这个 “牛鼻子”,进一步深入走访,组织召开党员会和群众代表会,推荐选举出新的村主任和3名村委会成员,随着前屯村新班子的诞生,前屯村的各项工作开始步入正轨。
  村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抓党建,实则抓住了农村发展的关键。将选派 “第一书记”同基层组织建设年紧密结合,使得工作重心真正下移到了基层、发展资源真正集聚到了基层、干部力量真正强化到了基层。随着 “第一书记”对基层支部的指导帮扶深入,留下的永不走的工作队将转为推动基层组织力量日益增强的宝贵财富。
□本报记者 任立松 本报通讯员 德组轩

更多>>  德周刊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第一书记”活跃在基层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1 版:德周刊】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