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难忘红薯老“味道”
  陈胜
  红薯,又叫地瓜,在我农村老家,一度是我们先辈的救命粮、主食。现在生活好了,种红薯的明显少了,但作为一种副食、杂粮,还是很受老百姓欢迎。你看街上烤红薯的火爆生意,不难想象红薯的可贵。
  爸爸说,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红薯可是他们的救命粮。那时,大人们为了储蓄能量,节约粮食,每到晚上就早早睡了,但对于小孩子们,肚饿是睡不着的,只好悄悄跑出来,趁着月色到红薯地,用树棍刨土,挖出几块后,拿到小河里简单一洗,就啃起来了,有的没洗干净,啃得满嘴是泥。
  爸爸的回忆,浸透着那个时代的辛酸和眼泪。而在我们的记忆里,粮食虽然也很紧张,红薯也一度是我们的主粮,但对于小孩子来说,更多是一种无忧无虑的欢快。记得那时冬天一开始,红薯就闪亮登场了。早上的稀饭里放几块红薯,煮成红薯粥,每个人碗里都盛了好几块。中午煮饭时,烧锅的人顺便在炉膛里偷偷烧几个红薯,熟了之后扒开皮就吃,嘴边抹得黑不溜秋的。
  在童年和少年的记忆里,冬天几乎天天离不开红薯:烧红薯、煮红薯……顿顿吃,天天吃,有时真的吃腻了。后来,我们当时一起玩的那一群小伙伴基本都离开了乡村,生活越来越好了,但对红薯的情感依旧浓烈。每次在饭店吃饭,我们总不忘点一份红薯,轻轻地剥开皮,那喷香,那红心,色香味俱全,一种情感顿时涌上心头。
  一晃我们离开乡村也有十多年了,有时回去,在农村的集市里也能看到很多卖红薯苗的,品种很多,有黄瓤的、白瓤的。农村留下的也大多是老人,他们买这些品种回去,也不再大面积种植,就栽在边角地块或小菜园里,秋收之后留到冬天当美食,或者是寄给远在外地的儿女们。
  前几日回去,正赶上村里举办红薯美食展示活动,演示红薯粉丝、柴火饭、红薯糖等产品的传统手工制作过程。现场人头攒动,酸辣红薯粉、红薯粉丝、红薯糖、炸红薯片等几十道红薯产品,口味多样,引得大家大快朵颐。
  村委会主任介绍,红薯是我们这里的一个宝,过去红薯解决我们的口粮,救了很多人的命,现在带给了我们品牌和效益。我们不仅要展示红薯的美味和营养,还要开办红薯历史展览馆,让大家重新认识乡村的农耕文化,重新找回过去的时光。
更多>>  经济开发区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难忘红薯老“味道”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4 版:周末】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