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我区设立首个中华经典诵读工程实验校
吟诵抒豪情 诗意唱新声

  本报讯(记者刘潇通讯员吴芸杨依琳)“一二声为平声,三四声为仄声,平长仄短,大家记住规律了吗?”日前,在尚德小学录播室里,教师张文华讲述诗词《小池》的吟诵规律,现场,她结合低年级学生特点,由具体图画导入,通过深入浅出的讲解,为大家展现了一幅小荷才露、蜻蜓立荷的夏日图景。
  尚德小学是我区设立的首个中华经典诵读工程实验校,旨在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广中华经典吟诵教学。实验校成立当日,歌诗与吟诵名师工作室以及实验班同步揭牌。现场,尚德小学两位青年教师和德州学院的一位学生分别从低中高三个学段开展吟诵教学,学院专业教师对三人进行现场指导,并讲述了让不同学段学生体会诵读、韵律和情感之美的吟诵技巧。“今后每周二下午,德州学院的专业老师都会到学校开设吟诵特色课,目前该课程已排入课表。”尚德小学校长陈海祥说。
  所谓经典诵读工程,是以歌诗与吟诵之法学习经典诗词的诵读传承。“之前与学校开展合作,基本以师范生入校教学的方式进行。今年,我们把对师范生和各校优秀老师的培养并轨进行,让职前、职后教师同步成长、互相促进,形成深度协同育人模式。”德州学院相关负责人杨华说,尚德小学是提出中华经典诵读工程以来第一个授牌的小学,他们将以此为契机,建设一批实验校、实验班、工作室,以此推动歌诗与吟诵教学工作,把中华经典诵读工程在德州做扎实。
  在天衢新区,基层学校联合高校开展深度合作已成为惯例。自2012年5月以来,德州学院已与全区6所学校达成协同培育计划,培养了大量歌诗与吟诵等方面的专业人才。“这是着力培养专业人才的重要方式,也是全区与德州学院深化合作办学、以高校研究成果辐射带动全区教育发展的重要体现。”天衢新区教体卫生事业发展部部长韩立敏说,以尚德小学为例,为实施中华经典诵读工程,双方借鉴了之前与其他学校合作的经验,计划在5年内,培养歌诗与吟诵专业优秀师范生30人,为全区打造一支歌诗与吟诵名师队伍助力添彩。

更多>>  经济开发区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吟诵抒豪情 诗意唱新声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3 版:社会】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