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组织端午节包粽子活动
有着61年历史的杨庄小学,历经校址搬迁和多次扩建后,硬件设备进一步提升,现代化气息浓厚;在学生培养方面,学校始终以学生为中心,狠抓师德建设,科学施教、全面育人,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班班用上智能多媒体,实验室、微机室、书法室、舞蹈室、音乐室、师生阅览室、仪器室、卫生保健室、心理咨询室等配套齐全,近800平方米的操场整洁宽敞……行走在杨庄小学,扑面而来的现代化气息,让很多人难以相信这是一座建校61年的农村小学。
“得益于教育教学条件的不断改善,现在的杨庄小学,教师个个敬业奉献品德高尚、学生勤学善思文明向上,成为校园里最美的风景线。 ”杨庄小学校长徐风芝深有感触地说,多年来,杨庄小学紧紧围绕“书香校园美丽杨庄”的办学理念,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科学施教、全面育人,取得了令人欣慰的进步,先后被评为“德州市市级规范化学校”“德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文明单位”“德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师德基地学校”等荣誉称号。
师生共建打造特色校园文化
9月25日,当记者来到杨庄小学时,已是上午10时,校园里的白墙红瓦,在阳光的照射下熠熠生辉。
徐风芝介绍,始建于1958年的杨庄小学,原校址位于袁桥镇大杨庄村西侧。建校之初,学校仅有三间土坯房,1个一、二、三年级复式教学班和1名老师,31名学生。历经校址搬迁和多次扩建,学校才有了今天的面貌。
“60年前,我们学校被大家描述为‘黑屋子、土台子,里边坐着泥孩子’,现在已经达到了省级规范化学校标准。 ”徐风芝说,从教30年,她真切感受到,良好的环境对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性,因此,她始终把加强文化校园建设,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
去年9月1日投入使用的新扩建的杨庄小学,处处透着“文化味儿”。徐风芝介绍,校园里法桐、银杏、石榴等10余种生命力旺盛的植物,大多是由学生和老师栽种的,并分班级进行认领,在大家的共同照顾下,长势良好、焕发生机。“之所以让学生去爱护照顾这些树木,就是为了增强学生主人翁意识,营造‘学校如家’的氛围。 ”徐风芝说,学生在照顾这些树木的同时,也会认识到树木的种类和习性,拓宽知识面。
不仅如此,教学楼里的文化墙,也都是由老师和学生亲手装扮的。每一条走廊都是一条文化长廊——书法作品、美术作品、手工艺作品,件件作品出自师生之手,其中,不少作品都是以学生的视角表达着他们对校园的热爱。
用自己的双手为学校增添色彩,老师和学生都很乐于参与。在老师的帮助下,学生的创作和创新意识也得到了激发。2017年入职的教师纪文越告诉记者,学校美术室是学生们最喜爱的教室之一,因为这里配备了画架、画板、静物等美术器材,让每一个进来的学生都能展示自己的个性和才华。“我们以‘我创新、我快乐、我精彩’为宗旨,为孩子们提供了一个人性化的发展空间。 ”纪文越说,学生在这里创作,然后把优秀的作品展示在文化长廊里,让学生找到成就感,对美术课程也更加有兴趣。“不仅鼓励孩子们画画,我们还开设了阳光角、书法室、悦读厅,计划建设校园红色教育基地,让孩子在有文化氛围的校园里接受艺术熏陶,增强文化底蕴。 ”徐风芝说。
好习惯养成让学生善学善思善做
“养成好习惯的孩子最美丽,爱读书的孩子最美丽,身体健康的孩子最美丽。 ”这是杨庄小学教学楼门厅上滚动播放的一句话。在徐风芝看来,“美丽”是一所学校必须具备的气质,她认为,“美丽杨庄”不仅仅是指校园绿化环境美丽,更是指人的美丽,即老师要有良好的师德师风,为人师表,答疑解惑;学生要有良好的习惯,勤学善思,品质优良。
良好的行为习惯会让一个人终身受益。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是杨庄小学老师工作的重中之重。“系鞋带比赛”就是老师在观察到学生行为后特意举办的。徐风芝说,几年前,她偶然碰到一名一年级的学生鞋带开了,走路的时候拖拖拉拉,她看到后让孩子把鞋带系上,没想到这名学生直接把脚伸到了她面前,小心翼翼地说:“我不会系啊,老师。 ”望着孩子稚嫩的眼神,徐风芝心里颇有感触,然而她并没有给他系上,而是把自己的鞋带也解开,蹲在地上先示范了一遍,又手把手教孩子系上了鞋带。“从那件事后,我们就决定在低年级的学生中举办一次系鞋带比赛。 ”徐风芝说,杨庄小学每年都会开展别出心裁的活动,如:拉拉链比赛、装书包比赛等,以各种各样的形式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教育学生善学善思善做。而且学校每年都会在校级、班级中评选“美丽学生”来激励其他学生,把自己的事情做到最好。
美丽学生的培养离不开美丽老师的引导和熏陶。为此,杨庄小学一直把师德师风教育作为老师入职的第一课,制定了《杨庄小学教师行动纲要》,根据《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基本内容》对每一位老师严格要求。“要热爱全体学生,循序引导;要讲文明、树新风……”每年初学校召开的师德师风专题会议上,每一名教师都会对照学校的纲要,结合实际,列出自己的“行动纲要”,签下师德师风建设的“军令状”,作为年终考核的重要内容。学校教务处主任赵娟介绍,在师德师风建设方面,每一位老师都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付出全部的爱”,用自己的点滴行动,做“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践行者。
家校合作护航学生健康成长
“杨庄小学招生范围主要包括学校附近的杨庄、庄科、朱庄、孝攒店等村庄及大王社区,在校学生近一半为半留守或留守儿童。 ”徐风芝告诉记者,为给孩子和家长提供便利条件,学校在校内设立“四点半课堂”,不设门槛,为学生提供无偿服务。“每天都有专门的老师值班,并设有严格的管理制度。 ”徐风芝说,每个孩子都是家庭的希望,只有家校合作,老师走进、了解学生的家庭,家长、学校配合,才更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四点半课堂”已经成为老师了解学生、了解学生家庭的一个窗口,老师们不仅在“四点半课堂”上为学生辅导,还会在家长接送孩子的时间里,与他们深入沟通。
二年级二班学生刘鑫(化名)的父母长期在外地工作,平时由奶奶负责接送。因教育观念的差异,刘鑫的父母很少关心他的学习情况,在刘鑫父母眼里:“只要孩子安全就行,学习好差无所谓。 ”这也直接导致了刘鑫对学习没兴趣,课堂上总是调皮。
评价一个孩子的行为,就要走进学生内心,这不仅要看学生在学校的表现,更要走进他的家庭,了解他的内心。语文老师纪文越了解到刘鑫家庭情况后,主动与刘鑫的父母取得联系,并多次家访。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经过多次用心沟通,终于让刘鑫的父母认识到自己在孩子教育问题上的不足。“刘鑫的父母及时改正错误观念,积极与学校配合,从孩子最大的兴趣画画入手,走进孩子内心,慢慢改变了他对待学习的态度。 ”纪文越说。
只有学校与家长沟通、家长与学生沟通,才能打造和谐育人环境,让学生健康成长。去年,杨庄小学在学生家长会上创新设置了“爸爸妈妈我想对你说”的环节,让学生对家长说出自己最想说的心里话,表达他们最真实的感受,使得不少家长为之感动,让家长知道在哪些方面关心关注孩子。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没有学校教育的家庭教育和没有家庭教育的学校教育都不可能完成培养人这样一个及其细微的任务。 ”在徐风芝看来,“能走进学生内心,才是最深的爱”,这不仅是她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也是杨庄小学每一名教师牢记于心、践之于行的一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