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医务工作者杨学敏:做好居民健康“守门人”

杨学敏(右)指导责任护士录入核酸统计信息


  记者刘潇通讯员韩哲张亚庆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强盛的重要标志,要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报告中多次提到‘健康管理’‘基层’,这些都让我感同身受。”长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杨学敏说。
  杨学敏今年39岁,2014年开始在长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那时的卫生服务中心刚开始建设,只有简单的两间屋子,各项功能也不健全。经过近几年的升级改造,服务中心的就诊环境得到较大改善,医疗服务能力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目前,中心业务用房3000平方米,设有全科诊室、中医诊室、健康教育室、康复理疗科及中西医药房等,开设床位30张,配备了全身CT、DR机、彩超、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电子胃镜、多参数监护仪、康复训练等先进医疗设备。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了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的重要性。杨学敏自称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变迁的见证人和受益者。“这几年,中心变化还真挺大的!刚来时,我们还挨家挨户建档,现在长河街道8万多名居民已经被‘收入囊中’了。”杨学敏说,他们不仅负责居民的日常诊疗,还承担着定期为老年人免费查体、对慢病患者做随访服务的公益职责。
  最近,疫情防控形势吃紧,区域性核酸检测变成了“每天一检”。长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随之工作量骤增,这意味着杨学敏迎来了新挑战。面对大量的核酸采样任务,她与责任护士们连续奋战,加班加点成了工作常态。繁重的核酸检测任务让他们每天的工作时长超过12小时,尤其是负责入户检测的人员,连续半个月吃住在酒店,但没有一人喊累叫苦。
  除了当好队伍“大管家”,负责提前安排人员、布置采集工作和优化采集流程,以及保证采集物资发放到位、样本采集质量达标、人员及时交接,杨学敏每次都把最苦、最累的工作安排给自己。一旦人手不够,她便主动承担特殊人群上门检测的任务,密不透气的防护服一穿就是4小时以上。“现在天气转冷,我们一般凌晨5点集合,完成一个小区的核酸检测,基本上手就冻僵了。”杨学敏说。
  “宁可自己多承担,也尽量让其他同事多歇一会儿;杨主任凡事都为我们考虑,对年轻人爱护有加。”“00后”护士马荣晓这样评价。据悉,杨学敏日均核酸采集量最多时达1000多人次。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我们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持动态清零不动摇,开展抗击疫情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最大限度保护了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大积极成果。“我们医护人员就是保障居民健康的最后一道防线,我们一定要守住,而且还要守好。”杨学敏表示。

更多>>  经济开发区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医务工作者杨学敏:做好居民健康“守门人”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2 版:专题】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