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簸箕刘村民的幸福转身
作者:下转2版
  长河街道簸箕刘村,抢抓德州城市发展和德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的机遇,10年间实现了 “农村变城市”“农民变市民”“务农变务工经商”三个巨大转变,村民生活水平也“水涨船高”,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簸箕刘,簸箕刘,簸箕刘富得流了油。人人手里有股份,家家住上小洋楼。衣食住行全都管,生老病死全不愁……”6月11日傍晚,簸箕刘社区服务中心门前的小广场上,村民们聚集在一起聊天乘凉,说到村里这些年的变化,94岁的高明义不禁念叨起了在乡亲们间传唱了多年的顺口溜。
  隶属于德州经济技术开发区长河街道办事处的簸箕刘村,受齐鲁、燕赵文化的滋养,村民勤劳善良,村庄民风淳朴。2009年以来,随着德州城市发展及德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建设推进,村庄整村拆迁,10年间实现了“农村变城市”“农民变市民”“务农变务工经商”三个巨大转变,村民生活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在国家加快建设小康社会,我们簸箕刘村的乡亲们早就过上小康的日子啦。 ”高明义感慨地说,村民们从平房搬上楼房,从农民变成市民,还成了股民,收入有保障,生活没烦恼,好日子越过越有滋味。“你说的都是大实话,10多年前咱们还在村里种地的时候,夏天下午等到4点多才敢出门下地,看人家在城里上班的5点多就下班,羡慕得不行。当时根本想不到,咱们这年纪大了是真享福了,不光生活好,唱歌跳舞看电影,这些城里人的娱乐咱们也都有了。 ”67岁的王春玲接过话茬,细数起上楼前后的种种变化,“在平房里住时,用大锅烧火做饭又脏又累,阴天下雨柴火潮湿饭都做不熟;搬上楼后,空调天然气自来水一应俱全,切菜板、菜刀和毛巾村里都统一给置办了,这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儿。 ”“老话说‘吃水不忘挖井人’,咱簸箕刘的人心里都清楚得很,这日子越过越好,多亏了董书记和村‘两委’班子一心一意、脚踏实地为大家谋幸福的实干。”67岁的姜风水啧啧称赞道。
  1958年出生的董吉增是土生土长的簸箕刘村人,现任簸箕刘社区党总支书记。 1994年7月,董吉增接任簸箕刘村党支部书记时,村里唯一的村办企业砖厂,负债50多万元。他通过大刀阔斧的改革,使砖厂扭亏为盈,一年净赚利润60多万元,簸箕刘村民也因此尝到了甜头。“那算得上我们村发展的第一桶金。 ”现任村会计高连明感慨地说。 1998年,德州市启动经济开发区建设,簸箕刘村利用被征地的补偿款,在村建筑队的基础上,相继成立了村集体企业簸箕刘工贸开发有限公司,启动了电动车交易市场的建设;2009年,簸箕刘整村整体拆迁,村里的建筑企业承担了新社区的建设,一个工程下来,赚了1亿多元。接下来的几年里,村里企业迅速壮大,成立了山东簸箕刘集团有限公司、德州幸福基业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村民的日子从此“芝麻开花节节高”。“集体筋骨强壮了,大家伙儿的腰杆也越挺越直。村里2010年就启动了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村民们个个成了股民。 ”村民孙泽成感慨地说。(下转2版)
□本报记者胥爱珍本报通讯员孙贤刘强
更多>>  经济开发区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簸箕刘村民的幸福转身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1 版:要闻】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