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蓝火”平台下订单 技术人才送上门
我区11个产学研项目牵手高校
作者:胥爱珍
  本报讯(记者胥爱珍通讯员刘铭)“通过中国技术供需在线德州中心,我们公司和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刘宁钟合作,实施了汽车零部件视觉缺陷检测项目,获得了蓝火专项(德州)10万元的资金支持,目前设备研发已经完成,即将进入量产阶段。”11月24日,开发区举办的第二批“蓝火计划”(德州)产学研联合创新项目宣讲会上,深华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焦文华深有感触地说。当日,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公布第一批蓝火专项(德州)评审结果,开发区共有11家企业分别与10所院校达成合作。
  据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产学研合作处副处长陈海鹏介绍,于2008年开始实施的“蓝火计划”,通过搭建中国技术供需在线平台、开展“蓝火博士生工作团”活动、组织高校科技成果交易会等途径,构建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在技术、人才方面的交流合作。“去年起,我们设立了蓝火专项(德州),是因为在工作中发现,许多高校期待和企业建立联系,开展合作,企业对技术的需求也非常大,德州专项的设立为企业和高校搭建起技术供需的绿色通道。 ”陈海鹏说,德州专项资金的运作模式是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先和区党工委、管委会达成共识,确定设立以后,由中国供需在线德州中心向辖区企业搜集技术需求,筛选评价后,形成研究课题,通过中国技术供需在线平台向全国高校发布。高校有针对性地对课题提出解决办法,并与企业进行对接,双方达成合作,课题的科研部分,经申报论证后,即可获得专项资金的支持。
  “以前我们需要自己去高校找技术、找人才,现在我们只要说出需求,就有高校、人才主动上门来,提供技术支持,我们可以根据项目需要进行选择。 ”焦文华说,“我们和刘宁钟教授合作的项目,就是在齐鲁工业大学、河北工业大学、泰安理工大学等多所高校比对后作出的选择。 ”
  据了解,第一批蓝火专项(德州)共收到38家企业上报的项目,最终经专家筛选评审,11项获得资金支持,项目合同金额超过500万元。“这种专项资金扶持的方式,改变了以往那种政府组织企业去学校找技术找合作的模式,让高校主动对接企业,同时调动了高校、企业和政府推进产学研合作的积极性。 ”陈海鹏表示,开发区党工委、管委会及开发区的企业,创新意识、服务意识和合作意识都很强,今后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产学研合作处将一如既往地开展工作,为校企产学研深入合作创造更好的环境。
更多>>  经济开发区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我区11个产学研项目牵手高校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1 版:时政】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