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城区中心寻年味,历久弥新烟火地——
红火的艾家坊百年大集

艾家坊大集全貌


炒栗子的商户早早支起摊子


热气腾腾的窝窝头出锅了


买鲜肉的市民排起了长队


各式各样的水果琳琅满目


选购春联的市民络绎不绝


一起吃糖葫芦的姐弟


干果和糖果十分抢手


卖瓜子的商户满脸喜庆


  文/图记者路龙帅姜伟通讯员韩哲
  瓜果蔬菜、鞋帽衣袜、火红喜庆的节日饰品……1月15日,恰逢宋官屯街道艾家坊“四九”大集(每月农历初四、初九、十四、十九、二十四、二十九赶大集)。天刚蒙蒙亮,大集上便已人来人往,来自四面八方的商户陆续支起了摊子。炸油条的、炒干果的、批发馒头的……久违的“烟火气”渐渐升腾。
  “刚出锅的馒头!”“卤牛肉、卤猪下水!”“现杀的牛羊肉,新鲜卖了!”随着附近来赶集的市民渐渐增多,商贩们用响亮的嗓音吆喝着自家的商品。招徕顾客的叫卖声、讨价还价声,此起彼伏交织在一起,到处都可以感受到浓浓的年味。
  艾家坊大集位于晶华大道与大学路交叉口西北角,占地面积5000平方米,固定摊位120个,可容纳2000余人。
  据村里老人介绍,大集是百年前自发形成,兴盛起来的,远近闻名,20世纪60年代前曾是全国有名的骡马、粮棉市场,内蒙古、天津、北京、沧州等地的商贩都来艾家坊赶集。最繁荣的时候,内蒙古的牧民曾经赶着上百头牛马来大集上做生意,那时候的大集热闹程度是现在年轻人无法想象的。
  多年来,对于艾家坊的村民来说,每月逢“四九”赶集已经不只是商品交易的需要,赶集似乎早已融入早年村民的生活中。“赶集就像一种习俗,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今年78岁刘振才说。
  2006年,艾家坊村老村开始整体拆迁,2007年全村900多口人搬进了楼房。2010年8月28日,村委会从河北沧州请来河北梆子剧团,在艾家坊连演6天,重新立集。
  如今,在商品贸易发达的时代,集市不再是简单的商品交易场所,它更多包含了商品需求、民俗习惯和文化内涵等内容。
  “现在的大集越来越少了,想带着孩子体验一下他没见过的‘年味’。”虽已定居外地,每年回老家,吕先生都会带着孩子到大集上转一转,“大集上会卖一些传统的东西,像灯台、蜡烛、春联以及过年供奉用的一些物品,这些平时在超市里都买不到,也让孩子感受下传统文化的魅力。”
  家住大集附近的陈女士则是以买年货为主。“家里人多,亲戚也多,过年需要准备的饭菜都是别人家的几倍,需要提前准备很多东西。”陈女士说,比起超市里的东西,集上的总归是要便宜不少,赶集办年货对于她这样的情况再合适不过。
  现在的艾家坊大集坐落于城市中,可以说是市民“家门口”的大集。为进一步规范大集经营,宋官屯街道对大集重新规划,铺设了水泥广场、修建了围栏等等,附近百姓也参与其中经营各类商品生意,大家的生活正在变得越来越好,越来越幸福。

更多>>  经济开发区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红火的艾家坊百年大集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4 版:黄河大集】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